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8月9日惊天大礼,红楼梦真的很好吗?

2024-06-17 08:11:29 88阅读

穿越火线8月9日惊天大礼,红楼梦真的很好吗?

《红楼梦》当然很好。至于说它有多好?好到什么程度?从《红楼梦》的出版量、红学会的影响、红学家的造诣、《红楼梦》迷的数量等,即使用瞎子摸象的办法也能估摸出它的分量。赞美它的话,也根本无需我们再来画蛇添足。

作为一个读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感受。我斗胆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以求抛砖引玉。

穿越火线8月9日惊天大礼,红楼梦真的很好吗?

1. 阅读《红楼梦》,也是有一定的门槛儿的。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是很难读的下去的。这也是我的亲身体会。年少时看别人在读《红楼梦》,便附庸风雅般借来阅读,但是根本读不进去。多年以后,自己也读了不少文艺类作品,养成了阅读习惯,再拿《红楼梦》来读,简直是如获至宝。就拿现在身边的朋友来讲,也不是人人都完整的读过《红楼梦》,也确实是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一定艺术修养的人才能把《红楼梦》完整的读完。

2. 当你能认真的读完《红楼梦》第二遍的时候,证明你确实已经喜欢上了《红楼梦》。接下来,你会不自觉地第三遍,第四遍、第N遍的读下去。这也是喜欢《红楼梦》的读者重要的特征之一。

3.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读越能体会到《红楼梦》百科全书般之丰富、人物刻画之深刻, 人性揭露之精微。读《红楼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验证自己成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会对不同的人和事感兴趣。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能用心阅读和感悟,确实能体会到: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只是山这种认知提升的三重境界。从这方面来讲,《红楼梦》堪当我们修身养性的伴侣。

4. 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喜欢《红楼梦》以后,总是不自觉地喜欢拿眼前的文艺作品和《红楼梦》相比,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看似有很多频道、很多剧目可选,但是能选出一部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真的很难,即使好不容易选了一部,能耐着性子把整部剧看完的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人物的人设与他的台词、行为、服装造型、命运等等,总是难以做到像《红楼梦》那样和谐统一,常常会为此而生出无名的烦恼和怨恨。本来想以电视寻求休闲与娱乐,结果往往会因为节目的质量而自寻烦恼,这也许是阅读《红楼梦》的副作用吧。

我的砖已抛出,希望看到的朋友不吝赐教,能献出你的玉。

为什么C罗获得的欧冠次数超过梅西?

世界杯之前,俺们总是要为了我罗还是我西哪个厉害争论不休。

世界杯期间,俺们看到,无论我罗还是我西都是天之骄子,却都是失意英雄,望着他们落寞的背影,崇敬而又怜惜油然而生——他俩为俺们奉献了十年有余的足球激情,可他们都背不动孱弱的国家队,尽管他们都是不二的核心,可世界杯越来越属于投机与功利,而梅罗太过完美,自然不能享有捧起大力神杯的机遇,如同当年的克鲁伊夫与荷兰三剑客。他们都是俺们应该去珍惜的偶像,留给他们奉献精彩演出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什么好比来比去的呢?

悟空,世界除了对抗,还有对话,除了战争,还有和平,希望不要再炮制这样的问题来惹出口水争议,足球之美,需要和谐之中的静静欣赏。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

说两位近代史上我最尊敬的的女性,两位去世时,我都默默想,“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就是为她们而写的吧。原谅我回答这个问题时不能取舍其中任何一位。

一位是杨绛,一位是张可。

(年轻时的张可)

杨绛先生大家都很熟悉,就此不多言;张可是翻译家、戏剧学者,18岁便翻译出版了奥尼尔的剧本《早点前》, 后成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著有《莎士比亚研究》《莎剧解读》等,她的丈夫王元化与钱钟书合称为“北钱南王”。

(杨绛与钱钟书)

如果比较二人的经历,会发现,她们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为名门之后,按日前流行的话说都是富养的小姐,但平素里却质朴简单;二人在翻译、戏剧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她们也都温良优雅、谦和宽厚;她们与各自丈夫的爱情都让人羡慕与动容:两对夫妻在文革里都受到了迫害,但都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年轻时的张可)

在上海沦陷区这一段艰苦的岁月里,杨绛一方面节省开支,包揽整个家务,另一方面还为丈夫校阅编选文稿。我想杨绛先生除了优雅温和,最让我尊敬的是乐观豁达。在文革艰苦的日子里,杨绛一家总是笑着面对,做完红卫兵安排的体力活,依然不忘创作。文革期间,钱钟书完成了《管锥编》,杨绛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翻译。

