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十方,有哪些传说故事?
居十方,有哪些传说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 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站在天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精卫填海
女娃,是炎帝的女儿。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女娃被大海吞没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后羿射日
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强烈的阳光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萎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妖怪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闷热的大森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人类的灾难惊动了天帝,天帝命令箭神后羿下凡到人间,救助人类脱离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到人间后,后羿先是劝说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一个,这样既给大地温暖、给人类光明,又避免把大地烤得太热,但是太阳们并不听从后羿的劝说。被激怒的后羿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向骄横的太阳们射去,不久,十个太阳便被射下九个。天上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人类可以安居乐业了,因此他们非常感谢后羿的帮助。
嫦娥奔月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狩猎,巧遇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给了他一枚仙药。据服下此药,能成仙。后羿不舍妻子,只好暂时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仙药成仙。
一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闯入嫦娥屋内,威逼嫦娥交出药。嫦娥担心蓬蒙夺取仙药,她当机立断,打开百宝匣,拿出药吞了下去。她身子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到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女娲补天
在很古老的时代里,那时还没有人。有一位叫女娲的女神,她用大地上的黄土捏了很多小人,这些小人慢慢变成了真的能说能动的人,这就是人的来历。那时,有一位叫共工的恶神,他生得人面蛇身,红头发,面目狰狞可怕,而且力大无比。一次,共工和一位叫颛顼(zhuān xū)的神争夺统治天下的权力。共工没有取胜,他十分恼怒,就一头撞在不周山上。结果把不周山(不周山是支撑天地间的柱子)撞倒了,天漏了个大洞,地裂了道大缝。结果,森林里起了大火,江河里水患成灾;那些豺狼虎豹,也跑出来伤害人类;老鹰在天空盘旋,看到小孩就抓。女娲看到这种情况心想,要不赶快想办法补住天上的洞,再填平地上的袭口,自己亲手做的这些黄土人就没命了。于是,她在中凰山里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制了一块五彩斑斓的石头,用它把天上的洞补好了。这块五彩石留在天上,于是就有了星星、月亮和彩虹。她又砍下大海中神龟的四只脚,立在四方当作柱子,把天地间分开。这四根柱子的方向,就是后来的东西南北。女娲又杀死了江河里兴风作浪的黑龙,止住了风雨。她还用许多芦苇烧起熊熊大火,大火赶走了猛兽,用芦苇的灰堵住了四处泛滥的洪水。这样一来,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人们可以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了。
牛郎织女
有个叫牛郎的小伙子在老牛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织女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牛郎和织女结婚后,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王母娘娘要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追织女,王母娘娘拔下金簪,一道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他们感动了喜鹊,喜鹊飞来,搭成鹊桥,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神农尝百草
在远古时代,人类是靠采集打猎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命。为了叫人们不挨饿,有位叫神农的天神降临到人间,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动保障有足够的生活资料。 神农是慈爱的天神,他长的是牛头、人身,力大无穷,他常常帮助穷苦人家耕种,像牛一样,辛辛苦苦为人类服务。人类跟神农学会了种地,有了足够的粮食,从此不愁挨饿一事。可是,不少人吃饱饭之后,常常会生病。有的人患了病,很长时间也不好,只能到死亡为止。这类事情被神农知道之后,他感到很焦急,他不相信巫医问卜,但他也没有治疗疾病的办法。于是,他便与不少人商讨,怎样才能把人们患的疾病治好,使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他想了很多办法,如火烤水浇、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某些疾患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却不理想。 有一天,神农来到山西太原金冈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他就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这个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有病的人吃,这个人的肚子就不疼了。神医尝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不仅要爬山走路寻找草木,而且品尝草药还有生命危险。神农为了寻找药品,曾经在一天当中中毒0次,神农被毒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可是凭着他的强壮的体力,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大地上的草木品种多得很,数也数不清,神农为了加强品尝草木的速度,使用了一种工具,叫“神鞭”,也叫“赭鞭”,用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草木,这些草木经过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神农就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赋性,给人类治病。他在成阳山上,曾经使用神鞭,发现不少疗效显著的草药,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莲可以消肿等等。所以对成阳山,后人管它叫神农原,也叫药草山。
