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天尊,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为什么认老狐狸精做干娘?
万圣天尊,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为什么认老狐狸精做干娘?
书中唯一一次公开承认:观音菩萨居然三次请求太上老君,让金、银二童子下凡为妖,配合演一出戏。这是书中唯一承认:取经途中,下凡作怪的妖怪,是天庭直接委派、任命的。
我们如果仔细看书,自然就会明白: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为什么会认一个狐狸精为母亲?
孙悟空收服二大王后,太上老君及时出现处理善后。孙悟空责怪他管教不严,太上老君干脆把话挑明了讲。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太上老君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显!
有些事情本来大家心知肚明,都没有必要说破。但是现在太上老君认为: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了!本来,这是天庭配合佛教,引进的一项工程,目的是让佛教文化传播到东土。所以太上老君认为,本来这也是帮佛教的忙,自己没有必要背这个锅。
太上老君这么讲,说明他内心也有些不满。
要凑齐81难,真的太难了!除了白骨夫人等少数完全拎不清的妖精,听到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个虚假宣传,上当受骗之外。真正的妖怪,只要稍微有一点头脑,谁也不会去趟这趟浑水,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找官方取经团队的麻烦。
但是考核任务一项不能少。所以菩萨煞费苦心,除了委派自己的坐骑亲自下凡为妖之外,主动开口请求太上老君,让他委派自己身边的两个贴身童子下凡化妆成妖精。
太上老君为了配合这项工作,可以派自己的坐骑青牛精下凡,没有问题。但是身边这两个贴身童子,一个是负责看金炉的童子,另一个是负责看银炉的童子,非常乖巧听话,太上老君身边需要有人使唤,同时也舍不得让这两个宝贝童子下凡受苦。所以太上老君一直不肯答应。
观音菩萨连续三次向老君提出这个要求。太上老君实在没有办法,捱不过菩萨的面子,只好让金、银二童子下凡去走一趟。
给了五样宝贝。太上老君生怕金、银二童子下凡会受苦,一下子让他们两个带去了5件宝贝。
这5件宝贝,都是太上老君的随身生活用品。
老君道:“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
由此可见,太上老君的隐藏实力非常强。这些逆天的法宝,只不过是他的一些日常生活小物件。紫金红葫芦和玉净瓶是西游记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吞噬诸天。对着紫金红葫芦喊三声,只要有人答应,瞬间就会被吸进去,就连天地也不例外。太上老君的这五件宝贝,其实,只要使用方法得当,给他们一件就足够了。但太上老君一下子把这么多宝贝给这两个童子,而且这些宝贝都是太上老君平时非常需要的生活用品,这也充分说明了他对这两个童子的偏爱程度。
连太上老君自己都觉得他这种做法有点太过明显,所以他一开始对孙悟空说。
“只因他偷了我的宝贝,走下界来,正无觅处,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
太上老君想通过打个马虎眼,把这件事应付过去。
想不到孙悟空不依不饶。
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
太上老君这才说了实话。他告诉孙悟空,其实这一切,都是根据菩萨的要求来做的。
由于话已经说得十分明朗,书中,孙悟空以一种近乎诅咒的心态,暗骂菩萨“该他一世无夫”!发泄自己的不满。
大圣闻言 ,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那老君收得五件宝贝,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只见那霞光万道,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
孙悟空为什么如此不满?太上老君已经说了,这本来就是事先安排好,演的一出戏。目的是增加考核难度,考验取经团队的信念和意志。
既然是事先安排好的程序,随便派两个不重要的小神仙下来,走走过场就可以了。偏偏观音菩萨要让太上老君的童子出场,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搞得如此复杂,难度又如此之大,让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孙悟空非常不满。
委派下凡的程序。金银二童子既然是天庭委派下来化妆成妖怪的,那么就是公务活动,并不是他们两个偷偷摸摸溜下来的。
天庭委派神仙下凡,一般采取什么形式呢?
