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烟花秀”被指抄袭猛犸象且破坏性更强,此前其海外致歉信被指“甩锅”中国团队
近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燃放艺术烟花引发争议。
9月21日,据热度新闻报道,有网友质疑,该创意抄袭自2015年户外品牌猛犸象MAMMUT为致敬150年前人类首攀马特洪峰而在阿尔卑斯山脊使用无污染头灯点亮的“灯光火龙”。
2015年7月14日,是人类首次攀登阿尔卑斯山脉中的马特洪峰150周年纪念日。1865年7月14日,爱德华·温珀、查尔斯·赫德森、弗朗西斯·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哈多、米歇尔·克罗和彼得·陶格瓦尔德斯父子从采尔马特登山,成为首支成功登顶马特洪峰的登山队。
不幸的是,下山的时候米歇尔·克罗、道格拉斯·哈多、查尔斯·赫德森和弗朗西斯·道格拉斯四人发生意外,坠入冰川身亡。事后,除道格拉斯的尸首不能寻回外,其余三人都葬在了采尔马特。
为了纪念人类这一伟大的史诗级征服,瑞士户外品牌MAMMUT猛犸象携手采尔马特市政当局,举行了“灯光下的霍里格雅特”纪念活动,派出多名登山家组成登山队与策马特的高山向导们一道,沿着阿尔卑斯山山脊,摆放了数十个头灯,组成一条明亮的火红光链,宛如一条红色巨龙,来表达他们对爱德华·温珀带领攀登队实现首攀的敬意。
有微博网友对比此次“升龙”烟花与“灯光火龙”,质疑前者创意重叠且破坏性更强。
始祖鸟海外团队致歉信
21日早些时候,据现代快报报道,始祖鸟在国内社媒与海外社媒同步发布致歉信。不过二者内容有所不同:海外版称对青藏高原烟花表演深感遗憾,此行为与品牌环保价值观及期望不符,郑重致歉。同时,还提到“正与相关艺术家和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避免类似情况”。
部分网友质疑,始祖鸟致歉“不够诚恳”“内外有别”“态度敷衍”,与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有“甩锅”嫌疑,目前其暂无进一步说明。
9月21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致电始祖鸟国内客服,对方表示并不了解两版致歉信版本差异的具体事宜。
>>>此前报道:
这场艺术烟花名为《升龙》,现场视频显示,9月19日傍晚,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开始燃放艺术烟花。点火后,三幕彩色烟花沿着山脊依次燃放。
公开资料显示,这里位于江孜县东部,在高原燃放烟花的行为引发了环保争议。
尽管主办方在燃放之前声称,烟花全部使用生物可降解环保烟花材料;燃放前转移牧民牲畜,用盐砖引导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后将清理残留物,翻土修复植被,不会留下生态隐患,但大量网友仍质疑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进行爆破非常荒唐。
有网友表示,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进行爆破违背生态保护原则,认为环保材料并非零污染,高原生态恢复周期长,烟雾和噪音污染影响大,且未充分尊重当地敬山神的传统文化。
主办方: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主办方解释,该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本次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间焰火,避免了对环境和公众的额外干扰。在生态保护层面,项目团队制订了“预防一监测一恢复”的全链条方案: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当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目前生态未受破坏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乡、村、县三级政府同意即可。政府此前开过多次会议,研究选址,评估调查周围有哪些野生动物等,最终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周围无人居住。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
蔡国强、始祖鸟先后致歉,官方已赴现场核查
9月21日,蔡国强发布关于《升龙》艺术项目的说明:“我们确实存在很多考虑不周之处,我深表歉意。接下来,我们将主动配合第三方机构及相关部门,就此事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并将以实际行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具体工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接受政府邀请的独立机构进行深入检测,如确有环境影响,我们愿意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并将以实际行动支持江孜县的生态和文旅,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始祖鸟品牌也发文致歉,称将邀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开展严谨而透明的评估工作,并将依据评估结果与社会各界的反馈,展开及时有效的补救行动。
同日,官方平台“云端珠峰”发布情况通报: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