猜谜家族,为什么会有人读过一本小说之后?
猜谜家族,为什么会有人读过一本小说之后?
我曾经最喜欢读《极品公子》,真不知看过多少遍了。
还喜欢《全职高手》《诛仙》《雪中悍刀行》《小兵传奇》《紫川》《比蒙传奇》《猎国》《蜀山》诸多作品。
当然,也总会不时回头看这些作品,品味其中剧情,确实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尤其是我还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网络小说作家,自然也就需要仔细揣摩这些前辈的作品了。
虽然写作道路很坎坷,但我在这些作品中也收获了许多。
比如《极品公子》中有我最喜欢的人物——夏诗筠、叶河图;
《全职高手》中有我最喜欢的剧情,叶修的腹黑、魏琛的猥琐、包子的小白、莫凡的孤僻、陈果的急脾气、苏沐橙的美丽反差感、陈果的急脾气,等等;
《雪中悍刀行》中也有我最喜欢的人物——老剑神李淳罡、木剑温华、北凉王徐骁、靖安王王妃裴南苇、大内巨宦韩生宣、白衣兵圣陈芝豹、桃花剑神邓太阿、大官子曹长卿、小和尚、小姑娘、白衣僧人李当心,等等;
还有如《小兵传奇》跌宕起伏的剧情,《紫川》辉煌壮丽的战争场景,《比蒙传奇》的搞笑与YY剧情,《猎国》狡猾的夏亚雷鸣,《蜀山》绮丽幽默的游戏故事……
之所以对这些小说难忘,因其有值得我思考的东西!
你最难忘的网络小说又是哪部呢?
男人一生?
1、自己性无能,无法满足老婆的生理需求。
2、老婆打扮的花里胡哨,半夜出门,黎明时分进门。
3、老婆泡吧!进夜店,喝酒,三天两头往出跑,把家当酒店。
4、老婆和酒鬼喝酒,和不务正业的人称兄道弟,和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
5、老婆和别人搞暧昧,特别是自己的朋友和兄弟,话说朋友妻不可欺。
6、老婆出轨,对婚姻不忠,把身体给了除了他以外的男人。
7、老婆的心里装进了别的男人,每天对他爱答不理。
8、自己突然的哭泣,不是男人不会哭,只是未到伤心处。
9、自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家没了,工作丢了,朋友没了,兄弟姐妹失去了,……
10、老婆不能同甘共苦,有钱时陪在身边,没钱时找下家,绝不穷将就。
11、因没Q被别人(同事,朋友、丈母娘,老婆,亲戚、孩子……)瞧不起。
12、老婆和妈妈起正面冲突,自己不知道怎么协调,两头受气。
13、家人生病(老婆,孩子,父母),自己无能为力。
14、父母去世,特别是妈妈,话说妈妈在家就在。
15、空气突然的安静,老婆的突然沉默,因为沉默是女人Zui大的哭声。
16、和老婆吵架后,老婆寻死觅活,老是说自己生无可恋了。
17、老婆对自己说以后和公婆老死不相往来,以后不给养老,不管送终。
18、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看生养自己的人离世。
19、自己捧在手心里宝,自己的小情人长大后成为别人家的草,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20、老婆当(朋友、同事、家人,兄弟姐妹)面训斥自己,好没面子,丢脸。
21、征求老婆意见时,她无情地拒绝,还来一句别问我,滚开。
22、工作忙碌时,老婆突然的亲昵,还时不时地小勾引。
23、一年到头,老婆的一句你能干啥,早就知道你没本事了。
24、老婆心里老装着别人家老公,老拿别人老公和自己对比,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
25、没钱受窝囊气,被别人踩在脚底下。
26、没权、没势、没地位,没影响力。
27、多子女家庭,Zui怕父母一碗水端不平,自己受气是小,连带老婆孩子都被看不起。
28、自己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抽,不求上进,自己作死。
29、已婚后,Zui怕自己朝三暮四、把持不住自己找小三。
30、老年后子女不管,妻子不理,没有老来伴。
31、还没好好感受生活,还没好好享受爱情,还没来得及子女常伴左右就离开这个世界。
32、人到中年,一事无成!