正常的是采取转世投胎的方法。
比如,紫微大帝转世投胎成了唐太宗李世民。
大鹏金翅鸟转世投胎成了李元霸,回天庭后,再次转世投胎就变成了岳飞。
雷声普化天尊转世投胎成了宇文成都。
八臂哪吒转世投胎成了裴元庆。
白虎星君转世投胎成了罗成,回到天庭后,再次转世投胎又成了薛仁贵。
这类事例非常多,数不胜数。凡是天庭委派下凡的,大多是采取转世投胎的方法。
当然,这是一般情况,也不绝对,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天庭也可以灵活处理。
天蓬元帅被罚下凡,也是采取了一种转世投胎的方法。让他变成一头猪。
“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
天蓬元帅喝醉了酒,性侵天庭中的重量级女神嫦娥,至于有没有性侵成功,也就是有没有既遂,书中没有交代。
嫦娥是天帝的女儿,大神后羿的老婆,是非常美丽的女神。天蓬元帅虽然平时对她非常暗恋,却不敢乱来,这次喝醉了,酒壮色胆,这才闯下天大的祸事。
这件事在天庭中影响太大,惊动了玉帝,所以玉帝对他又打又罚。打了二千天锤,再贬他转世投胎,并且不允许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而是投到一个普通的母猪的胎中,变成了猪八戒。
猪八戒投胎之后狂性大发,把他的亲妈,也就在那头老母猪,还有他的所有的兄弟姐妹,那一窝小猪,全部咬死,其行为非常血腥和残忍。
通过以上众多事例,我们可以肯定:金银二童子下凡,肯定也是采取了一种投胎的方法。
投胎到狐狸精家中。由于金银二童子的任务是下凡当妖怪,所以绝对不能投胎到正常人的家庭中。所以必须让他们投胎到妖精家中,这样他们成为妖怪才顺理成章,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显然,根据天庭的安排,让金银二童子投胎到一只母狐狸精的子宫中,由母狐狸精把这两个妖怪生了出来。
这么一来,母狐狸精就成了他们的亲妈。
金银二童子和猪八戒不同,他们是领着任务下来的,这对他们也是一个考察和锻炼,平时他们受太上老君的教育比较深,所以他们非常讲究孝道,对母狐狸精非常孝顺。
金银二童子为了完成任务,虽然已经和母狐狸精分开居住,但是为了让他们的母亲不受侵害,特地把太上老君勒袍的带子,也就是幌金绳,放在母狐狸精那里。
那一条幌金绳,在压龙山压龙洞老母亲那里收着呢。如今差两个小妖去请母亲来吃唐僧肉,就教她带幌金绳来拿孙行者。
想不到最后反而害了这条母狐狸。
那老怪听得人哼,轿子里伸出头来看时,被行者跳到轿前,劈头一棍,打了个窟窿,脑浆迸流,鲜血直冒,拖出轿来看处,原是个九尾狐狸。行者笑道:“造孽畜!叫什么老奶奶!你叫老奶奶,就该称老孙做上太祖公公是!”
孙悟空把九尾狐狸一棒打死,并没有任何神仙出面保护,这是因为:九尾狐狸本身就是一个野妖怪,没有任何后台背景,利用它投个胎而已。打死就打死了。
孙悟空变成九尾狐狸,金银二童子没有看出来,向他跪拜,口称“母亲”,由此也可以证明:这不是干妈,这就是亲妈。
他到正厅中,南面坐下,两个魔头,双膝跪倒,朝上叩头,叫道:“母亲,孩儿拜揖。”行者道:“我儿起来。”
西游记都有哪些妖怪有后台?
《西游记》里面的妖怪没有后台的都去西天了,有后台的要么去了天庭,要么也去了西天。我们今天来说一说一些有后台的妖怪,为了有趣,我把它串成故事。
佛界有粮食就有了老鼠,人们常说胆小如鼠,其实是不对的,敢打如来主意的老鼠那可是胆大包天之辈,并且还不止一只,前有黄风怪,后有金鼻白毛老鼠精。
01、黄风怪
在灵山脚下修炼,听一听如来念经,吃一吃琉璃盏内的清油,小日子过的很舒服,后来怕被金刚捉拿,跑到黄风岭占山为王,捉了唐僧想吃肉。
黄风怪耍钢叉,能吹黄风,吹得孙悟空不知东西,本事还算可以。这只老鼠算是如来的宠物,就是馋嘴了点,所以灵吉菩萨用飞龙杖降服带归灵山,让其继续听经,继续吃灯油。
02、金鼻白毛老鼠精
这是只追求爱情的漂亮得不像话的老鼠,她有自己的追求,她有自己的喜好,她为了目的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她的男人。
金鼻白毛老鼠精,在灵山偷食了如来佛祖的香花宝烛,卿本佳人,奈何为贼?如来叹息一声放过了。金鼻白毛老鼠精转投李家,认托塔李天王为父,认哪吒三太子为兄,但她从来都是只有野心的老鼠,怎么甘于生活的寂寞?
