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游盟,你觉得自己写的哪首诗词自己最满意?

2023-07-17 22:25:04 71阅读

寻梦游盟,你觉得自己写的哪首诗词自己最满意?

《荷塘月色》

文/@汉子诗人【原创】

寻梦游盟,你觉得自己写的哪首诗词自己最满意?

署气跌月水 夜风醺

入睡

浮萍粼粼枕 荷红挑

盖翠

〈李恭觉~2019年6月27日*五月廿六日*夜赏一一北京颐和园夜色荷塘……〉

唐宋哪首诗词最悲凉?

传世的好诗,大都直抒诗人胸中真意,其悲凉者,写尽人间悲苦,道尽苍生无辜。

如果一定要分出个孰高孰低,确实也不容易取舍。我这里分享个人认为称得上十分悲凉的诗词,三首诗,三阙词,供大家参考。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凛然无畏的精神面貌。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你品,仔细品,这洁、静、寒凉的画面悲凉中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人生境界。

杜甫《登岳阳楼》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水天一色,胸中万言,写出诗人一腔热血,抱负无门,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的凄伤,只能斜倚栏杆,任涕泗流。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雄浑大气,不失悲凉。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在这首诗中,诗人追远抚今,有一种“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难以名状的寂寞。后人读到,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不可谓不凄凉。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后主的绝命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故人的无限哀怨。试想,文人士人的报国无门至少还有国,怎可与国君失国这般凄凉相比啊。难怪后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这首《江城子》,为悼亡词的翘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无比思念。词中采用白描手法,以梦为托,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思念。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涉世不深,风华正茂。词的下片,表现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渐深,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恢复大业,谁知朝廷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腔热血,无处话道。

人生于世,不得意者,十之八九,一二得意者,也免不了世间悲苦。有感情失意,有家国无奈,有命运多舛,有生离死别。曾有哲学家说过,人的本质是孤独的。唯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予诸人,聊以慰藉。

国产动漫是否在逐渐崛起?

我个人认同国漫崛起。

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能下面几点看出。

1.中国市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本国人的支持!起到关键作用。我看现在随便打一个动漫相关网站,国漫都占据极大比例,甚至过去以日漫为主的APP,比如布卡漫画等现在已经变成了国漫主场,我们再来看看B站上面的国产动画点击率弹幕数也越来越高,电影票房上出现了表现出色的大圣归来。看看得出我们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的。

2.看收视率吧,有一部大家可能有点反感的动画片《熊出没》,其收视率近几年稳居国内动画第一,系列电影票房早以超过十亿,但质量恕我非专;质量较低但通过搞笑幽默的剧情有不错的市场。近几年各著名网络小说改编的动漫都得到不错的收视率,其中斗罗大陆最突出,现在才播到第一季的一半就已纪在腾讯look里得到了35.8亿播放量。

3.国漫已经在慢慢进步,但中间依然存在着差距。

故事剧情。国漫中已经涌现出了很多故事剧情不错的动漫,比方说《全职高手》,比方说《一人之下》,又比如早些时候的《星游记》等等。

但我要说的是画质和配音演员。

画面上,单帧画面已经挺不错了,人物建模无论3D还是2D都已经很相当优秀。可是一连贯起来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丝丝不顺畅。

再来谈谈配音演员。国内的配音演员并不是不用心,确实专业度上有点差距。国内配音有点套着一种模式,一种类似于诗朗诵的感觉。有时两个作品感觉一个角色。

4.抄袭……我觉得有不少好作品,当然不是那些抄袭的了。如果你说有个武器发光就抄袭,武侠小说中剑气什么的只是浮云吗?内力也是浮云吧?我们正在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路。

5.国漫发展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少的障碍但也在慢慢减少。

一.首先就体现在分级制度上,因为国情的原因,在中国分级制度存在很大的疑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国漫的发展,暴力血腥带黄的肯定是要被查封的,这方面的题材要发展够呛。

二.国漫之前的发展,重视的人并不多。因为大体上来看我国还是认为动漫应以 教育幼儿、儿童为主,多是在发展那些低龄的儿童动画,对于面向大孩子(初高中、大学)以及成人的动漫并不是很感冒。但现在高龄作品也在发展了。

6.其实国漫也不缺精品如《秦时明月》,《武庚记》《全职高手》等,还有这个暑假让人备受期待的动漫《魔道祖师》等。

但我们一定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而且剧情精彩才能够吸引人。

国漫崛起是必然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景美人少?

