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大牌|《盛会华章》之霍震霆:奥运唤起爱国情

2025-09-04 04:01:44 15阅读

编者按: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之际,新华社推出大型纪录片《盛会华章》(点此观看完整版视频),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回眸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2008年首次举办奥运会。30多年来举国奋进的体育征途,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纪录片中,许多受访嘉宾都谈到了这三大赛事对他们、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我们陆续推出纪录片嘉宾访谈,包括“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1990年北京亚组委秘书长、2000年北京奥申委秘书长万嗣铨,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2008年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中国香港奥委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霍震霆,体操奥运冠军、李宁品牌创始人李宁,原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等。希望从他们的个人记忆中,唤起大家的集体记忆。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香港霍氏家族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与中国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香港奥委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霍震霆,见证并参与了当代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整个过程。霍震霆说,中国成功举办三大体育盛会,令国际社会对中国刮目相看。体育能凝聚人心,体育唤起香港同胞的爱国情怀,体育体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体育展现国家对香港的关怀。

以下是霍震霆采访实录(采访时间为2021年11月)

问:您如何看待1990年北京亚运会?

答:我觉得一个(因为)是亚洲最大的体育盛事,如果办得好,一方面给予了我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最重要(的是)给国际社会看到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过去别人)说你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香港)几代人被殖民统治。大家的梦想是如何通过体育,加强我们国家的观念。真的,一个成功的亚运(会),改变的不只是体育方面,(还)改变了整个社会,(增强了)自己对自己国家的信心。还有,真的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了另外(不一样)的看法。

问:听到北京取得08奥运举办权的消息时,您父亲霍英东先生什么反应?

答:父亲当时不跟我们一起在申办(现场),所以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他。(获胜的消息)一宣布之后整个香港都欢呼起来,到处都有红旗飘。他参加完群众庆祝活动,回到家里,当时差不多已经半夜了,他就跳进(游泳池里)游泳。我觉得这代表他多年来的心愿吧。

我父亲讲话不多,比较严肃,但是他后来和我说,一生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过去)一个中国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都很辛苦,连船票都买不到,怎么能想到我们能办一届奥运(会)。

问:造价8亿元的“水立方”,霍家捐资2亿港元,是什么样的初心?

答:国家当时的经济实力很强了,但调过来,我觉得留(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水立方),给港澳同胞还有外面的侨胞(捐款的机会),特别给我们参与,我觉得是一个光荣。

北京冬奥会纪录片 霍震霆 1990北京亚运会_霍震霆:父子同场见证盛事是一种光荣

2021年10月2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改造工程完工,图为当晚拍摄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右侧建筑物)夜景。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您最难忘的环节是什么?

答:(我)跟运动员一起进场,享受一个历史时刻。我记得那天特别热,当时中国香港(代表团)进场的时候,全场都给我们鼓掌和欢呼,我觉得真正的回归了。之前有些担心,但看了开幕式以后,我觉得历史上再也不会有这么精彩的开幕式了。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偏爱,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好,很多外国朋友也都说:“中国太酷了!”我觉得这不仅代表最高的水平,更是给全世界(展示)中国新的精神面貌。特别对香港来说,回归之后,很多市民对此很认同,以国家为荣。

北京冬奥会纪录片 霍震霆 1990北京亚运会_霍震霆:父子同场见证盛事是一种光荣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中国香港代表团入场。 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香港带来了什么?

答:真的谢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给香港两件事,第一是火炬传递,(其中)一站就在香港。当时我看到整个香港气氛很(沸腾),红旗到处飘。同一时间,国家又给我们另外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就是分办马术(比赛),所以香港有这个很难得的机会,大家(感激)国家增强对我们的支持还有关注。当时罗格(主席曾经)很紧张,(担心)你(香港)将来办得怎么样?等他来到(香港),我就带他去看我们的(马术场地)设备。最后一站就是看我们怎样处理(照顾)马。因为(马术)是唯一一个马跟人一起的(项目),不光要照顾运动员,还要照顾马。看了我们的设施,他(罗格)很惊讶:“你们的马有私人游泳池呀。”之后他跟我讲笑话:“你不要给我安排酒店了,我住在马房就可以了。”

北京冬奥会纪录片 霍震霆 1990北京亚运会_霍震霆:父子同场见证盛事是一种光荣

图为2008年8月17日,中国香港骑手郑文杰在北京奥运会马术场地障碍个人赛资格赛第2轮及场地障碍团体赛第1轮赛事中。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问:香港市民如何看待内地奥运健儿访港这项传统?