人生不怕得到,
如果你不是太在意,
当然也不怕失去,
最怕的莫过于到头:空欢喜一场。
做个俗人吧!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
而后顺其自然。
贾瑞被王熙凤捉弄两次后就生病了?
书中写得明白,“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应当得的是相思病。因相思病而恶化为“淫症”,因而,“贾天祥淫丧天香楼”。
《红楼梦》中,不是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吗?怎么就变成“贾天祥淫丧天香楼”了呢?难道,贾瑞与秦可卿得的是同一种病?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秦可卿得的是“淫症”第十回书中,金荣因在学堂受了秦钟的欺负,他姑姑璜大奶奶便去宁国府找秦可卿理论。到了宁国府,璜大奶奶先去见尤氏。寒暄一阵,璜大奶奶问“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尤氏告诉她:秦可卿“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
其实,尤氏当着金寡妇的面并没有把秦可卿的病情说得很严重,金氏走后,尤氏才对贾珍说了真实情况,秦可卿已经病得不轻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他们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
从这个症状看,那是汗出得太多,是盗汗之症。后来,冯紫英推荐来的张太医把了脉,细说了秦可卿的病情。这段描写似乎十分专业,不懂中医的人应当是读不懂的。我也不懂中医,但我认为作者并非要卖弄自己的中医知识,不会写得很专业,而是以“病”隐藏真相。透过张太医的那番显得十分专业的诊断,其中所隐藏的就是玄机其实是这样的:气虚而生火,火旺必然消耗肾水,导致“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这句话就是秦可卿之病,也是她“淫丧天香楼”的预言,以及薛蟠送樯木的伏笔。寅卯间也就是天要亮未亮之时,秦可卿死前给凤姐托梦,凤姐梦醒之时,传事云板响了四下,便是四更时分,正是张太医所说的寅卯之间。贾珍要给秦可卿寻一副好板,薛蟠送了了樯木,脂砚斋说“樯者,舟具也”,秦可卿果然是“如坐舟中”,驾鹤西去。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可卿“气虚而生火”呢?张太医说,是因为“肺经气分太虚”,然后“脾土被肝木克制”。这其中就涉及到五行生克原理了。肺在五行中是金,金弱则木旺,木旺就要克土,土受克则水泛滥,秦可卿就得“如坐舟中”了。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卷首,脂砚斋就以生肖大谈了五行生克,照应的也是“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中医、五行原理讲起来也是显得有点深奥,我再总结一句更能直接讲清楚秦可卿病情的话,那就是秦可卿得的是“淫症”。“淫症”究竟是什么病,咱们下文再讲。
这个题目不是问的贾瑞得的是什么病吗?为何又扯到秦可卿这里来了呢?因为,在本文导语中我就说过,贾瑞得的也是“淫症”。
贾瑞、秦可卿先后寄灵铁槛寺秦可卿的“淫症”讲起来稍显繁琐,而贾瑞的病情讲起来就十分简单了。第十一回书中,王熙凤到宁国府参加贾敬的寿宴,期间特地去看望秦可卿,见秦可卿病得很重,凤姐不禁眼圈都红了。说了一番安慰的话,王熙凤“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并宁府的媳妇婆子们,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正当凤姐欣赏园中景致时,贾瑞忽然冒了出来。从这个细节起,就注定了贾瑞必得“淫症”。因为,这回书的回目就写的是“见凤姐贾瑞起淫心”。
贾瑞何其猥琐,王熙凤又何等高傲,岂能容忍这等侮辱。于是,毒设相思局,两番捉弄贾瑞。贾天祥第一次被冻了一夜,因为“淫心”太重而不知死,第二次又中了凤姐故伎重演的相思局。这一次贾瑞更惨,腊月天气被贾蓉、贾蔷兜头浇了一桶秽物。回到家中,急忙“更衣洗濯”。此时,“才知凤姐顽他”。贾瑞心中发狠,但一想到凤姐的模样,“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一夜竟不曾合眼”。
