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复兴鹰之梦,乌克兰真的敢炸俄罗斯总参谋长吗?

2023-08-10 07:00:03 55阅读

罗马复兴鹰之梦,乌克兰真的敢炸俄罗斯总参谋长吗?

亚速钢铁厂里面到底有什么大鱼?先注意一个时间点,是俄军发现了M在乌东生物实验室的文件之后,迅速撤离基辅的包围圈,以迅雷之势包围了亚速钢铁厂!

罗马复兴鹰之梦,乌克兰真的敢炸俄罗斯总参谋长吗?

从时间点上看,应该是M在乌实验室的文件中泄露出了什么信息,而俄方展示给世界的实验室文件应该仅仅是冰山一角!

毕竟整体的冰山是将来谈判的筹码。包围了亚速钢铁厂之后,戏子总统疯狂地叫嚣要解救被困部队,而俄军却是围而不打。

之后,一位加国中将被抓,这位中将据说是参与了美在乌生物实验室的工作,蹊跷的是加国宣布这位中将已经在4月5日退役。

就在人们以为中将被抓之后,戏就结束的时候,而俄军继续围困亚速钢铁厂,而且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奇怪了!

紧接着联合国秘书长和教皇和普帝会谈,能惊动全球政治和宗教领袖的是什么大鱼呢?

超出了蜡烛的认知范围,亚速钢铁厂这个大瓜可能是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件惊天的秘密。

再联想到那些秘密文件,这个瓜如果真的解开,可能让世人毛骨悚然。

世界海军史上有哪些有邪性的军舰?

世界海军史上有哪些“邪性”的军舰,当然是雪风号,是小日子过得挺好的鬼子海军的名舰,后来还给了蒋岛主,这艘船基本上是海军的头号灾星,“雪风”护航,家破人亡,属于船中丁蟹。今天咱们就来来聊这艘夭寿舰——雪风。

(1)超级丧门星——雪风号

雪风号是鬼子阳炎级驱逐舰的8号舰,在1938年开工建设,1940年就完工开始下水被分配工作。雪风号全长118米,舰宽11米,满载排水量2490吨,最大航速35节,续航可以达到6000海里,装备有3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2座单管25毫米高射炮以及2座4连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武器配置只能说是一般。

而驱逐舰一般都是战损率极高的战舰,但是雪风号偏偏运气非常好,同级别的驱逐舰就它能活到二战结束,但是这样的好运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牺牲被护航的舰只,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大和系列的“大和”和“武藏”了,不过雪风这艘战舰被称为“奇迹驱逐舰”。

(2)鬼子海军中的“的卢”

客观的说,雪风号在工作上是兢兢业业的,它参加过16次以上的作战并取得战果,这个数据确实挺高的,但是架不住它妨其他船,堪称鬼子海军中的“的卢”。第一次妨其他鬼子船是在太平洋战争的天王山之战——中途岛海战,当时雪风号是输送船团的护卫舰,结果那场战役在抗日名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鬼子海军损失了4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不过这场战争不是很关雪风号的事,毕竟它在那场战役中只是打酱油的,但是这也为雪风号的灾星履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接下来雪风号开始了一系列高光,1942年10月护航航母“翔鹤”,然后这艘“翔鹤”就愉快中弹;1942年11月护航战列舰“比睿”,结果比睿号重伤,被迫自沉,雪风没啥事;1943年7月,参加科隆班加拉海战,因为自己吃水浅,没中敌方鱼雷,结果把鱼雷漏了过去,后面的旗舰“神通”被打沉,护航了个寂寞;1944年10月莱特湾大海战,雪风也去当了气氛组,然后眼睁睁看着“大和级别”的武藏号被打沉,但是自己毫发无损;1944年11月,护航战列舰“金刚”过台湾海峡,然后“金刚”被美军潜艇打沉,雪风又没事。

最浮夸的是在自杀式的“菊水特攻”中,这个哥们还是没死,就问鬼子军部气不气吧。1945年4月7日,二战接近尾声,鬼子人的小日子是过不下去了,而美军都把冲绳围起来了。然后鬼子军部觉得现在的海军躲着也是死,干脆让他们冲出去跟美军同归于尽算了,于是组织了大和号、雪风号在内的10艘军舰去送死。当时的鬼子基本上已经败象毕露了,鬼子联合舰队最好的战列舰大和号的燃油舱能存6400吨有,但是鬼子只能提供2500吨油给大和,其中很多还是用松根熬出来的油,虽然特别磕碜,但也办法的事情。

