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代,魏忠贤分别是哪个朝代?
明朝时代,魏忠贤分别是哪个朝代?
严嵩 刘瑾 魏忠贤都是明朝的。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
为什么不殖民亚洲这块风水宝地?
西方在大航海时代,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寻找亚洲的香料产地和通向中国的航道。尤其是和中国开展贸易,获取丰厚的利润,是每一个西方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了贸易的需要,他们怎么可能不殖民亚洲呢?
大航海时代初期的主要航海国家分别有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他们竞相向亚洲出发,建立各自的殖民地。下面分别说说它们在亚洲建立的殖民地。
首先是葡萄牙。葡萄牙是最早来到亚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著名的达伽马率领的探险舰队就是葡萄牙的。他为葡萄牙探寻了新航路,奠定了葡萄牙在东方的贸易基础。
葡萄牙当然要尽先利用它的领先的航海成果。它率先在16世纪初就在印度西海岸的果阿建立了殖民贸易据点。随后它又占领了东西洋交通咽喉马六甲,以及号称香料群岛的美洛居群岛。
葡萄牙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占领这些殖民地,它的最终目的还是和中国进行贸易。它千方百计的派出使团,与中国洽谈。最终采取各种手段,在中国澳门占据了贸易据点。然后以澳门为中心,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贸易。
在葡萄牙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拥有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等海港,善于航海贸易,被人们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它垂涎于葡萄牙、西班牙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的高额利润,1602年,荷兰组成了“联合东印度公司”来与两国进行竞争。它的总部设在巴达维亚,也就是现在的雅加达。
荷兰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在亚洲占领了马来半岛、爪哇、香料群岛等地,建立了它的殖民地。在后来,它致力与中国进行贸易,和葡萄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荷兰在1622年进攻葡萄牙控制下的澳门,但没有能够成功。随后,它先是企图占领澎湖未果,最终在台湾建立了殖民据点,开展与中国、鬼子的贸易,直到被郑成功赶走。
西班牙人则是从美洲进入太平洋的。他们的探险队长麦哲伦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也发现了菲律宾。1565年,西班牙舰队远征菲律宾,占领了宿务岛,从此开始了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最终,西班牙人建立起以马尼拉为中心的殖民地,开展对中国的贸易。
这三个国家在亚洲建立殖民地,不仅仅是为了掠夺当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和中国进行贸易,获取丰厚的利润。
比如葡萄牙的贸易路线为葡萄牙--果阿--澳门--鬼子。葡萄牙人乘船从果阿启航。船上装载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特产,以及产于美洲经里斯本辗转运来的白银货币。他们先抵达澳门,把船上装载的白银和货物,都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绸、黄金、铅、锡、水银、糖、麝香、茯苓、棉纱、棉布等货物。
下一步葡萄牙人再前往鬼子。在鬼子,他们把生丝、丝绸、黄金等中国货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带着大量鬼子白银与少量鬼子货,再返回澳门。抵达澳门后,他们再用鬼子白银大量收购中国生丝、丝绸、瓷器以及其他商品。随后他们再返回印度果阿。然后将货物在果阿出售或者运回葡萄牙。在这样一个循环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赚取高额的利润。这使得葡萄牙人趋之若鹜。
而荷兰人则是在亚洲各地建立商馆,建立亚洲巨大的贸易网络。他们用从欧洲带来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香料、丝货和瓷器。尤其是产自中国的丝货和瓷器是他们主要的采购目标。
西班牙则是在马尼拉建立了贸易基地,把马尼拉作为主要商品的集散地,然后将从中国汇集来的商品从菲律宾的明年马尼拉运往美洲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然后,再将美洲的白银带回马尼拉。因为贸易使用的船只主要是西班牙大帆船,这个贸易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就这样,这些西方的殖民者利用和中国的贸易,获取了巨额的财富。而与此同时,中国也获得了当时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银出产。这些白银总额大概有7000到10000吨之多。因为大批白银的入超,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了银本位制的国家。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明代和三国时期那个早?
明朝(1368-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所以是三国更早一些
身法时代是什么时候?
身法时代,又称明末清初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处于衰落之际,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低谷。此时,中国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身法时代。身法时代,也叫“抢劫时代”,指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政府权力的衰退、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封建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流民,他们用强烈的暴力来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身法时代。当时,各种抢劫、抢夺、抢劫等犯罪活动遍布全国,使得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各种暴力行为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当初清政府对此现象下了重手,采取“社会治理”的方式,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稳定。
明朝民族关系方面时代特征?
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
例如:明初,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刺等部。瓦刺曾大败明军,于谦领导军民,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修好,边境互市和呼和浩特城的修建,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政府迁都北京,修建长城加强了北方的防御。16世纪初,建州女真在其首领努尔哈赤领导下,统一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政权。后来,女真改名“满洲”,后金改国号为清。
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在继续发展着。这种融合又通过共同的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等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