从此以后,便满心想着凤姐,贾蓉、贾蔷两个又不断地来索要债务,爷爷贾代儒功课逼得很紧。贾瑞“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贾瑞之病,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这些症状似乎与秦可卿之病不太相同,但是,秦可卿病症中的“血亏气滞”、“经期不调”,与贾瑞的“下溺连精,嗽痰带血”不就是一阴一阳的关系吗?所以,无论书中写得如何复杂,贾瑞之病与秦可卿一样,都是“淫症”。尤其是“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与凤姐在“幻镜”中行三四次警幻之事,也是对应了秦可卿“一日换四五遍衣裳”。
贾天祥因起“淫心”,然后死于“淫”,其病就是“淫病”。秦可卿的姐姐是警幻仙姑,索走贾天祥之命的正是秦可卿姐姐制造的“太虚幻镜”,是镜子的镜,秦可卿因警幻仙姑而与贾宝玉行警幻之事,就预伏了贾天祥之死。以此反推秦可卿,可儿得的当然也是“淫病”了。所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贾瑞死后,他爷爷贾代儒料理了后事,“寄灵于铁槛寺”。秦可卿死后,宁国府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七七四十九日将满,“贾珍因见发引日近,亲自坐车,带了阴阳司吏,往铁槛寺来踏看寄灵所在”。
贾瑞、秦可卿得同样的病,因而,都去铁槛寺“寄灵”。铁槛寺附近是馒头庵,也就是妙玉喜欢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馒头庵,说白了就是坟墓。馒头庵又叫“水月庵”,“水”便意味着“淫”,明月落入水中,被水淫浸。
一从二令三人木,王熙凤判词藏玄机秦可卿死前给凤姐托梦,贾瑞死前与凤姐行警幻之事,这两个得“淫病”之人都与王熙凤有关。其实,这两人之死早就隐伏在王熙凤的判词之中了。
王熙凤的判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一直被视为红楼死结之一,一般的解读是王熙凤与贾琏的婚姻状况。王熙凤来到荣国府,气焰嚣张,贾琏先是顺从,然后坤乾倒转,喝令王熙凤,最终休了凤辣子。于是,王熙凤便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悲惨结局。这样解读,其实不太摆谱。
脂砚斋说,这句话用的是“拆字”法,但是,现在却只拆出一个字“休”。三人木是个“休”字,实际上是组字法。以组字法组字,这则谜语就出得实在是太高明了,堪称古今第一字谜。我的解读是:
一從,就是“從一”,也就是“從”的第一笔一撇(丿)。二令,则是“令二”,把“二”组合到一撇之下。然后,取“木”字,便组成了“朱”。
“三人木”,即秦可卿的“秦”字。《说文解字》中说,“禾,木也,木旺而生,金王而死”。这句话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五行生克原理,春天万木向荣,是木旺,秋天金旺,金要克木,木便被克死,也就是木死于金。故而,引出秦可卿得病情节的是金寡妇姑侄,张太医也说秦可卿的病是因为“肺经气分太虚”。
既然是木旺于春,那么,“三人木”也就隐藏了“春”字。“三人”又是个“众”字。
“休”字管总,那么,“一从二令三人木”就暗藏了朱休、秦休、春休、众休,就是秦可卿死前所说的“三春去后诸芳尽”。这就判词,便是贾家命运的终极隐喻,哪里是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关系?
讲贾瑞之病,为何又扯到王熙凤的判词了呢?因为,贾家之败,就败在“淫”字之上,因为“淫”,贾家全“休”。
“秦休”隐喻秦可卿之死,“春休”是“三春去后诸芳尽”,“众休”是贾家家事消亡。那么,“朱休”又说的是谁呢?说的就是贾瑞。贾瑞,字天祥,“天祥”就是书中的“天香”,天香楼的“天香”。“天香”的出处是《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朱元璋因为她母亲梦中吞下了一粒神仙送给她的“冷香丸”,“子丑”之时便生下了朱元璋。
瑞,是朱元璋的字,朱元璋字国瑞。贾瑞、贾天祥,寓意为“假朱元璋天香之名”,代表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大明王朝。如此说来,是明朝得了“淫症”。怎么回事呢?
