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飚:脱欧五周年,英国过得怎么样

2025-09-08 12:03:42 20阅读

今年是英国正式脱欧五周年。此前,“脱欧派”给英国民众描绘了一幅脱离欧盟后的美好前景:英国不再被“矮化”为欧盟成员,而是以大国身份在全球舞台上纵横捭阖;不再受限于欧盟单一市场,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自由贸易与金融合作;不再受来自欧盟移民的困扰,而是从全球招募人才,成为一个“软权力超级大国”。如今,“脱欧派”描述的图景实现了多少,又缺失了多少?

英国脱欧新闻报道500字_英国脱欧五周年_脱欧后英国国际政治表现

2024年9月28日,英国反脱欧人士举行游行活动,称脱欧是一个巨大错误,英国应当争取重新加入欧盟。

政治上事事参与,却无力掌控局势

脱离欧盟后,英国确实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为活跃,给人留下了“全球英国”的印象。它积极开展主场外交,于2021年6月主持七国集团(G7)峰会,同年10月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随后又在2023年11月牵头举办全球首届人工智能峰会,去年7月主办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

实施“印太倾斜”战略。2021年,英国连同美国、澳大利亚一起宣布建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俗称“奥库斯”),以向澳大利亚转移核动力潜艇技术,共同发展深海技术。随后,英国又和日本、韩国分别签署了《广岛协议》《唐宁街协议》,旨在加强英日双边防务、安全、经济与技术合作,将英韩关系升级至“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试图塑造欧洲安全。约翰逊首相成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首个访问基辅的G7领导人,并表示坚定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民事援助。工党领袖斯塔默上台执政后不久就和乌克兰签署了百年伙伴关系协议,重申英国对乌的长期支持。

高调介入中东局势。英国不仅在巴以冲突中旗帜鲜明地支持以色列,而且联合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打击,同时升级对伊朗的制裁。

英国虽然频频“出镜”,但由于国家实力不足,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总有一种积极活跃、事事参与,却难以掌控局势的无力感。它在主场外交中无法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在G7峰会上,美国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上,中国和美国起主导作用;在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中,法国塑造了议程。

英国对“印太”地区的战略倾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奥库斯的建立导致南太平洋岛国担心造成核扩散风险并破坏无核区建设,穿行于南海、台海的英国军舰非但没有改变地区军力对比,反倒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化。

英国也无法改变乌克兰危机的走向。作为援乌急先锋,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起英国便给予乌大规模的援助,可这些援助非但没有对战事转折起到决定性作用,反而透支了英国的军事实力。加之英国国内生产总值萎缩,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经济面临“崩盘”危局。加上苏格兰与北爱尔兰离心倾向不减,英国大国根基不稳,同时基于历史与现实原因,英国又被绑上美国的“战车”,如此种种因素循环作用下,本就不再拥有世界霸权的“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及当年,又仍想在乌克兰危机中充当欧洲“领头羊”的角色,不仅使其综合国力进一步衰弱,更让没有绝对实力作支撑的英国无法在危机解决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脱欧后英国国际政治表现_英国脱欧五周年_英国脱欧新闻报道500字

2025年1月16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上任后首访乌克兰,与乌总统一同向阵亡将士纪念墙献花致敬,并与乌签订“百年伙伴关系协议”。

在全球经济中表现不俗,但仍低于预期

脱欧后的英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同样表现活跃,受到广泛关注。在贸易领域,英国缔结了一系列自贸协定。就双边自贸协定而言,英国和英联邦内的两个主要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于2021年、2022年签订了自贸协定,同亚太贸易大国日本签订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同新加坡、乌克兰签订了数字领域的自贸协定。在多边贸易机制方面,去年英国成功加入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为首个加入的欧洲国家。

在金融领域,英国在全球的中心地位似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脱欧后伦敦仍常年保持第二,领先于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主要竞争对手,并未受到脱欧的严重冲击。

不过,英国和全球贸易最重要的两个行为体都未签订自贸协定。对美国,英国最初希望借助英美特殊关系达成自贸协定。然而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政府,都在自贸协定谈判上立场强硬,拒绝在农产品、医疗产品等领域让步,导致双方迟迟无法达成协定。对中国,英国先是在2018年中英经贸联委会后逐渐丧失了谈判热情,随后干脆彻底放弃同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打算,专注于在特定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此外,印度曾被英国寄予厚望,但是双方因移民问题未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