她掳掠了唐僧,要跟唐僧探讨风月的故事,不过她并不想生孩子,她只想利用唐僧成为太乙金仙。目的性太强的爱容易破碎,所以最后被李天王父子带回了天庭,拆了这段姻缘。
金鼻白毛老鼠精与如来有旧,与李家有亲,可惜爱得不纯,被女儿国国王比下去了。
03、金翅大鹏雕
如来的老鼠都敢动?活腻歪了吧?身为如来的大娘舅,没理由不出来找场子,所以在混在狮驼岭里面当小三,要孙悟空好看,自然孙悟空就悲催了。
打是打不过,逃也逃不了,这是空手能欺负孙悟空的主,硬把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弄成了小媳妇,哭哭啼啼找如来帮忙去了。
金翅大鹏雕是凤凰之子,与孔雀同胞,在加上如来娘舅的身份,孙悟空只能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滚”字,奈何!
04、青狮精
金翅大鹏雕这个老三比较低调,所以青狮精就当了带头大哥,看起来很威武,其实是兄弟的陪衬,出场混个盒饭钱而已。
青狮精除了肚子大,智商有点不够,想当然对着孙悟空就是一口,结果留下了祸根。
孙悟空在肚里玩倒立,翻跟斗,让青狮精好好尝试了一回十月怀胎的辛苦,所以被文殊菩萨收回去的时候两眼汪汪:好歹铁扇公主是个女的,有过经验;自己一个男的,也被孙悟空大了肚子,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05、黄眉大王
如来出手,看得东来佛祖也想过把瘾。
黄眉大王,替东来佛祖敲磬,敲着敲着,觉得这日子太乏味了,太上老君的童儿都跑去下界混地风生水起,没理由自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受苦,所以左手拿金钹,右手拿人种袋,找取经的四和尚晦气去了。
变了座假雷音寺,让唐僧又跪又拜,替东来佛祖收了傻和尚的大礼,再开始磨练孙悟空其他三人的武艺。黄眉大王金钹扣孙悟空,后天人种袋装天兵,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弥勒佛觉得差不多了,才收了黄眉童子回家听童子讲与唐僧不得不说的故事去了。
天庭01、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挑起黄眉大王下界玩心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原本就是替孙悟空当初盗吃仙丹背过的看丹童子,这次抓住机会,不找回颜面,也太丢“炉家”的身份!
太上老君也有气,不教训猴子一下还真当老子是糟老头了?金箍棒、九齿钉耙白拿着玩呢?所以装着假睡,眼睛鼓得老大等两个童子挑宝贝,直到金灵童子把自己裤腰带都拿去做宝贝才满意地闭上眼睛,让两个徒儿离去。
金灵童子、银灵童子,根本没打算靠颜值吃饭,也没打算靠才华吃饭,就是爆发户的心态:“齐天大圣”?我好怕怕!我一堆宝贝砸不死你!七星宝剑砍一砍,八戒看起来就讨嫌;红葫芦装一装,就问悟空里面香不香?芭蕉扇扇一扇,一扇送去山那边。
悟空抗议,靠法宝非好汉!两童子眼一鼓,去你的悟空二百五,有宝贝也也来砸我呀,你有吗?你没有啊?好可怜,我还有!
玉净瓶晃一晃,悟空吐得七荤八素昏头转向;幌金绳再捆一捆,小蛮腰还不错,放个风筝行不行?
等两个徒儿闹够了,太上老君出面了,怕孙悟空贪了他宝贝,所以毫不客气全拿走了,你们继续西行,事情还没完!