国内目前有很多值得推荐的景点,如今不算旺季,景美人不多,不清楚您是从哪里出发,这里为你推荐两处风景绝美的小众之地。

西南方向贵州:黔东南的肇兴侗寨和黔南的小七孔和茂兰。交通上从广东方向可以高铁或者飞机前往,几个小时就能到达。两处地方游玩三天即可把主要景点游览完毕。而且消费不高,商业化不严重。一个是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寨子。一个是游山玩水的绝美之地。两处地方都不耗费体力,适合带家人和好朋友游览。这里附上几张自己实拍的两处照片。

本人热爱旅行,差不多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目前旅居贵州,擅长旅游线路规划,有任何关于旅行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

肇兴侗寨,全球最大的侗族聚居地之一,在贵州。没有西江那么商业化。但比西江好太多了。可欣赏的风景更多,更能深入的体验少数民族风情,也没太多游客,消费也不高。肇兴侗寨代表兴旺的鼓楼依然保持原生态的木头房子观景台上俯瞰肇兴侗寨肇兴至堂安侗寨一路田园风光

荔波小七孔,有地球绿宝石,“小九寨”之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而且荔波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看水贵州最好的地方,水的颜色秋冬是碧蓝,夏季是碧绿。比黄果树的水漂亮多了,而且景区管理在整个贵州都是数一数二的,不会造成拥堵现象。

绝美的小七孔古桥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打的古桥一孔最适合体验游的鸳鸯湖划船碧蓝如画的小七孔之水卧龙潭瀑布的水、那么美卧龙潭瀑布在小七孔,邂逅最美山水湖中清洁垃圾的工作人员

最后呼吁大家游玩之余热爱环境,不要随处丢弃垃圾,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美的风景。

喜欢旅行、摄影的90后青年,擅长旅游线路规划,乐意为你解决旅行中的疑问!

有谁知道南诏国的历史吗?

南诏国(649~902)为中国唐时西南地区一地方政权,是由乌蛮联合白蛮等族所建立的边疆地区民族政权。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统治集团通用汉文,佛教流行。历传十三君主、凡二百五十四年。

乌蛮、白蛮属今彝语支各族之先民。隋末唐初,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无量山北部地区,分布有乌、白蛮众多部族与部落。约武则天时,形成六大部落,即六诏。诏,意为王或首领。

其中蒙巂诏在今云南巍山北部至漾濞一带;越析诏在今云南宾川的宾居街一带;浪穹诏在今洱源;邆赕诏在今洱源、邓川一带;施浪诏在今洱源至邓川之间。蒙舍诏居蒙舍川(在今巍山县),因地处五诏之南,故称南诏。

南诏王族其先系滇西永昌郡(今云南保山市东北)哀牢人。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南诏政权创始人细奴逻的祖父舍尨、父亲尨迦独,在永昌哀牢部落的内争中失败。为躲避永昌酋长弥芮忽的追杀,尨迦独与姻亲波息携带稚子细奴逻,率部分族人渡过澜沧江,避难东

逃到巍山。而舍尨极有可能在掩护年轻的儿子与幼孙顺利逃生而舍命战死。

尨迦独率领部族躬耕于巍山(在今巍山县境)之麓,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十余年间,这支外来的人群逐渐发展壮大,已然成为滇西洱海地区一股日趋强大的地方势力。

尨迦独秉承民族传统,以自己祖先的名字命名本部落,曰蒙舍;并因人及地而成为地名。姓蒙氏,父子以名相属。

时光流逝,蒙细奴逻(独罗、龙独罗)已成人成才。父逝,细奴逻继立为首领,成为蒙舍部落新一代杰出领袖。

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以巍山为首府,臣属于唐。细奴逻随即吞并了白子国(白蛮人所建古国,在今洱海东部地区与祥云县一带),蒙舍诏遂成为洱海地区南部最强大的部落之一。