李健吾说,和杨绛在一起,你会觉得她和她的小女孩子一样腼腆。唯其有清静的优美的女性的敏感,淋到刻画社会人物,她才会把线条勾描得十二分匀称。

(杨绛与钱钟书)

张可的命运似乎更为坎坷,王元化在文革里因为胡风案受牵连,患上了心因性精神病,经常半夜跑到大街上。张可用柔弱的身体支撑起家,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更难得的是,她从未放弃过丈夫的治疗。她深知丈夫内心对文学的热爱,于是引导丈夫跟自己一起读莎士比亚。有了思想上的充实和妻子的悉心照顾,王元化竟真的慢慢好转, 他写了大约十万字的莎翁作品评论,而张可都用小楷工工整整地把这些文字挪到稿笺上,设计封面,装帧成了一本本的线装书。

(右六为钱锺书,右四为王元化)

张可照顾了王元化22年,期间,王元化两次精神失常,两次在她的陪伴下奇迹般地康复。但最终,张可却倒下了,在讲台上中风昏迷,从此生活不能自理。而王元化先生至此开始照顾了她27年,直至2006年去世。两年后,王元化先生也随她而去。

我始终记得王元化对妻子深情的评价:张可心里似乎不懂得恨。我没有一次看到她以疾言厉色的态度对人,也没有一次听过她用强烈的字眼说话。我的坎坷命运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伤害,但是她都默默承受了。

(年老时的张可与王元化)

余秋雨是张可的学生,他在《长者》里有提到,那时上戏的学生们总是停下手中的工作冲出去看,不是看外国人,而是看张可老师,看她的举手投足,言谈风度。

由此,我想到,常在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里看到这样的主角人设:经历一系列摧残和险恶,会变得冷酷、有心计,而作者也会竭力去为他们之后的手段正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入宫时的甄嬛善良柔婉、天真,后来遭到各种陷害之后开始变得冷漠凛冽、甚至有评价说是心狠手辣,最终通过缜密的计划报仇雪恨登上权利之巅。

前后,甄嬛的容貌与性格似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虽然在电视剧里是化妆术的作用,但这样的人物设定在影视剧里似乎备受推崇,经历磨难,从“无邪少女”变为“腹黑女王”,并且颇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当然,我无意批评这样的小说、编剧模式,毕竟这样写一部火的小说一部火的影视剧很难,不必苛求太多,我只是想作个对比,因为在杨绛与张可身上,我看不到一丝残酷命运带给她们的戾气,唯有纯真和平静。也许这就是真正美好吧。

原创码字难,孜孜考证苦。

客官请留步,先赞再关注。

——摆谱写历史,轻松聊经济。

拒绝粘贴复制,从不百度抄袭。

请关注经史通义,不负有深度的你。

庆余年第一季结局时王启年去哪了?

《庆余年》第一季结局中范闲难道真的被言冰云一剑给捅死了吗?当冷俊的言冰云突然从背后用剑刺穿范闲腹部后,看着范闲口吐鲜血缓缓倒下时,还真把我给惊呆了,这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之中。

回想言冰云故意说不爱沈婉儿,气走她以后眼中的泪水,我就知道到他是位外冷闪热的人,在范闲答应并救活婉儿回庆国后,言冰云就开始关心范闲以后对二皇子的打算。

当二皇子让谢必安带着糖葫芦、澹泊书屋文书、手术手套以滕梓荆儿子、范思辙、费介来威胁范闲时,言冰云猛的站起来点穿二皇子的想法,已让我看到他对二皇子的愤怒,可他又必须忍下来,因为他不能让庆国因二皇子而混乱起来。

于是他在第二天早上背对着范闲出手了,这是那么的突然,又是那么的冷静,可是他脸上却露出了一缕邪魅的笑容,这不得不让我怀疑这一切都是言冰云与范闲设计好的。

那也就是说言冰云这一剑捅向范闲绝没有伤到要害(在以前沈重刺他妹妹就做到了这一点),目的就是为了要制造一个范闲假死的现象,好让言冰云取得二皇子的信任,打入到他的核心当中去,更便于范闲在暗中去调查陈萍萍、二皇子、太子等人的动向和内幕,(不然在那种特殊情况下,范闲早上还起得那么晚)。

更何况以王启年那种超级追踪高手,第二天早上谢必安的行动应该早就被他发现了,为什么他没有及时出现警告范闲呢?他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真是凝点重重啊!

