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猎人电影下架原因,如果收购达成会对游戏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怪物猎人电影下架原因,如果收购达成会对游戏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个消息是不可靠的,但也不能说没有肯能。毕竟迪士尼都最终收购了福克斯,这年头体量大为了某个市场目的,做出什么事都是情理之中。消息原引海外一则流言,称微软正在调整资金,准备宣布一系列收购,而收购名单中,有三个名字被过分提及,分别是EA,V社还是PUBG。在罗列的三家企业中,EA体量最大,这也导致30日EA股价强势上涨了2个百分点。
现在这个消息还是传言阶段,所以分析说明的都有,有说给行业带来大地震,有说这是大事件。不过我个人觉得只能算大事件,如果说“大地震”估计不是行业的,而是索尼的。一旦微软将EA这样的游戏研发企业纳入阵营,众多EA产品如果变为XBOX独占的话,微软与索尼的主机竞争将会进入白恶化竞争。
但是,这个目的是否会是值得的呢?明天就是微软发布2018年Q2季度财报的日子了,这家市值6800亿美金,也就是4.3万亿规模的超级企业,收购一个EA这样300亿美元体量的企业,实际没有任何压力,但抛开EA的盈利模式来制约索尼或进行主机竞争,有待商榷。
上图是今天的EA股价,强势上涨。似乎很多人乐见EA被微软收购,但微软收购EA的目的,是否要为XBOX提供更多独占大作,从而和索尼抗衡,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在EA现在的整体收益上,PS4游戏销量几乎是XBOX主机的一倍以上。如果强制进行独占游戏设定不仅会伤害部分拥有PS设备的EA粉丝,还会增加EA被收购后的运营成本,微软这样做得考虑拖底的准备。
接下来我谈下V社,G胖这个公司并不是上市企业,所以市值都是靠猜。按照统计机构计算的游戏整体销量,以及steam渠道销量占比来说,G胖的V社一年收益在30亿美元左右,但如果按照体量及渠道影响力,分发能力去看,海外多数分析师认为V社估值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至于为什么不上市,这个G胖自己说过,坚信自己的价值,只是价值有不代表就没人收购,如果微软舍得钞票,G胖的心理防线也是抵挡不住诱惑的。
最后说下PUBG这家公司,这是蓝洞全新成立的公司,专职做吃鸡游戏运营。我一直觉得是自己眼花了看到微软收购名单里会有它,甚至觉得是国内编辑给腾讯做的软文楞加进去的。结果我看了下这个流言的出处原文,果然有吃鸡。
那么这种情况就复杂了哈,但对腾讯实际损失和影响并不大。腾讯已经拿到吃鸡代理权了,也有手游授权,它还入股了蓝洞一定比例的股份,要说蓝洞这个韩国小企业真是母鸡上树成了凤凰,市值从吃鸡走红后3个月涨了5倍还多,达到46亿美元。当然凭借吃鸡的风潮就算市值上升,腾讯也能在它被收购中分一杯羹,当初报道称腾讯入股蓝洞占比不到5%,就按4%计算,目前蓝洞市值人民币306亿,腾讯入股4亿现在值12亿了,这买卖不亏啊。
只是不知道企鹅和蓝洞的这个代理协议签了多少年,微软要是真收购PUBG后会不会在协议到期后难为代理商,就要看腾讯的举措了。估计老马得给协议加个补充协议,禁止其他类吃鸡产品在steam上开放国区销售……
最后说一下预期。如果微软收购了上述企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本人才疏学浅,理解不到的地方,大家补充。
首先,就EA,V社和PUBG来说,微软抛出橄榄枝,几乎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抵不住给的钱溢价足够高)
其次,微软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尔盖茨有是国宴座上宾,而且慈善家身份。它直接收购EA,V社,对两家企业中国本土化改革和发展,有实际帮助。(对游戏企业来说,如何入华才是门槛,这直接被人包了很省心)
再次,如果EA游戏可以凭借微软体系,在中国架设服务器,提供服务,出售游戏,EA产品可能更适合中国市场,毕竟EA体育品牌众多,过审并不难。稳定的线上体验会让中国玩家对XBOX更青睐,毕竟微软加快了主机升级速度。这一点如果实现,索尼在PS进入中国后的优势将被抵消,它的游戏资源将于EA形成很明显的一个分界线。
最后,微软这样的科技企业,收购游戏公司,是符合企业未来发展和战略需求的。和育碧当时抵制维旺迪这样的自来水发家企业不同,微软对于游戏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更深入。所以如果收购成功,我举双手欢迎。
如何看待Wegame平台上怪物猎人世界被下架的事?