02、青牛精
两个徒儿戏弄了唐僧师徒,还是不够,没给太上老君长多少面子,所以青牛精来了!
青牛精带着至尊法宝金刚琢下凡,罗网捉唐僧、猪八戒和沙僧,金刚琢套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然后客气地关门闭户,等猴子搬救兵。
天兵天将来了,十八罗汉来了,金刚琢丝毫不客气,照单全收,最重要的是把如来给的好处费十八粒金丹砂收了,这才引得太上老君献身,收了青牛精给唐僧师徒放行。
“牛啊,跟我回去吃草吧,”太上老君拍拍青牛精的背道:“你看你都瘦了!”
太上老君跨上牛背回宫,走得那般潇洒,那般干脆。
03、灵感大王
观音是慈悲的,偏偏养在池子里的金鱼要作怪,跑到通天河去吃人,这鱼与往常不一样啊!
金鱼能抗沙僧、猪八戒两个小时不败,所以这金鱼没少喝观音洗脚水,不然一头金鱼听听经书就变得与战沙僧、猪八戒不败就太离谱了,显然金鱼是观音的宠物,比木吒还要厉害。
灵感大王原本是来打酱油的,作为老鼋的引子,引出唐僧的最后一难,哪知金鱼受青牛精刺激了,变得疯狂,青铜硬是打出了王者之风,好好折磨了唐僧师徒一番。
04、玉兔
除了女儿国国王,月兔是对唐僧最有真感情的,为了爱情连女儿家的矜持都丢了,拉着唐僧说有前缘,那年那月那日,就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所以月兔要给唐僧生娃娃。
玉兔这一难,很有意思!月兔与唐僧有夙缘,嫦娥与猪八戒有前缘,唐僧不记得月兔,猪八戒却要拉着嫦娥去快活,唐僧的前世一定与月兔相关,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就有问题。
玉兔被带回月宫,也带走了猪八戒的心,却也坚定了唐僧的心!
05、其他
黄袍怪
原是奎木狼下界,算是玉帝的下属,在人间与玉女相爱了一场,被拆散后回归天庭。
九头狮子
又是贪吃惹得祸,偷吃轮回琼液逃往下界避祸,小为难了下唐僧师徒,被太乙救苦天尊收回继续当坐骑。
白鹿精
偷蟠龙拐杖下凡为妖,收的干女儿白面狐狸很漂亮,最后南极寿星赶来救回一命,白鹿坐骑。
九头虫
万圣龙王的上门女婿,龙王都很弱势,更别说女婿,走过场而已。
一句话概括,有后台的妖怪都活了,没有背景的都死了;取经之路,佛界、天庭都加了人手,顺带清理了一些不长眼的小妖,为大唐传经树立降妖除魔的形象!为什么说沙僧是隐藏的最深的一个人?
沙僧,绝对是《西游记》中一个不出世的高手,他的实际表现和真实实力之间的反差,再一次告诉了我们普通人这样的一个道理:和尚真的不一定老实,有时还很可怕。
印象中,清代文学家李渔笔下有位叫权老实的,平时踏实稳重,实际一点不老实。古龙《陆小凤》里面有个叫老实和尚的,也是一点不老实。
现在看来,也许是李渔和古龙对于《西游记》看得很深很透,把看上去沉稳、内敛、老实的沙和尚,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吧!
人群中,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最有实力。现在,唐僧身边,一只猴、一只猪、一只马,恰恰只有沙僧是最沉默的那个人。
一、沙僧降妖宝杖的背后隐喻
降妖宝杖重5048斤,据说,宝杖的木材是吴刚所提供,就是广寒宫里那个伐树不停的吴刚。杖心为金质,杖表缠有万道珠丝,长短粗细可随意变化。
奇怪的是,师兄弟三人,除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是13500斤,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也是5048斤,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其实,这就和唐僧的名号唐三藏有关了。
佛学上,三藏代表修行圆满后成就的所有大法大智慧。具体为经藏、律藏、论藏,包含了人道修行的所有佛法。佛祖曾说:“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所以,唐僧之所以又叫唐三藏,实乃已经预设其成佛去成就三藏了。
而一藏之数呢,恰恰就是5048。一藏之数又代表佛法本身是圆满的,其对应的是经藏。经藏度鬼,所以你看,沙和尚、猪八戒拜师唐三藏之前,是否就是魔鬼的模样?三藏之数15144,金箍棒13500斤,同样也在暗示,孙悟空最后虽然和唐三藏一样成佛了,终究修行未能圆满。
兵器是人使用的。
师兄弟三人,只有沙僧是人,他的降妖宝杖又暗合一藏之数,本身就已经隐喻其佛法是圆满的了。对沙僧而言,西天取经之行,只是走个流程、以完成正果,如何去走其实并不重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站在沙僧的角度,你以为他有必要把自己的实力完全展示出来吗?