其实在谢必安把两封信交给范闲以后,在高达去叫言冰云的这一期间,范闲已经把这两封信的内容全都看完了,早就知道二皇子已经用国家的安危来要挟言冰云在范闲不投靠他的情况下杀掉他。

因此,他提前就把王启年按排走了,并交给他要完成的任务,一是让王启年把从北齐偷来的信鸽飞鸽传书给圣女海棠朵朵,让这位医界圣女来救自已。

另一个任务就是尽全力赶回庆国,并尽快与范若若和费介或范建取得联系,告知他们有关二皇子和长公主通过内库走私的事。

并提前让他们防范二皇子对范思撤和费介下手,最关键的是让王启年尽快把滕梓荆的老婆和儿子安顿并保护好,以除他的后顾之忧,因为凭着范闲现在的思想观念,应该早就猜到了二皇子会采取威胁他的手段,所以他早就安排好轻功特棒的王启年开溜了。

那为什么谢必安范闲一夜考虑的时间呢?

其实可以肯定二皇子在北齐或者在使团当中,还有另外的暗探存在,当他得知范闲已查清自已与长公主的勾当时,就匆匆忙忙让谢必安赶了过来。

一面谢必安带过来的兵并不太多,他还必须要等待其他的外援,毕竟高达所带领的红骑那可不是吃素的,我猜想这个外援极有可能就是长公主的爱慕者燕小乙。

再就是通过他们对范闲的了解,应该知道范闲的武功绝不会在谢必安之下了,所以谢必安根本就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杀掉范闲,只能给予言冰云一定的时间让他考虑清楚投靠自已,并合作杀掉范闲。

第三个目的就是二皇子对范闲还抱着一定的希望,希望范闲能够在自己的威胁之下都投靠自己,那就万事大吉了,毕竟范闲是一位万里挑一难得的人才。

所以谢必安给了范闲一夜的考虑时间,因为无论是二皇子还是谢必安在面对范闲时,他们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范闲根本就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主。

可是一个晚上对着一个高情商、高智商的范闲来说,时间已经足够了,他知道言冰云是不会让庆国因为二皇子而动乱起来的,所以他说服了言冰云并安排了这一场假死的刺杀,既安抚了二皇子的动乱之心,又可以让言冰云取得了二皇子的信任,更能让自已转入暗线中去大胆地调查所有的内幕!

为何见到准提与接引还自降身份?

封神世界中的鸿钧老祖,无疑是个一等一的神仙大佬,可谓是集神仙界三千宠爱于一身。他身上的光环无数,号称天道圣人、先天圣人、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他的弟子,所谓的玄门三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是当时神仙道中的大腕。一道传三友,阐截二教分。其门人弟子分管阐教和截教,基本左右了地面上的神仙系统大格局。鸿钧老祖实在是妥妥的神仙界说一不二的顶级神圣,无与伦比的华丽与尊崇。

诡异的是,当鸿钧老祖见到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的时候,他老人并没有摆谱,似乎没任何大架子,非常低调,谦谦君子的模样;反过来,接引和准提倒是一副率性随意的样子,好像也没对鸿钧老祖有更多的不同与尊重。鸿钧老祖说:“你们随便找个位子坐。”这哥俩还真不客气,安然就座,而老子、元始和通天则垂手而立。

作为一个合格的封神迷,我们都知道,诛仙阵四圣围殴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跟玄门三圣老子、元始和通天是一个级别的先天圣人,都属于混元大罗金仙的层次。老子和元始掌阐教,通天教主管截教,接引和准提则是正副两位西方教教主。这样算的话,鸿钧老祖完全没必要对他们这样做,又是给座位,又是赞誉。西方教两位好像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就意味着鸿钧老祖委曲求全,自降身价呢?他的真实意图又何在?