答:我们香港有一个传统,真的不好意思,他们奥运比赛刚完,还没有回家,还没有休息,就会来访问香港,给香港市民分享他们的光荣。他们来会抽出时间跟我们运动员交流,也有表演,给香港市民分享他们的经验。每次来都很受欢迎。我们派票很快就(被)拿完了。通过体育方面,就能看到国家对我们的关怀。

问:霍启刚和郭晶晶结缘与内地奥运健儿访港有关?

答:(奥运健儿访港)之后还要去澳门,我就跟儿子(霍启刚)说你帮帮我忙,安排运动员去澳门。听说他在(香港去澳门的)船上找到一个机会(和郭晶晶)交换了电话,我觉得这是他们友谊的开始。他们两个都很喜欢体育,两个人合作不错。(2008年奥运会)很光荣给她(晶晶)颁奖,大家都叫我老爷来了。最后他们(关系)不错了,(晶晶)已经变成我们霍家一分子。

还是有很多人问我你的孙子们怎么样?希望他们会秉承我们霍家的传统,不一定(当)运动员,可能为运动(体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北京冬奥会纪录片 霍震霆 1990北京亚运会_霍震霆:父子同场见证盛事是一种光荣

2008年8月17日,中国选手郭晶晶(右)接受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颁奖。当日,郭晶晶在女子3米跳板决赛中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问:东京奥运会上,有什么场景让您印象特别深刻?

答:香港最显示“一国两制”的(领域)就是体育。如果我们(香港运动员)拿到金牌,我们就跟国家(队)一样(奏)国歌,(升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最显示一国两制的就是体育。想起(东京奥运会)的一张相片,我们(香港)的乒乓球运动员跟国家队(选手)一起(合影),这就是一个国家。最爱国的时刻就是运动员站到(领奖)台上,升旗(奏)国歌。我觉得这代表自己对国家的感情。体育就是爱国的,通过体育,(弘扬)了很多正面精神。

北京冬奥会纪录片 霍震霆 1990北京亚运会_霍震霆:父子同场见证盛事是一种光荣

2021年8月5日,中国乒乓球队成员和中国香港乒乓球队成员在颁奖仪式后一同合影。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问:您如何评价2022年北京冬奥会?

答:历史上没有一个首都既可以办冬季奥运会又可以办夏季奥运会。中国拿到(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时候,(巴赫)主席当时说:“我可以放松睡觉7年了。”它反映了(中国)的组织能力(被信任),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大家都想不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现在国家很强调全民参与。我每次回去看(水立方)都被很好地利用,很多小孩在(里面)跳水、游玩,还不错。奥运很强调改装,(水立方)变成冬季(奥运会)一个很好的比赛馆。我对这个地标性的建筑有一点感情,(它)有了另外的功能,给冬季奥运会做一点贡献吧。

问:广东、香港、澳门将联合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您对此有何期待?

答:回归之后,我们(香港)被邀请参加全运会。第一次我们运动员扛着自己的区旗,(听到)自己的国歌,影响是很大的。多年来我们体育界是最早去内地(交流)的。多年来,爱国爱港都是体育界的传统。国家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让香港(参与)合办全运会。第一,我觉得一定对体育事业有很大的帮助。香港有今天,离不开多年来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同时,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做好(接待)。特别(希望)我们内地的朋友来香港,看我们香港是多好一个地方,还有我们对他们的真感情。

点击此处观看纪录片《盛会华章》完整版

出品人:许基仁、陈凯星、白林、邹声文

制片人:周杰、薛剑英、齐慧杰

监制:江红、彭东、曹剑杰

统筹:李丽、焦旭锋、姬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