二、为什么是赤脚大仙为其求情?
沙僧身为卷帘大将之时,在蟠桃宴上失手打碎了玉帝心爱的琉璃盏,遂被“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关键时刻,赤脚大仙出面求情,玉帝于是将其贬下凡间,每七日用飞剑穿其胸胁百余下,以示惩罚。
赤脚大仙何许人物?《西游记》中如此描述:中间现出一尊仙,相貌昂然丰采别。神舞虹霓幌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名称赤脚大罗仙,特赴蟠桃添寿节。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是一个有资格去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的神仙。同时,也是一个在天庭没有任何职位的神仙,因为赤脚大仙属于散仙。
另外,从赤脚大仙去瑶池赴会途中、被孙悟空连哄带骗去了通明殿、再幻化成他的模样去蟠桃会上骗吃骗喝来看,这位大仙也是个实诚的人,心里的弯弯绕很少、比较听信于人。
现在,玉帝动怒之下,要对身边人下手,天庭这么多有职有位的神仙都默然无语,他一个体制外的却主动出面去求情了,不是很蹊跷吗?
俗话说,疏不间亲,又说家丑不可外扬。天庭这么多位高权重的神仙,天天看着卷帘大将在玉帝身边鞍前马后地把帘子卷来卷去,难道不知道他们关系很亲近吗?
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卷帘子的下人吗,有啥亲近的?只能说,那是你没有做过领导。要知道,一个能够随意进出领导办公室端茶送水、抹桌扫地的阿姨,绝对是领导放心信任的人,要不,你办公室偶尔做点好人好事还不马上给你捅出去?
既然大家都知道玉帝和卷帘大将很亲近,那为什么又不去劝解呢?这是因为,从古至今,外臣干涉过问内侍的事情是很犯忌的,不唯人间,上界也是一样的道理。
玉帝当然更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赤脚大仙的出面求情根本就是玉帝本人授意之下的行为,一则他是体制外的,本身没有多少顾忌,二则实在赤脚大仙太实诚了。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诸葛亮要军法从事来惩罚关羽,不就吃准了刘备、张飞他们肯定会求情吗?
玉帝显然比诸葛亮更高明,他是看清了可能没有人会出面求情,所以早就把肯定喊会刀下留人的赤脚大仙给安排好了。
实在是,这根本就是卷帘大将配合玉帝演的一场戏,虽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毕竟,事情本身是来不得半点疏忽的。
三、演这出戏的目的是什么呢?
原来,卷帘大将幼年时,游荡乾坤遇真人,修得三千功满,才被玉帝亲口封为卷帘大将,在灵霄殿下侍銮舆。到底什么样级别的真人教出的徒弟,才能得到玉帝如此信任、垂青、厚爱呢?
道教体系中,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其中,三清指的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所以,答案是只有三清教出的徒弟,玉帝才会如此亲近地放在身边。卷帘大将遇到的那位真人,应该就是三清中的一位。
如此,一切疑问也就迎刃而解。天庭这么多神仙,演这一出戏的目的就是既要培养提拔卷帘大将,又要堵住众神仙之口。
于是,玉帝找借口将卷帘大将贬下凡间,并让其受尽每七日飞剑穿胸肋之苦,以减轻各方面的议论和压力。沙僧呢,也装得苦不堪言,并且连吃九个取经人,既示对惩罚的不满、也示对佛教的抗拒。
一时,佛、道双方众多高层对他们主仆的真实目都摸不着头脑。
而玉帝的真实目应该就是:提拔卷帘大将的同时,让其作为佛道之间隐秘沟通的桥梁。换句话说,沙僧本人就是玉帝想了解掌握佛教动向的最为可靠的信息渠道。
佛教那边呢,即使有人会怀疑沙僧,也会止步于此。一则唐僧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子历经十世转世而来,前面九世的转世,是否就是被沙僧吃掉的也未可知,现在如果怀疑人家过份了,沙僧趁孙悟空、猪八戒不在,干脆把唐僧吃了怎么办?