薛宝琴八岁去真真国,隐藏《红楼梦》终极玄机“淫”,并非指的男女私情,而是“警幻之事”。警幻仙境被视为朱家太庙,警幻之事便暗喻的是太庙血统。书中第一个行警幻之事的是贾宝玉,其对象便是秦可卿。贾宝玉号称“古今第一淫人”,这个“淫”并非是意淫,而是千真万确的“淫”。《说文解字》中说,“久雨为淫”。淫,就是被水浸泡的意思,所谓“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肯定不是说的男女私情。
秦可卿之死,暗喻的是崇祯之死,书中所隐伏的诸多符码,几乎都能与历史真实对榫。这段隐喻我已经解读过多次,此处不再重复。把贾瑞之死安排在秦可卿之死前面,便是隐藏了后面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瑞字“天香”,书中真正写的应当是“贾天祥淫丧天香楼”。“风月宝鉴”其实就是明清之交的寓意,崇祯死后,清兵入关,“清”即是水,朱楼便被水所淫浸。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故事中,写王熙凤看园中景致时,有一首写景的诗,这首诗就隐藏了崇祯死后,大明正统将南迁的历史。因篇幅所限,这首诗便不再详细解读。不过,贾瑞、王熙凤寄灵铁槛寺,更加明确地暗喻了《红楼梦》故事的主体将转入南明时期。
荣国府实写的是桂林靖江王城,这座王城的主人,是“兴隆街大爷”,也就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嫡派子孙。王城建于北宋铁牛寺原址之上,实际上的第一代靖江王名叫朱守谦,是朱兴隆的孙子,朱文正的儿子。贾政,便是“假文正之名”。而荣禧堂中,又暗藏了第十一代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荣穆王”。朱守谦,小名叫做朱铁柱。有两个“铁”字为证,又是北宋的铁牛寺,“铁槛寺”坐实了就是隐写的桂林靖江王城。
靖江王最终被大清所灭,因而,铁槛寺附近就是馒头庵,馒头庵又叫水月庵,月亮淫浸在水中,岂不就是大明为大清所亡的隐语?
靖江王的事就是荣国府的事,这是贾家第一次为水所“淫”。而薛宝琴所讲的真真国故事,则是大明王朝命运的终极暗喻。
薛宝琴说,她八岁的时候随父亲到西海沿子的真真国,这里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子会写汉诗。宝琴带回了她的一首五律,念给了大观园的姐妹们听。这首诗开头两句写的是“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薛小妹所讲的这个故事,所隐藏的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缅甸避难,然后被吴三桂“引渡”回大清,然后以弓弦勒死,大明皇统彻底灭亡的真实历史。这段隐写,我也解读过多次,此处不再详细解读,只说与贾瑞“淫症”相关的重点。
朱由榔是在康熙元年,也就是永历十六年(1662年)正月被带回大清的,这一年,康熙皇帝玄烨八岁,刚刚继承了他父亲顺治的皇位——这就是薛宝琴八岁随父亲到西海沿子真真国的原因。真真国就是“水国”,“水国”乃女真所创,因此,真真国女儿其实就隐藏了“女真”。吴三桂是永历十五年进兵缅甸的,所以,真真国女子恰是十五岁。
大明灭亡,朱楼便在水国呻吟。所以,朱休、秦休、春休、众休……贾家所有的休都是因为“淫症”,贾瑞当然也是死于“淫症”了。
唐朝人为何谈虎色变?
