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越来越差?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在作怪,警惕“记忆中的橡皮擦”!早期识别是关键

2025-09-21 16:03:23 7阅读

半岛网9月20日讯(记者 齐娟 张家瑞)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病因迄今未明。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会产生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例。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聚焦早期筛查和干预。为此,记者采访了青大附院神经内科病区主任迟松教授。

一人患病,全家失衡

发病率越来越高,早防早治是关键

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_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治疗_10个症状可能是阿尔茨海默前兆

迟松教授团队在查房。

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症多年的专家,迟松每月痴呆患者的出诊量在100人到200人之间,多年来,她不仅是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访问学者,也是成千上万患者信任的治疗老年痴呆的医生。

迟松介绍,老年痴呆症(也称之为“阿尔茨海默症”)是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群中影响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成为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将成倍数的增加。

对于这种疾病,早期发现和预防尤其重要。如何发现患者有没有阿尔茨海默症呢?首先要观察老人是否有记忆力下降的现象。“这种记忆力的下降往往是以前的事情能够记住,最近发生的事情却容易忘记。”此外,迟松提到理解能力的下降也是疾病发生的显著特点,最终患者的性格也会出现相应变化,比如变得倔强、暴躁等。

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_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治疗_10个症状可能是阿尔茨海默前兆

迟松教授临床深耕多年,一直从事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

患者到了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哪些人群要尽早去筛查是否患病呢?迟松介绍,她建议以下人群尽可能早去医院筛查是否患病,第一种是有家族史但没有症状的患者,或者携带apoe4基因的患者;第二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容易忘,尤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容易忘了;第三种则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人群,此类人群性格多变,容易暴躁,有点固执,前后对比变化明显,这其实也是痴呆的一个早期的表现。

患者到医院之后首先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并做一系列的量表,抽血化验,同时预约海马的磁共振;如果第一步筛查病人疑似阿尔茨海默病,接下来会对病人做进一步的确诊;通过淀粉样蛋白(Aβ)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提供大脑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到大脑斑块堆积的程度,或者和脑脊液(CSF)检测,医生将通过腰椎穿刺提取大脑和脊髓周围的液体样本来检查Aβ的呈现水平,如果说Aβ减少,再加上其他的临床症状,基本上就可以确诊,同时也会做 APOE 基因型检测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风险以及预后评估副作用风险。另外,血液检查也可以排除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继发的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阿尔茨海默症”危害多

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式

目前在临床上,尚未有能够治愈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或疗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迟松介绍,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和控制精神症状。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记忆和思维能力,单卡类药物可以从源头上清除淀粉样蛋白,而抗抑郁焦虑药和抗精神病药则可用于控制焦虑、抑郁神经等精神症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其实很多,从最早的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等,到最新的仑卡奈单抗,在这中间药物陆续有研发也有失败,现在很多患者已经在接受药物治疗,只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程度、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药物。”迟松介绍,前两年医保已经把阿尔茨海默病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也说明了政府对此非常重视。

“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训练、身体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锻炼记忆和思维能力;身体锻炼则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提高心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迟松还提醒道,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社交活动。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积极参与脑力活动和社交互动。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来说,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建立支持系统、定期监测病情以及调整心态等方式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专家简介:

10个症状可能是阿尔茨海默前兆_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_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治疗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病区主任(神经功能检查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障碍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组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身心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学学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

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多年,曾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首位)、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3位),首位和通信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在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擅长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筛查与精准诊断,精通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 受体拮抗剂等传统药物的个体化应用。临床实践中,迟松教授始终以 “早防早治” 为核心,依托自身在神经功能检查领域的管理经验与专业积累,完善了阿尔茨海默症 “筛查、诊断、治疗、随访” 全流程管理体系,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定制化筛查方案,将量表评估、海马磁共振、血液指标检测等环节高效整合,大幅提升早期病例识别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