(南诏都城巍山)

蒙舍诏的势力日益发展壮大,细奴逻便急于获得大唐王朝的承认与支持,遂于653年遣子蒙逻盛赴京师朝觐通使。唐高宗对逻盛倍加恩奖与信任,并授细奴逻为巍峰州刺史(一说蒙舍州刺史)。南诏终于得到了唐廷的承认。

674年,细奴逻逝世,逻盛嗣位。逻盛在位期间,五诏与河蛮部落遭受吐蕃威胁,多弃唐而归附吐蕃,唯独南诏始终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故多得唐廷的信任与支持。逻盛扩充军队,为其后南诏的扩张,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712年,逻盛去世,其子蒙盛逻皮嗣位。在南诏历史上,盛逻皮是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君主。盛逻皮乘大唐与吐蕃关系缓和之机,避开唐姚州都督府的监控与牵制,开始向西开拓。

盛逻皮拓展疆土至澜沧江以西广大地区,征服众多部落,并且皆为能征善战的群体,走出了南诏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步。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盛逻皮去世,子蒙皮逻阁嗣位。皮逻阁凭借其父打下的雄厚基础,大行对外扩张。在大唐支持下,皮逻阁兼并其他五诏,合六诏为一诏,统称南诏。

皮逻阁统一洱海地区,势力大增。

738年,唐玄宗赐其名蒙归义,封越国公、云南王。次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南太和村);南诏自此兴起(狭义的南诏国,即自此始)。

(太和城)

745年,皮逻阁遣孙凤伽异入朝,唐玄宗赏赐甚厚。皮逻阁一生对南诏国的建立及其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748年,皮逻阁去世,子蒙阁逻凤继位云南王。

南诏立国百年来,其前四代国王均与大唐保持臣属关系,且是赤忠于唐廷的。阁逻凤继任之初,亦如其前辈,继续同大唐保持友好关系;可惜最后被人品卑劣贪婪的唐地方大员给逼反了。

唐云南太守张虔陀品行恶劣,以势压人,对阁逻凤本人屡加侵辱,并诬陷其意欲反叛朝廷。阁逻凤忍无可忍,遂于750年愤而起兵杀之,并乘势扫荡姚州都督的辖境,取夷州三十二,一举摧毁唐朝在滇西的统治机构,吞并其全部辖地。

次年四月,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六万(一说八万)进击南诏。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并表示愿意继续效忠大唐、为唐臣;遭到刚愎自用的鲜于仲通的拒绝。阁逻凤只得奋起抗击,在吐蕃军的协助下,大败唐军于西洱河(今洱海),唐讨伐军几近全军覆灭。

由于吐蕃在关键时刻既未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也未趁火打劫,而是拔刀相助,阁逻凤自然是感恩戴德,遂与唐绝交,投靠了吐蕃。

唐边疆大吏人品卑劣、能力低下,逼反了友好属臣南诏,结果化友为敌,平添一大劲敌。

752年,阁逻凤遣使贡吐蕃。吐蕃封其“赞普钟”(藏语,意为赞普之弟,弟王,即小赞普)、南国大诏。阁逻凤称“东帝”,并始建元“赞普钟”。

其后,阁逻凤或独自或联结吐蕃数次大败唐军,攻城略地,统一西南广大地区。其疆域北抵大渡河,南与今老挝接壤,西至今印度比哈尔邦,东连贵州,成为当时西南的一个空前强大的政权。

764年,阁逻凤建成羊(阳)苴咩城,命名为大理城;复开始建拓东城(今昆明市);并立德化碑于国都太和城,称反叛唐朝非其本意。

(羊苴咩城)

779年(一说776或778),阁逻凤去世,谥“神武王”。因其子凤伽异早逝,由其孙蒙异牟寻嗣位。

异牟寻继位当年,便与吐蕃合兵二十万三路进犯剑南西川,大败,唐军被追杀至大渡河南,死亡近十万人。吐蕃大怒,降封异牟寻为“日东王”,不再待以兄弟之国,而以其为臣属,且敛求无度,又派兵驻其境。

