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以为的“好习惯”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你知道吗?在全球,每3秒就有一个老人被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这种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发布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预计有1.52亿人患有痴呆症,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致死率已经从1990年的第19位上升到了2019年的第六位。
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1日)
本期《健康中国》为你支招
带您一起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这些你以为的“好习惯”
却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01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可能占病例数的60-70%。该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风险也在增加。
02
阿尔茨海默病5大早期征兆
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所有人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忘事程度,要比其他的同龄人严重。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邢岩介绍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几大早期症状:
记忆力衰退
记忆力衰退,变得非常健忘,尤其是刚刚发生的事很快就忘,这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语言表达出现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经常会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
判断力受损
阿尔茨海默病会让人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如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或者吃已经不再新鲜的食物。
性格发生改变
之前热心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情绪变得淡漠、麻木。突然变得糊涂、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
兴趣丧失
以往热爱跳广场舞,现在不出去跳舞了,整天在电视机前呆坐或者昏昏欲睡,做什么也提不起劲。
专家提醒,过了40岁,就要开始有意识地预防,并时刻关注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如发现有显著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应尽早检查,尽早干预。
03
专家:阿尔茨海默病与这些因素有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唐毅在接受《健康中国》专访时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与年龄、性别、家族史和携带致病基因和风险基因有关。
除此之外,这些因素也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一是与血管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二是生活行为方式,吸烟、大量饮酒、缺乏锻炼、长期久坐、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更容易患病。三是社会心理因素,如抑郁情绪、心理负担较重、压力大等。改变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慢性病,或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
04
这些你以为的“好习惯”
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生活中这些我们以为的“好习惯”,反而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
1.长期素食
在饮食上,很多人将清淡饮食等同于长期吃素,甚至油和盐都不沾。但长期纯素食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特别是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维生素B12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红细胞脆弱,损害神经细胞,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2.太爱干净
有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过于洁净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退化,进而诱发认知能力障碍。因此,生活中不必过分追求无菌环境,适度的微生物接触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
3.睡眠时间过长
好好睡觉有益大脑健康,但睡多睡少都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郑华光介绍说,睡眠过短或过长都会对脑的认知有所损害。理想的睡眠时间是7到8小时,如果无法保证,增加一些短的深睡眠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10分钟的深睡眠就能对认知和体力恢复产生积极影响。
4.太爱安静
健康的老年生活,需要动静结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2024)》指出,社会网络越广、社会参与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认知能力越不容易衰退,回避社交活动的老年人的认知更容易损害,社交活动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预测认知损害。因此,建议长辈们在享受清静之余,也要常和老朋友聊聊天、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等。
5.不爱动脑
互联网、手机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但也在无形中促使我们逐渐形成了“思维上的依赖”——遇到问题,首先想到上网搜索、等待智能解答,而主动深入思考的机会却日益减少。但是长期缺乏动脑,不仅可能加速大脑功能的老化,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不妨有意为自己创造一些“烧脑”时刻:例如尝试心算一小笔日常开支、阅读一篇引人深思的长文、就某个有趣的话题与他人展开讨论,或是主动学习一项新技能……这些都能有效帮助大脑保持活跃与敏锐,降低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
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
能完全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为8-10年
如发现身边长辈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应尽早就诊、规范治疗
以免耽误病情
错过最佳诊疗时间
三个动作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快转给身边的长辈,一起动起来
远离“记忆的橡皮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