《怪物猎人世界》下架WEGAME,引发了多方面的声音。早期鄙视WEGAME自不量力的人会表示腾讯自食其果;因为WEGAME连接率比steam要稳定表示腾讯加油的玩家,觉得无比遗憾,甚至有被打脸的感觉;而对于steam玩家来说,可能更多是一种欣慰,好像虽然我连接不畅,到没有被下架,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一样。
对于玩家来说,嘴上说什么无所谓,身体反而最诚实。枫叔给自己弟弟推荐了好几次让购买steam版,甚至为了省钱考虑买俄区的170元版本,但最终他的选择是WEGAME,一个是便宜,一个是稳定,一个是同学里好多人都买了这个。但昨天还在一起看他打泥鱼龙,今天就收到游戏下架平台的消息,弟弟只能庆幸的说:“好在自己是RMB购买的,可以全额退款。”
与网上、自媒体上对游戏下架WEGAME各种评论不同,最一线的学生群体玩家,考虑最多的就是能不能退款。当初WEGAME除了预约有优惠,还有一个满200元-88元的卷可以使用,如果Q币购买还能再享受一个折扣,图便宜的年轻人们,不少将RMB兑换Q币进行购买,这下游戏下架面临退款,退回去的Q币可能只能买了QQ会员了事。
在WEGAME工作的朋友,做到了仁至义尽。非主观因素可以不限游戏体验时长,全额退款已经实属不易。枫叔一位WEGAME社区大佬决定中午吃份刺身,好好安慰下自己受伤的心灵。整个事件,从一开始到现在就分为三个阶段,但枫叔觉得对于很多真正体会游戏,希望玩游戏的朋友来说,起码可以看出一家国内游戏平台的坎坷之路。
腾讯宣布要上架《怪物猎人世界》的时候,有人觉得兴奋,有人觉得它不自量力,有人表示说什么都好,我依然steam,更有人担心WEGAME搅局让steam这样的好平台无缘中国。随着游戏的发展,这一现象也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比如一样的出问题,WEGAME首日发货慢,游戏被修改存档,多数人和自媒体喷的就是腾讯的WEGAME,而不是游戏本身。但同样两天后游戏登录steam,连接率差,甚至回档,多数人喷的是卡普空,而不是steam。
好不容易因为连接率,WEGAME口碑有了明显回升,从一开始的24%上升到88%,我知道有人说这是刷的,但对比steam一日50%的好评率来说,WEGAME起码在这几天的表现,还是让不少人觉得可以接受的。但当游戏因为举报开始宣布下架,WEGAME启动退款表示无法保证后期游戏更新和DLC上线后,这款游戏从上线到下架所引发的问题,才真的让玩家们关注起来。
阻碍中国游戏平台化进程的,实际不是某一个企业。就和很多人觉得腾讯代理某个游戏,它就会被锁区,就会被修改一样,实际要做这些修改的,并不是腾讯一家企业决定的(除了修改盈利模式),因此在最终游戏下架的时候,才有玩家调侃是焚化局给的钱少了,虽然也有些调侃,但起码没有再喷腾讯。从这一点来看,枫叔实际更担心的是完美世界代理steam这件事的后续,一款《怪物猎人世界》可以因为举报过多被下架,这才是让我们细思极恐的问题,是谁在举报?为什么?这是个未解之谜啊。
实体游戏是不是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并不是的,不是说数字游戏与实体游戏内容相同,数字游戏就可以完全替代实体游戏的存在。二者各有利弊,实体游戏仍然有存在价值。下面从5个方面说明:
1.转手实体游戏转手是一个非常大的需求,这个转手包括交易买卖,也包括朋友之前互相交换着玩。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日常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并不是所有玩家都会一下子认准自己喜欢的游戏,买了游戏之后万一不喜欢,或者那些流程向的游戏打通之后就不想再玩了,在主机平台这种很少能退款的情况下,二手是最有效的“废物利用,资金回流”的方式,俗称“回血”。
朋友之间互相交换游戏,也能体验过过瘾,大大降低了一时冲动买游戏后发现“后悔,白买了”的情况。如果真的都是数字版,可能会有一些玩家在购买前更加犹豫,毕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三四百的游戏说买就买的。
当年XBoxOne刚公布时,微软就宣称要禁止二手交易,这一措施就引起了玩家强烈不满,XBoxOne差点被一系列昏招玩死,后来还是取消了禁止二手的策略。而数字版基本上就告别二手交易了,结果可想而知。
2.收藏很多玩家面对喜欢的游戏,是要购买实体版来收藏的,觉得实体放在家中有成就感,有满足感。数字版无论是多么豪华,无非就是在游戏内上增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也得不到。但是实体版的附加内容,可以非常豪华。
最基本的就是铁盒,除此之外还有附带地图,说明书,美术集,原声CD,甚至一些非常诱人的手办模型。像《合金装备V:幻痛》就包含了1:1的机械手,帅气十足,要不是因为钱,真的会有很多人买的。
3.安装虽然数字版非常便捷,但这是基于网络条件优质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网络,而且网速都非常快。比如《荒野大镖客2》容量将近100G,《使命召唤16》容量突破150G,如果不是光纤网络,单凭几百K的小水流网速怎么玩,不知道要怎么玩几天。对网络差的玩家来说简直是噩梦。
实体版虽然没有数字版切换那么方便,但是至少还非常灵活。当游戏机空间不够大时,只要手里有实体版,那么完全可以放心删除,反正再次安装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面对容量极大的数字版游戏来说,一旦删除再想怎么玩就比较麻烦了。
4.价格实体版在价格方面有利也有弊,一些游戏火热,但是出货量不多,那么供不应求就会导致价格上涨。但是一旦游戏热度褪去,或者口碑不那么好,价格也会急速下降。即便是数字版还在300元左右,实体版可能因为一些原因“50包邮”,价格优势就提现出来了。当然数字版也有打折,还可以使用折扣券,价格具体哪个更低,并不绝对。
5.永久保留虽然数字版是绑定账号,永久入库,但是这其实只是服务方的规则,一切解释权归XX所有。比如曾经的恐怖游戏《
P.T.