二则沙僧拜师唐僧、投奔佛教,实为观音菩萨指点,众所周知,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祖最为信任的菩萨,等同于佛教的发言人。不信别人可以,怎么能不信观音菩萨呢?
要知道,观音菩萨在道教那边也被深度接纳。观音菩萨前身慈航道人本为玉清元始天尊门下高徒。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观音菩萨代表的是悲。可是在民间,历来称颂观音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很显然,这里也有慈航道人的影响在内。
所以,低调寡言的沙僧,实在是佛道双方本质上都能接受的人物,也是双方都需要的人物。
四、沙僧的实力
《西游记》里,沙僧貌似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甚至经常不是被这个妖怪打败,就是被那个妖怪抓去。如宝象国不敌黄袍怪而被抓。如通天河与猪八戒合战金鱼精,两个时辰不分胜负。如敌不过六耳猕猴,驾云逃走。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说,这就是沙僧真实的实力,你们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大家想一想,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凡,曾经一殿为臣,人家也是带有秘密任务才偷偷下凡,沙僧会去赢他吗?金鱼精是观音菩萨手下的,沙僧和八戒借机讨好还来不及,会去赢它吗?六耳猕猴和孙悟空本领差不多,沙僧赢的话不是让猴哥下不来台吗?
所以,沙僧输是正常的,赢才是不正常的。
也许有人会说了,明明沙僧本领不行,你别叽叽歪歪、生搬硬套帮他找各种理由了。
那好,我们就让沙僧自己说。
在流沙河大战悟空和八戒时,沙僧是这么说的:“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 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
可以说,不但没有一句谎话,反而把他最关键的工作职责也表露了出来。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这不就是妥妥的御前带刀侍卫吗?李连杰演的《中南海保镖》大家都看过吧,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通常,高层上面,要么有地位,要么有实力。新闻里大会,经常看到清一色的工作人员倒茶、一众的黑衣人把门,如果你只是把人家想象成服务人员,那也没有办法。但可以明确的是,里面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能干趴下三五个民间壮汉,这就是实力。
而卷帘大将,就是高手中的高手、心腹中的心腹。卷帘只是他的副业,警卫才是他的本职。
“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
这是沙僧另外说的一段话,个中信息丰富异常,一句话,他的人脉资源远非常人可以想象,知道的秘密也绝非普通神仙可以比拟的。
很明显,这是一个内在实力和实际地位都高高在上的和尚,只是他的低调、谦虚、内敛,让大家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五、南无八宝金身罗汉
“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幸皈吾教,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这是佛祖对沙僧个人表现的总结和表彰。
金身罗汉,原本是授予乌鸡国国王的。向日,佛祖差文殊菩萨度乌鸡国国王早证金身罗汉。文殊菩萨囿于工作纪律要求,以凡僧见之,国王不知好歹,把菩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如来知情后,即改变了主意。
这次灵山大封,佛祖就把本来一国之君才得配享之的封号,转赠给了沙僧,以示肯定和鼓励。
佛教中,通常佛的地位高于菩萨,菩萨的地位高于罗汉,罗汉的地位高于使者。但是,这只是一概而论,只能说大体如此。比如,观音菩萨的实际地位就要远远高于大多数佛。
实际上,猪八戒受封的为净坛使者菩萨,白龙马受封的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沙僧受封的为金身罗汉菩萨,虽然比不了佛,实际地位要高于罗汉、使者的。区别在于,猪八戒和白龙马成就的正果等级都是职正果,沙僧成就的正果等级为大职正果,比猪八戒和白龙马要更高一些。
这么解释吧,比如同是市委书记,有的是省委候补委员、有的是省委委员、有的甚至是省委常委,这些书记的真实地位也就有了明显的差距。虽然,称呼上,他们都叫某书记。
沙僧所获赏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虽然是菩萨的封号,却获得了佛的荣誉。理由为,唐僧和孙悟空分别被封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成就的就是大职正果。
也就是说,沙僧已经是佛的正果等级,相当于一只脚已踏入佛位,可以说是“准佛”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由卷帘大将而金身罗汉,沙僧妥妥地一直在道、佛两家的高层认真工作,却又一如既往的寡言少语。这样的工作经历,除了观音菩萨,又有谁能比得了呢?