长公子扶小苏认为,鸿钧老祖看似对西方教礼遇有加,实际则暗藏玄机,波澜不惊的表象之后,则是波涛汹涌。一句话,鸿钧老祖迷人的微笑之后,其实是另有所指,甚至是对西方教的不满和愤恨。

这话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做个具体分析——鸿钧老祖与西方教的爱恨纠葛让人难以释怀。

第一、封神世界中的华丽分割线:天道圣人、先天圣人、准圣、大罗金仙与准仙的划分、鸿钧老祖的至高权威与西方教的偏安一隅。(一)第一代天道圣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人。

这四位神圣都是一团鸿蒙紫气点化而成,就是所谓的创始元灵的四大弟子。

他们占得先机,得天独厚,在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前就成就了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的至高修为,就是所称的四大天道圣人。他们是洪荒世界天魔大战中的胜出者,天选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所谓的“天道”,符合了天道运行与修真的规则。

火云洞三圣皇伏羲、神农与轩辕,也先后达到女娲的水准,成为天道圣人。

(二)第二代先天圣人:玄门三圣、西方教二圣与陆压道君。

1、陆压道人生性散漫,渐行渐远,修为跟不上,实际上,大致也只能算是圣人标准,跟原先的其他天道圣人拉开了鸿沟。他的居住地就是西昆仑,成了一个西昆仑三仙,无门无派,无门人弟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2、玄门三圣:老子、元始与通天。

这是鸿钧老祖亲授的三大弟子,混元大罗金仙,先天圣人。

老子创立阐教,是为阐教第一位掌门人,然后又传给了老二元始天尊,阐教在元始天尊手里得以发扬光大。

小师弟通天教主则创立了截教,与阐教东西并立,形成了当时地面上最强神仙山头。昆仑山的玉虚宫和东海的碧游宫,成为神仙界响当当的两个招牌。

3、西方教二圣: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这两位原本是鸿钧老祖的师弟混鲲祖师的弟子。

鸿钧老祖那么拉风,独占鳌头,混鲲祖师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无所适从,就选择了归隐。自个儿快活去了,逍遥于无极,查无此人。

接引和准提就在西昆仑边上,创立了西方教,凭借自身莲花身的修为,也形成了一个小山头,小气候。

从修仙的辈分和修为的境界来说,显然,鸿钧老祖比西方教二圣接引和准提要高一个档次,而且,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天谴。天道圣人力压先天圣人一头,那是绝对没问题的。所以,对应的,从师道尊严的礼数上讲,接引和准提是应该跟玄门三圣一样,给鸿钧叩头的。

(三)第三代大罗金仙:玉虚宫十二金仙与碧游宫万仙来朝。

元始天尊玉虚宫门下,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小团体,走的是精英路线,主要门人弟子有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云中子以及所谓的十二金仙。

通天教主秉承有教无类、英才施教的奔放原则,碧游宫形成了“万仙来朝”的壮观局面。

陆压没徒弟,貌似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也大致如此,不过是几个守门童子而已。

第二、大分裂与大会战:封神之战中的神仙打架与站位PK:西方教看似助拳,实际站到了鸿钧老祖的对立面——冰消瓦解,肢解截教。

以神仙红尘杀劫与封神大战为由头,当时的神人仙佛三界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山头。

(一)治权娲皇与火云洞三圣皇、昊天一系。

鸿钧老祖作为大哥大,虽然获得了天道圣人第一神格的至高权威,但是,治权则牢牢掌控在女娲为代表的火云洞三圣皇一系。类似教权和治权的分离。

所以,女娲借纣王题诗亵渎神圣的理由,与火云洞三圣皇一起谋划了封神之战,具体由昊天发令,神仙1500年的红尘杀劫在所难免,要求玄门十二金仙俯首臣称,充实天庭。神仙打架封神,商周互伐,西岐取代朝歌。

(二)教尊鸿钧老祖与玄门三圣接招与站队。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封神演义》

尽管鸿钧老祖“掌教尊”,是为当时一等一的存在,但是,治权不在他手上,而在女娲系手中,女娲与火云洞三圣皇无一不是治世皇者,拥有神性和人性双重属性。

昊天此举,无疑是挖鸿钧老祖的墙角,鸿钧老祖心里当然也不舒服。

天道圣人嘛,觉悟高,为了顾全大局,顾及到整个神仙界的大格局,他忍气吞声,答应了。

然后就是阐教、截教和人道,在碧游宫,三教共签封神榜,正式拉开了封神之战的序幕。

种种迹象表明,通天教主与碧游宫门人弟子选择了誓死抵抗,要与封神榜较真,跟女娲系乃至整个“天道”搞对抗。而元始天尊则率领玉虚宫阐教站队女娲和昊天,一心一意搞配合。

鸿钧老祖一系内部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分裂迹象。

(三)西方教顺势而为: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是来借机揩油的。

西方教二圣原本就有心来走一遭,火中取栗,或是左手渔翁之利,借助中土封神大战的契机,来招收各种有缘人,壮大西方教自身的力量。

元始天尊和阐教,跟通天教主与截教对比,很明显,成了一边倒的态势。阐教不过区区十多位金仙,截教有同样层次的万千大仙,而且还有关门四大弟子、陪侍七仙、旁听生等准圣级别的十多位大佬,就是元始天尊本身,轮单打独斗,也不是通天教主的对手。单单通天手中握有的诛仙四剑和诛仙剑阵,就够他吃好几壶的。