法厄同驾太阳车:
日神的儿子法厄同纠缠他的父亲,要求驾着日神的飞马在空中驰聘一天。慈爱的父亲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你的要求太过份了,你的力气和年纪都办不到,它的名字叫作「灾难」。但是法厄同不听他的话,还是提出原来的要求。无奈的父亲只好引他到乌尔冈所造的高大的车辇前面。
年轻的法厄登上了轻车,兴高采烈地握住缰绳。日神的四匹快马感到车辇的载重和往常不同,就乱奔起来,离开了原来的轨道。发愁的法厄同从天顶往下看,脸色发白,两膝发软,后悔不该驾他父亲的马。太阳车一直向前冲去,就像风中的船,船上的舵手把不住舵,索性放了手,让神去摆布。
最后轴脱辐散,破车的残躯断片散落一地。法厄同,火焰烧着了他的赤金色的头发,头朝下栽下去,拖着一条长尾巴在空中陨落。远离故乡,在天的另一边的厄里达诺斯河收容了他,洗净了他余烟未息的脸。
民间故事
花木兰
花木兰。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表现突出,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她婉言推辞。
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山西有什么名胜古迹推荐?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1.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只有在秋天,太行山大峡谷光与影的结合才更加错落有致,云与雾的缠绕才更加缥缈如画,无论是弯弯曲曲的山路还是迎风私语的树木,太行山都换发出别样的精彩。
地址: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壶关县
2.平顺通天峡
这里被称为“北方小九寨”,高山峡谷,层林尽染,水色斑斓,这样的风光,无不令人如痴如醉,如果你喜欢摄影,可不要忘了通天峡这个秋摄地。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距离市区50公里
3.黎城四方山
四方山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神话传说于一体的风光旅游区,更为一绝的是四方山的秋景,这里每到秋季红叶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可与北京香山红叶相媲美。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
4.晋城珏山
群山之上,植被茂密,时值仲秋,满山满树杂草,或黄或红,五彩缤纷,犹如一幅幅巨大的壮锦,又如一幅幅巨大的油画,简直美极了!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
5.垣曲历山
历山面积为24800公顷,主峰舜王坪海拔达2358米,秋天的历山,万般绚烂,色彩斑斓,宛若一幅油画浮现在眼前!
地址:山西省南部地区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的交界处
6.陵川王莽岭
秋季来到王莽岭,会给你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当各种色彩罗列于你的眼球之中,你就会发现,原来秋天的王莽岭是立体而且极具层次感的,魅力四射!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部的古郊乡境内
7.右玉
右玉的秋,更是别种风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多层次植被景观更是五彩斑斓,也印证了这塞上绿洲的独特魅力。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
8.偏关老牛湾
位于山西省与内蒙古的交界处,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它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这里的秋天,更是美的不可方物!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
9.宁武悬空村
晋西北管涔山深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远远望去,悬崖上的村庄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令人惊叹不已。
地址:晋西北管涔山深处
10.宁武芦芽山
秋日的芦芽山,处处渗透着凉意,山间的泉水冰凉刺骨,特别是在深秋季节,漫山红叶如火如荼,景色奇艳,更使人流连忘返。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
11.定襄红叶谷
红叶谷位于定襄县城东南庄乡境内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芦苇地村,距离县城80余公里,进入山口便走进了风光秀丽的红叶谷,走进红叶谷,仿佛置身在仙境之中。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12.吕梁北武当山
素有“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境内,在北武当山所有的秋景中,最具有特色的还是要数遍布山野的奇松异石。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境内
13.霍州七里峪
七里峪流水潺潺,白云飘飘,千仞石壁,悬空瀑布,秋天的七里峪落叶满地,红黄相间,美不胜收。
地址:山西省霍州市境内
14.乡宁云丘山
云丘山是山西又一大美之地,它的名气虽不如五台山等闻名,但是秋天的景色却一点也不输山西其他地方。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
15.安泽红叶岭
红叶岭每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由于不同树种对于霜冻的反应不一,有的火红,有的橘红,有的金黄,更加显得五彩缤纷。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
16.永济五老峰
金秋十月五老峰,满眼秋色入画来,深秋时的五老峰景色宜人,秋高气爽,满山红叶,美不胜收!
地址 :山西省永济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
17.灵石红崖大峡谷
红崖大峡谷是太行山系所有景观当中唯一同时拥有峡谷景观、原始次森林景观、亚高山草甸景观以及多样化气象景观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地址:山西省晋中南部的太岳山中
18.介休绵山
绵山的秋天是色彩最为缤纷的季节,如同一幅重彩的油画,不仅气候凉爽宜人,景致色彩斑斓,更能欣赏到“晴空少雨,空气爽净,能见度好,少雨雾之忧”的绵山奇观胜境。
地址:山西省介休市
19.太原崛围山
崛围山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春日山花竞放,夏日松柏满山,秋季红叶似火,冬来白雪成岭,一年四季景色绮丽,分外妖娆。
地址:太原西北24公里处尖草坪区呼延村西
20.北岳恒山
每当初秋时节,恒山开始变得多姿多彩,秋季为大山、树木、花草涂抹上金色、红色、橙色......仿佛一幅巨大的油画静静地铺在天地间!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望采纳,谢谢!
杨泗将军庙最佳对联?
