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伏第一天要做什么?(老辈人传下的这些习俗别忘了)
今天就算进伏。一大早起来就感觉天儿不一样,闷,潮,就是那种黏糊糊的劲儿上来。
第一件事儿,就是琢磨着老话说的“头伏饺子”。现在天儿热,真不爱在厨房里折腾。以前,家里老人还在的时候,这是一定要做的,不吃好像这个伏天就过不去似的。现在自个儿过,有时候就想偷懒。
不过今儿早上,也不知道怎么,可能是外面那股热浪提醒我,还是觉得得意思意思。就去趟早市,趁着太阳还不毒,赶紧买点肉馅,买点茴香。我们家这边夏天爱吃茴香馅儿,觉得清爽点。
关于吃饺子这事儿
回来就开始忙活:
- 和面。这个得早点和出来,醒一会儿,面才筋道。
- 调馅。肉馅加水打匀,放葱姜末,酱油,盐,关键是那把茴香,洗净切碎拌进去,香味一下就出来。
- 擀皮儿,包饺子。这活儿挺磨时间的,一个人弄有点慢。边包边听着外面的蝉鸣,感觉夏天是真的来。
煮饺子倒是快。滚水下锅,点两次凉水,饺子白白胖胖浮起来,捞出来。就着蒜泥那么一吃,虽然热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头踏实。感觉这伏天,算是正经开始。
吃完饺子,身上那股黏腻劲儿更重。赶紧冲个温水澡。老听说伏天不能冲冷水,伤阳气。我也不懂啥大道理,反正冲个温水确实舒服点,不激着。
下午基本就没出门。开空调,但没敢开太低,就27、28度那样,主要是除湿。对着风口吹肯定不行,以前年轻不懂事吃过亏,后来落毛病,一吹就难受。现在学乖,风都往上打。
喝水也注意,尽量不喝冰镇的,就喝点常温的凉白开,或者泡点绿茶,也是温的。肠胃舒服最重要。
还听到有人说啥“游伏”,就是入伏第一天出去转转讨个好彩头。我是真没那精神头,这么热的天,在家待着就是福气,还出去“游”再说,好像还有说法是今天日子不不宜出门啥的,反正各种讲究多得很。我,就挑自己信的,或者说挑自己觉得舒服的来。不动弹,在家待着挺好。
晚上也没整啥复杂的,简单吃点面条,清淡点。也没敢吃太晚,说是“莫食中夜饭”,虽然我平时也不吃宵夜,但今天就更注意点。
一天就这么过去。就是按着一些老习惯,结合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节奏,稍微注意一下。吃饺子,避贪凉,心里也算有个交代。这伏天长着,慢慢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