鲸豚沉潜于大海,幽兰沉湎于山谷。果然,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如此的低调和优秀。
沙僧,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如来佛究竟是不是多宝道人?
多宝道人是《封神演义》中截教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在封神大战的诛仙阵一战中,多宝道人公然挑战大师伯太上老君,因此而被太上老君用风火蒲团拿住,并扔进了自家的玄都桃园之中,此后在《封神演义》中,多宝道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关于多宝道人的最终归宿,有一种说法是,多宝道人在被太上老君擒住之后,便归入到了太上老君门下,在经过一番潜修之后,拥有了万世不灭的圣人之体。之后,太上老君带着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并帮着多宝道人别开天地自立门户,开创了佛教,自此便有了多宝如来一说。
当然,为了帮助多宝如来壮大佛教,太上老君又从二师弟元始天尊的门下,挑选了几个弟子前去加入佛教,也就是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惧留孙(惧留孙佛),慈航道人(观音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在佛教壮大之后,多宝如来直接摒弃了原先“多宝”的称号,直接改名为如来佛祖。
从这一说法可以看出,《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前身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多宝道人。
当然,关于如来佛祖的前身,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
在《封神演义》中,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跟师弟准提道人,来到封神大战的战场之上广收有缘人壮大西方教,在这一过程中,接引道人不仅用乾坤袋收了三千红尘客,还用三匹坐骑“狮象吼”收卖了三大士,也就是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
之后,接引道人将壮大后的西方教改为佛教,他则改名为如来佛祖,而原先元始天尊门下的几名弟子也纷纷来投,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燃灯、惧留孙、慈航、文殊以及普贤。
那么,如来佛究竟是多宝道人还是接引道人呢?对于此,唐古认为多宝道人才是如来佛的前身,其原因有二个:
一,如果元始天尊门下那么多人集体叛变投向西方教,那么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岂肯就此罢休,结果可能就是叛变的几位仙人形神俱灭,这样一来,哪还会有后来的几位菩萨呢?
因此,这几位仙人只能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派过去辅保多宝道人的。
二,燃灯被称为燃灯古佛,也叫过去佛,这也就说明了他比如来佛的辈分高,而接引道人跟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平辈。因此,只有多宝道人是如来佛,燃灯才能被称为“过去佛。”
况且,在封神演义中,燃灯的辈份确实也比多宝道人要高出半辈。(跟多宝道人平辈的阐教十二金仙都喊燃灯为老师)
因此来说,多宝道人才是如来佛的前身,对于此,你有何高见呢?
孙悟空绝不敢踏进北海一步?
《西游记》中,九头虫此妖怪本事非同寻常,即便像遇到孙悟空这样本领高超的猴子,也不败阵脚!
最后,可是在猴子、八戒、二郎神和狗的联手下,才将其击败的,且这货只是负伤而逃,并未当场被击毙!
所以,九头虫到底是什么来历?
总结来说,《西游记》中的九头虫,是一个有着9个头的奇特怪物,此怪物是作者根据九头鸟的外形和传说故事编造出来的。
它虽然长相丑陋,但是法力无边,拥有超强的能力。
具体何以表现?
对于长相:
小说原文如此写道:
“他却打个滚,腾空跳起,现了本象,乃是一个九头虫,观其形象十分恶,见此身模怕杀人……
以至于猪八戒这种“阅妖无数”,自己长得都被自己吐槽的僧人,见到他现了本象后,都大吃一惊感叹道:
“哥啊!我自为人,也不曾见这等个恶物!是甚血气生此禽兽也?”