上联:以正气还天地;下联:有大勋于国家。
上联:银台灯烛灿
下联:金鼎篆烟浮
上联:庙貌垂千古
下联:威灵镇四方
上联:金绳开觉路
下联:宝筏渡迷津
上联:百灵昭感格
下联:万圣锡庥隆
上联:瓶插千年柏
下联:炉焚万寿香
上联:宝鼎通灵香结彩
下联:银台昭感烛生花
上联:妙相端居金色界
下联:神通展放玉毫光
上联:烛焰辉煌呈五福
下联:香烟缭绕结千祥
上联: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
下联:神功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东土耶,西土耶,古木灵根不二
下联:风动也,旄动也,清池碧水湛然
上联:自在观,观自在
下联:如来佛,佛如来
上联:莫道是空门,要进来须踏着实地
下联:紧防有叉路,走错了便堕入深坑
上联:吾道非耶,岂复出山为小草
下联:此生休矣,乃知阅世尽沧桑
上联:能渡众生,岂独潭龙知听讲
下联:愿闻一喝,长教海水不扬波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愁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生涯秋风落笔香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出头行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起笔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落笔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出头闲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知明月是自可放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知明月是几回眠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战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孙悟空成佛后地位还比观音高了吗?
我们先看看西游记原文中关于孙悟空和观音的地位排行,西游记第100回,“大众合掌皈依,都念: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才光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可以看出,猴子排在佛的最后一位,观音排在猴子后面,是所有菩萨的第一位。但是,这仅仅是纸面排行,真实的地位和实力并非如此。
其一,观音是西游记中四大菩萨之首,四大菩萨在西游记之中是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而佛教传统中,四大菩萨一般被认为是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但无论如何,观音都是位列四大菩萨之中的。四大菩萨的地位远远要比有些佛的地位要高,在西游记之中,虽然悟空成佛之后,排行在观音之前,但其地位与观音差个十万八千里呢。四大菩萨并不是不能成佛,而是他们主动放弃了成佛,他们都有各自的任务,比如地藏菩萨,发大愿要超度所有地府的英魂,要不就不成佛。
其二,在收降小白龙的时候,孙悟空因为观音借老唐之手给他头上戴了禁锢(注意不是金箍和紧箍),就去质问观音,说她是个七佛之师,虽然这个七佛之师有两个意思,但也有一种意思,就是观音有七个徒弟已经成佛了,有七个徒弟都成佛了,你想想观音是什么地位?
其三,如来想要传经东土,想找个人完成找到取经人的任务,观音站出来接任务,如来大喜,说这个任务只有观音这个神通广大的人才能完成,可见观音的实力和地位是完全得到佛界大佬的认可的。
其四,悟空打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跑去跟观音求救的时候,观音把自己的净瓶抛到海中,有个海龟给驮上来了,观音让悟空去拿起来,悟空却怎么拿都拿不懂,而观音很轻易的就拿来起来,并顺便向悟空炫耀一番,说这个瓶子撞了一半的海水,你这个猴子当然拿不动,可见猴子和观音的实力差距简直十万八千里。
所以,无论从实力上还是地位上,斗战胜佛都远远比不上观音。
西游记中开篇说的四大部洲?
问题:西游记中开篇说的四大部洲,如果按地理位置分,分别对应现在什么地方?傲来国又在哪?
在《西游记》的开篇就介绍了西游世界中有四大洲: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从文本中可以看出,这四大洲分别处在东南西北地界。
在第八回如来召集弟子们讲课,说到唐朝人世风日下时,这样说的: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佛祖提出要送经到南赡部洲,就安排观音去那里找取经人,这说明唐僧就出在南赡部洲,大唐也就处在南赡部洲,但是唐僧取经又是从东往西,那南赡部洲一定在西牛贺洲的东边。
孙悟空的花果山是在东胜神州,他学艺是到西牛贺洲的菩提学院,菩提祖师这样形容两个洲的距离,说东胜神洲到我菩提学院隔了两层大海,那南赡部洲就在东胜神州和西牛贺洲之间。那我们给四大洲定定位:
(1)南赡部洲
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南瞻部洲就是大唐疆域,现在我们除新疆、西藏之外,到东海的地区。
(2)西牛贺洲
“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西牛贺洲就是唐僧要取经的目的地古印度为核心的佛化国家,现在的印度、尼泊尔地区。
(3)东胜神州
东胜神州与大唐隔着东海、稍稍往东南,为何这样说呢?在第一回,美猴王辞别花果山,去海外寻仙,书中写到
“也是它运至时来,自登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瞻部洲地界”
这说明东胜神州的傲来国在南瞻部洲的东南,应该位于我国的台湾岛。而傲来国花果山,或者是紧邻大海的连云港,或者是紧邻台湾岛的琉球群岛。
(4)北俱芦洲
“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北俱芦洲是以牲畜为食的北方游牧民族,应该在苏武牧羊的外蒙和西北利亚一带。
佛经中记载的四大部洲
在许多佛教经卷中都记载着这四大注入洲的分法和描述,在《长阿含经》中,就记载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山,它叫须弥山,山的周围有七座金山,七座金山之外是浩瀚的大海,四大洲就飘在咸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