细心地读者在翻阅唐朝人的作品时,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诗词歌赋,通篇都看不到一个“虎”字,作者若需要提到此字,也会很巧妙地用别字或别称来代替,让人很是不解。之所以如此,其实并非唐朝人真的害怕老虎,而是因为有一位帝王的名讳中带有“虎”字,按规定需要避讳。这位帝王,便是被追尊为唐太祖的北朝名将李虎。
按照正史记载,李虎是西凉开国之君李暠的五世孙,从祖父李熙开始定居于塞北军镇武川,世代担任北魏幢主(类似于百夫长)。李虎少时倜傥有大志,擅长骑射,为人轻财重义、雅尚名节,虽然也喜欢读书,但从不寻章摘句,因此深得镇守关陇的名将贺拔岳器重。李虎在贺拔岳军中效力多年,因屡立战功,渐渐升迁至左厢大都督,经常被委以内外军事重任。
534年,贺拔岳在高平召请侯莫陈悦会面,准备讨伐灵州刺史曹泥,结果却被侯莫陈悦杀害。主帅既死、群龙无首,诸将谋议拥戴夏州刺史宇文泰为主帅,李虎反对无效,便逃奔至荆州,劝说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接管军务,结果遭到后者的婉拒。李虎无奈重返关陇,投靠在宇文泰帐下,而后者也不计前嫌,对他委以重任。
李虎归顺宇文泰后,跟随他讨伐侯莫陈悦、曹泥等叛党,顺利地稳定关陇局势,不久又拥立逃难至此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从而组建起西魏政权。与此同时,权臣高欢在关东拥立宗室元善见(孝静帝)为帝,建立东魏政权。不久,元修因与宇文泰争权被毒杀,后者随即拥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
大统三年(537年),文帝为奖赏李虎的功劳,赐鲜卑姓为“大野”,并封他为陇西郡公、柱国。同时受封者,还有独孤信、杨忠等七人,后世称之为“西魏八柱国”(“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见《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
此后14年间,李虎多次参与对东魏的战事,并因功官至左仆射、太尉,堪称帝国的“顶梁柱”。李虎因与名将独孤信关系亲密,便让其子李昞娶独孤信第四女为妻,之后生下一子,便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与此同时,独孤信的第七女独孤伽罗则嫁给杨忠的长子杨坚,而杨坚正是后来的隋文帝。
大统十七年(551年)五月,李虎因病去世,享寿不详,爵位由其子李昞承袭(李昞在北周官至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北周建立后,皇帝因感念李虎的功绩,便追封他为唐国公(“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引文同上),并由李昞承袭。
唐朝建立后,追尊李虎为太祖,并下令臣民避其讳,但凡含有“虎”字的人名、地名、官名等,都要用别字代替,或者进行缺字处理。比如,在唐朝的官修史书《晋书》、《隋书》中,后赵武帝石虎被写作“石季龙”,隋朝名将韩擒虎被写成“韩擒”。又比如,“虎牢关”被改称“武牢关”,“虎牙将军”被改称“武牙将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既然不许称呼“虎”字,那么“百兽之王”老虎该怎么叫?别担心,古代人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唐朝人在称呼老虎时,或者使用“兽”字来代替,或者用鲜卑语“揜于”(比如《周书》在描述隋文帝之父杨忠打虎这段史实是,便用“揜于”来代替“虎”字)来指代它,从而顺利地解决了称呼的难题。
而在民间,则称呼老虎为“大虫”,虽然这称呼在远在东晋时期便出现(东晋文学家干宝在《搜神记》中写道“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但在唐朝时才得到真正地普及,并且在唐朝灭亡后很长时间里,都在使用这个称呼。
由于避讳“虎”字,从汉朝时期便出现的马桶-“虎子”(“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见《西京杂记》),在唐朝便被改名为“马子”或“兽子”。而这种叫法在后世被继续沿用,直到今天被改称为“马桶”,这也算是跟李虎的名字有关的一则趣闻了。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周书》、《北史》、《资治通鉴》、《西京杂记》、《搜神记》
妙妙屋什么意思?
米奇妙妙屋这个梗其实来自于b站的一张图,在图上有B站最哲学的一位男人的脸,但是身体却是米奇的,并且说着一句话“对了,要不要进我的妙妙屋摔跤“,只要是来自于b站兴起的一个哲学风潮,原版中的“米老鼠,要不要进我的妙妙屋!”这句话就被改为了这张梗图,使得米奇妙妙屋有了一丝的哲学气息。
但是这里的“哲学”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意思,而是指男同性恋,因为出现在妙妙屋图片中的男人脸就是著名的男同片主演,这部片也因为其中总是出现莫名的摔跤片段而出名,所以在b站出现这张有着哲学男人的脸的米奇梗图时,就掀起了一阵奇怪的狂潮,从此米奇妙妙屋也就成为了一个b站上最为奇特的梗,就像奥利给一样成为了b站的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