对于本事:以至于像孙悟空这样的人物,都没有办法将其降服。不禁感叹道:
这厮恁般利害!我待回朝见师,恐那国王笑我……
最后九头虫还是在二郎神、孙悟空的联手,被哮天犬咬掉一颗头颅后才被“击退”的。
当然,他最后能够“溜走”,主要还是因为孙悟空手下留情,放了一马,没有“赶尽杀绝”。
可以说,这是《西游记》中极少数的从孙悟空手中,被放过下落不明的妖怪。
关于九头虫被咬掉颗头逃到北海,后,有人问,为什么八戒敢追上去,而悟空则主动选择放弃?
读书君觉得,这主要和以下几点原因有关。
01 大师兄也有短板,孙悟空不熟水性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便像是孙悟空这里的大神,拥有这腾云驾雾,72变的本事,也有自己的短板、弱项,比如不懂水性。
比如在流沙河,两人和当时还未是兄弟的沙僧打闹的时候,孙悟空对猪八戒说:
水里勾当,老孙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还要捻诀,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不然,就要变化做甚么鱼虾蟹鳖之类,我才去得。若论赌手段,凭你在高山云里,千甚么蹊跷异样事儿……
总言之,只要孙悟空和猪八戒在一块,孙悟空就肯定是不懂水性的,每次都让猪八戒下水,引诱妖怪上岸。
值得一提的是,说起这事,这其实也挺值得质疑。
因为小说中的开头,孙悟空在还未和猪八戒组队取经的时候,他为了得到一件趁手的武器,曾多次跑东海找龙王,向他要各种“宝物”,什么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以及最为重要的金箍棒。
当取得了宝物回到花果山时,他跳出波外,身上丝毫没有半点被水打湿的痕迹。
之后,他因为打死了几个强盗,而被唐僧给念叨的时候,生气不满的他,跑到了东海龙王那里吃茶。
总言之,在还未遇到八戒之前,这孙悟空下水的本事,可以说是来去自由,根本不像不懂水性的。
但是,怪的是,当八戒被整编纳进了取经队伍之后,孙悟空就变了。从此但凡遇到水怪,都不再下水,而是交给师弟去办。
这算不算是吴承恩先生写作的一个bug呢?值得怀疑!
02 孙悟空认为九头虫必定是“多死少生”在双方多次回合交战中,九头虫负伤逃跑,猪八戒欲要奋起直追,被孙悟空叫住。而之所以如此做,并非是他不敢去北海,而是因为他认为,这货被咬掉了脑袋,必定凶多吉少,能活着的几率不大!
这解释理由,可以清晰地在原著中找到:
那怪物负痛逃生,役投北海而去。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
看,人家吴承恩先生写得明明白白。毕竟,像孙悟空这样嫉恶如仇的人,要让九头虫这样的妖怪从他眼皮底下跑了,这几乎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不仅有失身份,还有失了责任感(斩妖除魔的决定和勇气)!
不过,对于孙悟空的这一看法,隔壁的大哥二郎神可不太认同,他感叹道:
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
写到这里,不少人给其引申出了另一个揣摩故事:
话说九头虫这厮因“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而意味着没死,那么既然知道没死,孙悟空为何不去追杀九头虫呢?
为此,这就有了第三种解释:
03 九头虫实力非同一般不少人认为,孙悟空不敢追杀九头虫,那是因为九头虫逃到了北海,而北海是真武大地的地盘。
孙悟空,怕真武大帝。
然而,事实上真武大帝的实力其实远低于孙悟空。
另外,还有另一种普遍的说法是:
九头虫本领超凡,和孙悟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就说明此妖有一定的实力。之后,更是现出本相,把猪八戒给抓走了。
这都说明了,此妖的能力,并非像一般妖怪一样好对付。
再者,原著中对他的描述,也是非同寻常的:
他生得——毛羽铺锦……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由此可见,这货并不简单!
写到最后:
顺便一提的是,有人认为九头虫实力其实被人们大大高估了。
因为九头虫虽是从孙悟空手中被放得下落不明的,为数不多的妖怪,但是并不见得,实力强。
何以见得?因为在最后打斗中,实际上二郎神大哥还没有完全出手,九头虫就被哮天犬轻易地给咬了一个头,可见其本事还是局限的。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关注我,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了解更多文化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