鬼子对于这次自杀式的“菊水特攻”特别有想象力,军部说,你们特攻队先杀到冲绳岛,跟美军进行对射,打完一切弹药,然后上岛打防御战,这基本上是说你们去自杀吧。然后联合舰队还没能坚持到上岛就被美军打沉得差不多了,然后雪风号还是活了下来,它的粮仓也中了一弹,要是爆炸了就灭了,不过偏偏是哑弹,你就说牛不牛吧。

后来鬼子海军基本没有战斗力了,所以这些鬼子船只能躲在海港里,不过美军会空袭的,躲海港里也没用,不过在美军累计15000架次的空袭中,雪风还是没事,可见这个八字真的是硬到离谱,以至于鬼子海军军官们都找关系到这艘船上,可见鬼子海军也觉得这玩意邪门。不过客观的说,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雪风号出勤率很高,累计航程20万公里,不过仅仅战死10人,5任舰长善终。

(3)结语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长崎和广岛开了两朵蘑菇,鬼子天蝗扭扭捏捏写了一份《终战诏书》来投降,雪风号就成了盟军的战利品。其实对于鬼子船,美国人是很不屑的,甚至一度炸着玩来着,但是雪风号很幸运,没有被美国佬物理消灭,而是从良去了,到了常凯申手里,结果被改名“丹阳”,1966年“丹阳”号退役,被台湾省下辖的海警当成了练习船,1971年寿终正寝被解体,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这是蓝白旗帜2022年第29篇问答,写作不易,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个赞吧!谢谢大家了!

罗马斗兽场上场过哪些猛兽?

看过几个回答,感觉他们的回答都不太摆谱,所列的狮子、老虎什么的也都算不上猛兽。

对于罗马斗兽场上出现的猛兽,由罗马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公元77年写成的著作《博物志》,这是一本记录欧洲奇珍异兽的百科全书——

在这本博物志中,不少异兽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伴随着欧洲文化的传播,甚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异兽形象。

独角兽:圣洁之兽

独角兽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使它在各种神话、志怪、博物的创作中经久流传。从古希腊至今,依然是人们很常见的想象寄托。在不同的时代,独角兽有着不同的形态,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一种可能真实存在的动物,演变为具有神奇能力的异兽。

这种动物最早在古希腊作家克泰夏斯的著作《印度志》中被提及,他将这种动物称作印度野驴,它和马匹一样大小,甚至比马还要更大,它们的身体是白色的,头部是深红色,眼睛是蓝色的。它的前额长着一只角,角的根部是白色的,中部是黑色的,上部的末端则是火红色。使用这种角制成的杯子喝水,可以治愈抽搐、癫痫,甚至避免中毒或者解毒。而中世纪时独角兽往往被塑造为长着独角的马或者山羊,一般是浑身白色,极为狂暴,只能够被处女安抚。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利斯说:“独角兽是一种极凶猛的怪兽,要生擒它是不可能的。不过,独角兽却喜欢纯洁和天真,而且很易受美丽少女所诱惑,所以只有纯洁的少女才能捕获它。”

独角兽的真实原型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是羚羊,有人认为是鹿,也有人认为是犀牛。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众多博物志来看,犀牛确实是最接近这些原始记载的动物。《论动物的特性》的作者埃里亚努斯称独角兽为monoceros或cartazonos。Cartazonos这个词非常接近阿拉伯语中的karkadann,意为犀牛。

尽管过去了两千年,独角兽依然维持着自己受欢迎的形象,是纯洁、爱与尊贵的化身,不断激发人们的幻想。

不死鸟(phoenix):浴火重生

不死鸟(phoenix)也是西方传说中经典的神兽形象,是数千年来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有关菲尼克斯最早的记载,出自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神谱》,其中描述这种神秘的生物生活在阿拉伯的沙漠之中,寿命悠长。当他的生命走到尽头,并不像其他生物一样静静死去,而是浑身燃起熊熊烈火化为灰烬,又从灰烬中重生。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则对它的外观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认为不死鸟是一种外形近似巨鹰的鸟类,羽毛一部分是金色,一部分是紫红色,叫声动听如同少女的歌谣。而它的不死特征则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更为详细。书中描绘,菲尼克斯以乳香为食。它用橡木枝将巢搭建在棕榈树的顶端,外出收集肉桂、甘松等各种香料垫在巢中。而当

它的生命结束,一只新的菲尼克斯从它的身体里飞出。

在我国,不死鸟常常被等同于凤凰。但事实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神话生物。凤凰一词本指一种鸟类的雌雄两者,雄称凤雌称凰。该词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经》:“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凰)。”而在《大荒西经》一篇中甚至还有对其蛋进行使用的记载。“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由此可见凤凰在中国古代只是普通的鸟类,与不死鸟的“死而复生”相去甚远。二者被混淆主要源自“凤凰涅槃”一说,但这一说法并不来自古代神话,而出自于郭沫若先生的同名作品,序中写道“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五百年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中国所谓凤凰”。郭沫若先生所作诗歌《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其实是指西方传说中的不死鸟菲尼克斯。这一次混淆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之后大量外国文学的翻译中,都直接将菲尼克斯译作了凤凰。