因此,元始天尊也有邀请西方教前来助力的主观愿望。

阐教和西方教一拍即合,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双双来到中土,掺和封神大战,瓜分截教势力。

这就是当时几个主要神仙山头的大比拼与站队。鸿钧老祖很受伤。

由此,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鸿钧老祖跟西方教的虚与委蛇与指桑骂槐。

第三、鸿钧老祖对西方教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的态度:“礼遇”与“谴责”。

(一)礼遇:高规格接待礼数。

鸿钧老祖驾临,老子、元始和通天嘴里喊的是“师尊”,行的是大礼,净水泼街,俯道而拜,有失远迎,望乞赎罪。完了,请鸿钧道人坐上首,又是三跪九拜一番。然后是玄门十二代子弟一次礼拜,分立两旁。注意,是站在鸿钧老祖两边,包括老子、元始和通天。

反过来,元始天尊引荐鸿钧与西方教,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只是跟鸿钧老祖打了个稽首,属于道友之间一般常见的普通随礼。你好你好,握个手,怎么个意思。

鸿钧老祖似乎也不介意,还叫人搬座位给他们坐。

(二)训斥与“夸赞”。

鸿钧老祖显然对封神之战这样的结局很不满意,对他来说,所谓的封神,无非是把他的门人弟子送去昊天天庭坐班,截教已经覆灭,不复存在,阐教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所以,鸿钧一来,就对老子、元始和通天一顿臭骂。当着外人的面,鸿钧自然不会说得那么露骨,简单讲,三位圣人都有过错。不存在谁比谁干得漂亮这一说。

顺道,鸿钧还给接引和准提来了个赞:“你们西方教真是好地方啊!”

西方教二圣这下子立马明白了,鸿钧老祖哪里是在夸赞他们啊?明明是在拐弯抹角地骂他们。

这两位羞红了脸,只好回话:“哪里哪里,不敢不敢。”

也是,阐教和截教互殴,好处全叫他们西方教给得了,得了便宜,还想在鸿钧老祖面前卖乖。想多了。鸿钧老祖是什么人?妥妥的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天道圣人,最早领悟“天道”的高人,他老人家眼睛里不掺沙子。

明着夸,实则贬。

(三)惩戒弟子,无视外人。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

鸿钧老祖就心说了:“这三位弟子,还是通天最合我的心意,元始玩过头了,胳膊肘向外拐,真是个坑。”怎么办呢?保通天,弃元始,送太上老君一程。以后就指望大弟子老子啦!

“来来来,一人一颗殒圣丹,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情不要再提了,通天我带走,老子你该干嘛不需要我老人家多说了吧?三人谁也不许再搞内斗,否则,哼哼,就是圣人也得身死道消,灰飞烟灭。”不要怀疑鸿钧老祖的能力,他说得到,就做得到。

然后,闪人。鸿钧老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大弟子恭送鸿钧老祖,西方教二圣也站了起来,行了大礼,最后,也学乖了,也喊了声“老师”。

对接引和准提华丽的无视,才是鸿钧老祖的真实心理,一种讨厌的心理,一种最后的表态,一锤定音。鸿钧老祖玄门三圣内斗,对他和整个修真的玄门一系来说,断然不是什么好事情。西方教上赶着来捞好处,鸿钧当然对他们相当不满了。

无言,就是最大的无视。

鸿钧老祖对西方二圣接引和准提的“礼遇”,貌似平和的表象背后,是他对这样外来干预力量的反感。封神之战结束了,昊天封神成功,以天庭为中心的神仙界秩序建立了。截教彻底玩完,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阐教也大打折扣,名存实亡。鸿钧老祖对接引和准提有意见,实在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的了。好在,鸿钧留了一手,老子化胡为佛,掌控西天局面,同时跻身三清道祖的行列,完成了惊天大逆转,也算完成了他的心愿。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