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波外交动作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2025-09-22 23:06:08 7阅读

上述15国都是传统西方国家,以往,顾及二战反犹“原罪”或担心得罪美国,其往往不愿在巴以问题上“说重话”。但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当局日趋强硬的做法激起公愤,并导致上述国家政府在本国社会和政坛倍受压力,迫使其在推动“两国方案”方面较之前积极。

最初考虑到美国颜面和“原罪”问题,它们尚加上要求“立即停火,哈马斯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哈马斯必须排斥在加沙治理之外”等先决条件。但9月9日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境内哈马斯目标(包括停火谈判使团),不仅激起众怒,也让停火谈判事实上变得无意义。

之后,以色列扩大了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以方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定居点,毫不掩饰其“事实上终结两国方案”意图的做法提速,这一切都促使前述15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进程提速、“先决条件”取消。

尽管英、澳、加三国在承认声明中仍呼吁停火和谴责哈马斯及恐怖主义,但已不再将之列为承认的先决条件。

第80届联大召开在即,有消息称,在前述15国中最积极的法国最早将在9月22日承认巴勒斯坦国,比利时、葡萄牙、卢森堡、新西兰等也可能同一天步其后尘。而西班牙、挪威、爱尔兰等早在去年即已承认了巴勒斯坦国。

显示“我们在做” 掩饰“并没做甚”

承认巴勒斯坦国传递了什么信号?

如前所述,西方国家纷纷承认巴勒斯坦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赋予巴勒斯坦人更高的外交地位和缔结条约的潜力。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加沙地带的现实——在近两年的战争之后,该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也没有改变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现实——巴勒斯坦人正承受着来自以色列越来越大的压力。

许多分析家均指出,美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在国际越来越孤立,促使西方国家不得不在“台面上”拉开与美以间的立场距离,以显示“我们和美以不同”及“我们在有所作为且我们多少有些办法”,以应付国内日趋高涨的、对本国执政者在巴以问题上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不满情绪。

斯塔默的想法具有代表性。他在7月曾表示,除非以色列政府“采取实质性措施结束加沙地带的恶劣局势”,否则英国必须显示自己“面对中东地区日益严重的恐怖局势,我们正在采取行动,以保持和平与两国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一个安全可靠的以色列和一个可行的巴勒斯坦国——目前我们两者都没有”。

因国内反以情绪比英国高得多,从而在语言上走得更远的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20日甚至直接在以色列电视台12频道表示,各国“必须承认巴勒斯坦人民建立国家的合法权利”,并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城发动的新地面攻势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和“一个巨大的错误”。

许多分析家相信,尽管这些措施不能有效遏制以色列在当地的一系列做法,但足以进一步加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外交孤立。与此同时,西方其他国家也希望这种姿态有助于向美国施压,促使其不至于更加露骨地“护短”以色列。

今年8月,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和平谈判代表巴尔-雅科夫指出,承认巴勒斯坦“不会立即改变任何事情,但它会让巴勒斯坦人在谈判中拥有更大的利益,因为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不同于一个国家与一个未被承认的国家(或)一个仅仅是实体的国家之间的谈判”。

然而批评者指责此举宛如隔靴搔痒,甚至有“掩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想付诸行动却又想回避指责的真实意图”。

他们指出,巴勒斯坦国和“两国方案”从不缺“外交承认”,此次英、澳、加等国承认前,联合国195个正式成员国中就有多达147个承认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国还早被接纳为拥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的正式观察员,它还以国家身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一系列联合国专门机构——但所有这一切在以色列面前形同虚设。

批评者担心承认巴勒斯坦国为时过晚

部分居住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对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反应谨慎。

一位当地图书管理员表示,这些国家“承认的巴勒斯坦国边界在哪里?有人知道吗?有人说过吗?这只是为了安抚我们……到头来,美国无论如何都会否决一切”。

曾在奥斯陆和平谈判中代表巴解组织出席的布图怀疑此举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方式”。

位于被占领土拉马拉的巴勒斯坦公共外交研究所宣传主任拉泽克,在8月份为巴勒斯坦智库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西方国家采取象征性的姿态,而巴勒斯坦人既没有得到正义,也没有建立国家,现实生活与国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些当地观察家指出,就在舆论纷纷聚焦西方国家对巴勒斯坦国承认的同时,以色列政府最近批准的、将邻近的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向耶路撒冷方向扩建的“E1”方案已加速落地,这个方案将一次性鲸吞12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土地,并切断东耶路撒冷与西岸的联系,进一步分裂巴勒斯坦社区,使得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毗邻国家变得不可能。

许多批评者担心“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仅缺乏实际意义,而且为时过晚”,因为等不到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法定存在,“古迦南地”这块“流淌着蜜的土地”就已经没有可以安置这个“国家”的方寸之地了。

“承认不是一项政策,而是一个开端”

一些分析家表示,尽管象征和避重就轻的因素客观存在,但如果以色列的行动继续像现在这样激进,那么西方各国政府、执政党及广大公众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采取更多行动。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日前提交的一份建议报告提出,应鼓励欧盟成员国提高对部分以色列商品关税,并对以色列高级政客和部分激进定居者实施个人制裁,部分国家和科学界人士正在呼吁欧盟停止对以色列科学项目的资助。

有分析人士认为,三年来唯一积极的变化,是“即使在三年前,承认巴勒斯坦可能就意味着一切,但如今由于公众和政治舆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要么承认巴勒斯坦,要么采取其他行动”。

许多支持“至少显示有意作为和有所作为”者相信,尽管看似前途渺茫,但“付诸行动就有希望”,他们举出昔日南非的例子。

当年,南非白人当局在推行种族隔离计划时显得更顽固、更强大,南非黑人看似建国无望,甚至被赶到支离破碎的几个“班图组鲁”苟延残喘,但当国际社会真正显示出施加压力的行动力和决心后,原本宛如隔靴搔痒的谴责、制裁和施压就体现出力量,并最终迫使白人当局“为求生存不得不作出非常基于现实的决定”。

总之,哪怕虚伪,哪怕干打雷不下雨,做总比不做好。

正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东政治经济学者伊克泰特所言,“承认不是一项政策,而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工作要从第二天开始”。

值班编辑 古丽 实习生 王雷佳汶

“举报污染被打获赔后被判刑”父子:恢复无罪,考虑申请国家赔偿多名车主起诉特斯拉欺诈获立案,要求“退一赔三”潘展乐等,记大功!最近微信改版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新京报”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