狮鹫:财富、权力、忠贞

狮鹫(Griffin)以其独特而经久不衰的魅力,受到许多奇幻爱好者的喜爱,直到今天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甚至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出现在众多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克林顿家族的族徽便是两只相对而立的狮鹫Griffin(格里芬)源自古希腊语γρυπός,意思特指巨大的钩状鸟喙。它是一种结合了狮和鹰(兀鹫)外形的生物。有翼的怪物——希罗多德在叙述狮鹫和独眼种族阿里玛斯庇人之间绵延不绝的战火时,如此称呼狮鹫。

也许对狮鹫最细致的描摹,来自难以考证的约翰·曼德维尔爵士在其著名的《约翰·曼德维尔爵士航海及旅行记》85章所说:“那里尚有许多狮鹫,比别处多得多,有人说它们的身体前面的部分是只鹰,后面的却是狮子,这是真的,因为它们生来如此;但狮鹫的体格比八只狮子还要高大,比一百只鹰还要强健……它脚上有巨大的爪子,像公牛的弯角那么大。”

欧洲最早关于狮鹫的书面记载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的文献。在《历史》中,希罗多德提到,西徐亚北部的里菲山住着一群独眼的人类。他们会与狮鹫进行战斗,原因是后者会在巢穴里存放大量黄金。

希罗多德,出身小亚细亚的哈利卡纳苏,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著有《历史》一书,记录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战争。他四处游历,博闻多识,书中还记载了西亚、北非和希腊各地区的风俗人情。

非洛斯特拉托斯则在《提阿纳人阿波罗尼奥斯传》中提到,狮鹫的喙非常坚硬,能够用来开采金矿。古时记载将狮鹫和金钱财富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于是在后来的很多艺术创作中,狮鹫常常和龙一样被描绘为守护财宝的怪物。

而如今,狮鹫的形象作为飞行坐骑被广泛地应用在西方奇幻背景的电子游戏中,在魔幻题材的电影中也几乎是一个固定配置了。在《纳尼亚传奇》中,狮鹫就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龙:邪恶的化身?

龙的形象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截然不同。与中国将龙视作祥瑞神兽相对,西方的龙(dragon)大多是长有鳞片的爬行类生物,尾巴像蛇,生有一对蝙蝠翅膀能够口吐毒液或者火焰,往往是邪恶与贪婪的代名词。而随着西方文化的演进和发展,龙的形象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北欧的神话,凯尔特与盎格鲁撒克逊的传说,基督教的圣经故事等,这些文化因子都融入了西方龙的血脉,其文化内涵也变得极为丰富。

西方龙的起源时间并不明确,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神话中的《埃努玛·埃立什》。

书中记载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只有汪洋大海。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祗。而其中的提亚马特便是最早与龙相关的形象。而在希腊的神话中,龙则往往以反派的形象出现。如看守金苹果的巨龙拉东和被伊阿松杀死的看守金羊毛的巨龙,以衬托希腊神话中英雄的形象。而西方龙如今的形象呈现出多元的特征,则主要归功于电影和文学的加工。在《魔戒》中,史茂革呈现出较为经典的古代西方龙的形象,残忍邪恶并贪图财宝。它在电影中被描绘为一只拥有巨大翅膀的类蜥蜴怪兽,智慧很高且能喷火,最终死于巴德的黑箭。

游戏而创作的小说中,作者为西方龙做了详细的分类和设定,如不同的颜色代表善良、邪恶、中立不同的立场,影响了后世很多关于龙的作品。在《龙与地下城》中龙一般分为三个主要种类:颜色龙、宝石龙和金属龙。代表邪恶阵营的颜色龙有:黑龙、蓝龙、绿龙、红龙和白龙.代表善良阵营的金属龙有:黄铜龙、青铜龙、铜龙、金龙和银龙.代表中立阵营的宝石龙包括紫晶龙、水晶龙、翡翠龙、蓝宝石龙和黄玉龙。

在《权力的游戏》中龙的印象也十分深入人心。龙不再是简单被刻画的邪恶、贪婪的单维生物,而呈现出更丰富,更具有魅力的多重特质。至此,西方的龙经过千年漫长的加工过程,终于变成了如今力量强大又亦正亦邪的模样。

古代人类对于异兽的描绘可能出于对自然的未知与敬畏,也可能出自瑰怪的想象以填补相对贫瘠的生活。经过历史漫长的演进,有些形象甚至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影视文学作品中成为魔幻世界想象共同体的重要角色,牵引着一个群体的共鸣。

