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游要来了?国内首个多功能亚轨道载人预先研究项目立项批复

2025-09-21 03:06:26 8阅读

目前国际公认地球大气层与太空的边界是100公里,俗称为卡门线,穿过了卡门线,就意味着进入了太空。

所谓亚轨道旅游,就是由亚轨道飞行器把乘客送到约100公里高度的太空边缘后,在数分钟内,乘客既可以体验到地面上难以模拟的失重感,享受失重带来的别样乐趣,又可以从高空俯瞰地球长达数千公里的弧线表面,欣赏舷窗外的壮丽景色。

国际市场,维珍银河、蓝色起源已实现亚轨道旅游试飞,SpaceX甚至将游客送至国际空间站。这些实践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培育了初期市场。

国内市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天领域后,我国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公司不断涌现;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产业协同加速布局。

有公司预测,全球太空旅游市场规模2030年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占比有望超30%。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公司布局太空旅游市场。

9月9日,中科宇航公司发布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这是我国首型面向太空旅游的完全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具备30次以上重复飞行能力。预计2028年提供太空旅游服务,飞行器最多可一次搭载7名乘客,它将飞跃冯卡门线,让乘客感受约4分钟的失重体验。

北京紫微宇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27年或2028年进行入轨级载人飞行试验,今年将陆续开展相关实验,计划在陆续进行20次以上无人飞行验证后再进行载人飞行,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可靠。

去年双十一前夜,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在淘宝直播间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预售了两张2027年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这是我国首次公开销售商业太空载人旅行船票。

亚轨道旅游卡门线_太空旅游市场发展前景_中国有望2028年前突破太空旅游技术

可以预见的是,太空旅游不会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每一次发动机试车、每一次系统验证,都是向星辰大海迈出的坚实一步。中国商业航天正从“造火箭”走向“卖体验”,太空旅游将不再只是梦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