异牟寻不堪其扰,且惧怕吐蕃兴师问罪,遂迁都于羊苴咩城。

793年夏,异牟寻采纳大臣“弃蕃归唐”的建议,遣使拜会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表请归唐。

794年初,南诏王异牟寻与唐使会盟于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与吐蕃决裂,与唐恢复盟好;尽去吐蕃所封之号,请求仍复用南诏旧名。

点苍山会盟,结束了自天宝战争之后,南诏与唐朝对峙隔绝四十余年的局面。南诏重新归附唐朝,摆脱了吐蕃的控制,并与唐形成掎角之势以钳制吐蕃;而唐朝则巩固并扩大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点苍山)

不久,异牟寻率军数万大破吐蕃于神川(今丽江北一带),取铁桥等十六城。其后,复数次联合唐军大败吐蕃军。十月,唐德宗册封其南诏王,并授“贞元册南诏印”。

归唐后,异牟寻送大臣子弟入成都就学,比年朝贡,唐亦厚礼之。

元和三年(808),异牟寻逝世,谥“孝桓王”;唐宪宗为之辍朝三日。其子蒙寻阁劝继立。

寻阁劝(寻梦凑)受唐册封袭南诏王。翌年寻阁劝自称“骠信”(白蛮语“皇帝”),确立南诏的两京制,以鄯阐(今昆明市)为东京,大理为西京;并建五峰弘圭寺,开创了南诏王室信仰佛教的先河。

809年寻阁劝去世,谥“孝惠王”;长子蒙劝龙晟继位。

劝龙晟年方十二岁,受唐册封袭南诏王。劝龙晟年龄不大却骄横无比,且“淫肆不道,上下怨疾”。816年,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杀劝龙晟,谥“幽王”;立其弟蒙劝利晟为主,鞠躬尽瘁辅佐之。

十五岁的劝利晟袭南诏王。在位期间治理洱海水患,重筑龙首、龙尾二关(今大理上下二关);振兴颓废的战备,巩固了国防。

(洱海风光)

823年(一说824),劝利晟去世于东京,归葬蒙舍,谥“靖王”;弟蒙劝丰祐继位。

劝丰祐慕中原文化,废父子连名制。829年,劝丰祐因不堪唐臣凌侮,举兵攻唐蜀地,陷巂、戎与邛三州,曾一度攻至成都西城。后又上表向唐请罪,继续与唐维持友好关系。

859年,南诏与唐关系全面恶化。不久劝丰祐去世,谥“昭成王”。

其子蒙世隆(酋龙)继立,年十六岁。南诏遣使入朝请封。

唐廷因世隆之名触太宗(世民)、玄宗(隆基)名讳,遂不予册封。世隆遂绝唐贡并脱离唐朝,公开自称皇帝,国号大礼,以西京为中都,东京为上都。

世隆在位期间,屡与唐征战,北扰西川(治今成都市),西陷黔中,南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及安南(越南北部)。870年正月,世隆北上围成都,大败而归。后复与唐战不休,对唐境侵扰更为频繁,成为晚唐最严重的边患。

877年,世隆去世,谥景庄皇帝;子蒙隆舜(世舜)继立,称宣武帝,建元贞明,国号鹤拓,亦称大封民国。

隆舜遣使入朝贡方物(土特产),唐亦派员至鄯阐答礼,自是双方使者及边民交往不绝于途。

(南诏崇圣寺)

隆舜是一位向往汉化的君主,长于儒学,亦善吟诗,好佛。然隆舜沉溺酒色,国事多委于大臣,故放松了对政权的控制,结果养虎为患,权臣成势了。

897年,隆舜被其国相郑买嗣指使心腹弑杀,立其子蒙舜化贞(舜化真、舜化)嗣位,改元中兴。

舜化贞年方十岁,君幼臣强,权臣当道,南诏蒙氏王族由此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902年,郑买嗣弑杀舜化贞(孝哀帝),旋复杀其出生仅八个月的太子,更屠杀蒙氏亲族八百人于五华楼下。郑买嗣夺取南诏政权,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国遂亡。

南诏国自细奴逻至舜化贞,即自649~902年,传十三世,凡二百五十四年。

根据资料整理,如有疏漏或错误,望请见谅!

(洱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