》就只推出了数字版,随后由于科乐美和小岛秀夫关系破裂导致游戏下架,该游戏成为了绝版。换句话说,只要供应商彻底消灭一款游戏,那就真的可能让一款游戏永远玩不了。(P.T.其实还是有办法玩到的,比较麻烦)实体版的话则完全不受影响,只要手里有机器,有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断了网之后,谁也发现不了,而且还可以转手。PS4《审判之眼》由于里面角色扮演者“出事”,之后发售的游戏版本中将重要角色完全替换模型,反派味道大大降低。
从上面5个方面可以看出,实体版游戏还是有存在必要的。个人其实更喜欢实体版
国家新闻总署将调控网游总量?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s3285/201808/t20180830_346672.html
我们来看看这份文件的重点原文: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旦限量,那么首先拿得到版号的必然会是大企业,小型的一些游戏公司、利润低的独立游戏公司,会先后死在拿不到版号的尴尬局面上。
届时,你日以继夜搭建的世界会面临胎死腹中的状况。
就算是体型大如网易腾讯这样的巨头,面对这样的行业寒冬恐怕也要弃车保帅。
不过最先死掉的这一批是谁呢?是那些刚刚开始发展还没几年的独立游戏从业者,是那些小型的游戏制作公司,或者是代理海外小游戏的发行商。
这些公司底子薄、体量小,风险承受能力最差,一旦自己的产品拿不到版号,恐怕要么破产倒闭,要么被大公司收购。
至于那些大一点的游戏厂商呢?他们也不好受。
能够上的游戏就那么多,版号限制在那里,你就得让能上的这几个项目创造更多的利润。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操作,但我总觉得这有点像“竭泽而渔”。
最后大家都变得无耻,都在想着怎么从玩家手里弄钱,都在想着怎么让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想把产品做好。
可笑的是此前的科隆游戏展上,《人民日报》还发布了一篇名为《文化有门槛游戏没国界 中国游戏亮相德国科隆游戏展》的文章。报道中称,中国已成为游戏大国,备受国外游戏业重视,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游戏输出大国,中国元素备受海外制作商青睐。同时文中也表示,中国游戏出海存在类型单一,少了中国味等隐忧,而抱团出海、融合传统文化则是寻求突破的机会。
这就是“游戏大国”对游戏行业的态度?
一方面鼓吹自己在国际上已经做到了游戏文化的输出,是游戏大国;一方面在国内,又限制游戏的发展,扼杀了游戏开发者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国内的雅达利大崩溃会来临吗?到那个时候,我们会有我们的《超级马里奥》吗?
刺激战场违规售卖火箭少女101的皮肤遭到网友举报?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刺激战场和隔壁全军出击还是免费的,但是不要以为这是腾讯良心发现了,而是现在腾讯方面还没有获得版号,也就无法开启氪金模式,私自开通收费入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但是在最近刺激战场联合腾讯look开启了一个活动,只要开通年费的腾讯lookVIP年费会员就可以获得火箭少女010专属的粉色M4A1皮肤,这也是M4皮肤首次亮相在刺激战场手游中,活动一经开启引来了许多玩家的围观,为了第一手拿到皮肤也是纷纷砸钱。
但是这个活动同时也引来了火箭少女粉丝的不满,在微博平台开始吐槽,认为刺激战场没有版号就不能收费,这种变相收费也是不可取的,言论也是过于偏激,这位网友的粉丝量有8万多,所以说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是引来了网友围观。要知道以前腾讯就因为这个吃过亏,怪物猎人世界就是因为违规收费最终被下架了,这样看来这位网友要是真的追究下去,刺激战场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在我看来,这样较真也是真的没有必要,刺激战场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免费的,这次的活动也是联合腾讯look开启的,可以这样理解,买了年费会员顺便赠送了个皮肤,没有必要这样认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