为什么12生肖唯独龙不存在呢?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一点——龙的起源为何?为什么它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的起源

龙是汉、朝鲜、壮、侗、泰、佬、掸、芒、苗等民族传说中,具有超凡力量的动物,近世在建构中华民族概念过程中,又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物。今天,标准的龙具有鹿角、蛇身、鹰爪、狗鼻、牛嘴、鱼鳞、虾须等复合特征,既像典型食草动物(比如有角),又像食肉动物(比如有爪牙)。

【由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原中华第一龙”】

关于龙的起源,不少学者有着各自的解读。有些人认为,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战胜者会将战败者的图腾并入自己的信仰一起崇拜,以示双方融为一体。这种行为类似欧洲的罗马帝国,将被兼并的国度偶像请入自己的神庙,享受万国祭拜。随着时间的推移,崇拜鹿、蛇、鹰、狗、牛、鱼、虾融合在一起崇拜龙。

还有观点认为,龙原本是由某个具体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演化,逐渐地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模样。

【黄玉龙】

目前,被确认为龙的文化图腾里,发掘于濮阳的贝壳龙,属于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龙”。据推算,它生产于仰韶时期,大致对应中国神话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在它之前,享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是出土于红山文化遗址的中华玉龙。也只有红山文化区,我们才能看见明确的“玉龙”文化。

其制造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材料为玉,高26厘米,现收藏于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至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

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

龙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它不是一般的饰件,很可能是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沿着红山文化的脉络,专家们向前推演,发现更古早的雕像——猪龙。

【红山文化出土的猪龙】

时间线越是古早,“龙”的具体形象就越是清晰,右图甚至可以看到獠牙。根据6000年前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分析,最有可能的动物就是野猪。

当然,仅凭推论,假设终究只能维持在“假设阶段”。专家们再次将时间线往前推进千年,来到红山文化母体之二的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出土于河北北部的滦河流域的S型猪龙,已经有明确的野猪特征。

【出土于河北的猪龙】

一直到春秋时期,龙和猪的分别都不大,甚至作为人的食物被圈养。《春秋左传》即有记载“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

目前,“野猪起源”是龙图腾崇拜,最摆谱的解释,没有之一。

十二生肖起源

知道龙的来源后,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龙作为一种猪演化而成的“幻想物种”,却跻身于12生肖的行列?

其实在2000多年前,生肖还不是今天的模样,龙并不在生肖之中。于1970年代出土的秦代文献《睡虎地秦简》和《放马滩秦简》,其中已用动物与地支相配,和如今的生肖差别很小,大部分的动物都已经相同。如放马滩秦简甲种《盗者篇》所载生肖顺序为:鼠、牛、虎、兔、虫、蛇、马、羊、猴、鸡、犬、豕;《睡虎地秦简》所载生肖顺序为鼠、牛、虎、兔、鹿、马、羊、猿、雉、老羊、豕。

汉武帝开始,上层建筑推行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龙被升格为皇权象征,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到东汉,龙已经成功跻身12生肖的行列。东汉王充(公元27-97年)在公元1世纪期间所著《论衡》也有十二生肖。虽然没有明白的表示顺序,我们可以依据内文的关系推论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等顺序。

【唐朝十二生肖雕像】

正式使用生肖在人身上的纪录,最早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例如《周书·列传第三》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宇文护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一些中国西部、漠北的国家如黠戛斯、吐蕃、蒙古等则以生肖纪年,例如《唐书》中记载:“黠戛斯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宋史.吐蕃传》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蒙古秘史》:“兔儿年,斡歌歹出征金国,派出者别为先锋,击败金军,杀得金军积尸如烂木堆”,也说明大蒙古国是采用兔儿年、马儿年等动物纪年。

【十二生肖雕刻】

当时的中原地区仍然只以天干地支纪年,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下,两种纪年法相互融和,形成现在的十二生肖。这个学说被清朝赵翼所提出,他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罗马军团的标志?

鹰受到古罗马人的尊崇,他们认为鹰是人类最高贵美德的象征,而且从罗马共和国时期鹰就被选作罗马军队的标志。 鹰被认为是权力、正义与智慧的象征,因为它有着犀利的双眸——根据古罗马作家普林尼的说法,鹰是闪电无法伤害的,而且它可以直视太阳。普林尼在著作中写道,盖乌斯·马略在第二次担任执政官期间(公元前103年),把展开双翅、抓住雷电的鹰作为罗马军团的象征。

在认同了这个象征之后,罗马军队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神的力量,而且认为通过他们的凯旋,众神之父也获得了胜利。

随后,鹰成为整个帝国的象征,它的形象也反复出现在钱币、宝石和纪念碑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