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日入过千?警惕套路培训

2025-09-30 14:05:07 6阅读

“28岁不上班裸辞摆摊,卖章鱼小丸子一年攒了20万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摆摊”,出现大量博主的试水分享。记者走访了解到,摆摊日入过千并不容易,需要警惕套路培训“割韭菜”。

收入比拧螺丝强

“50元3件,爹爹婆婆过来看一下!”在武汉汉阳某小区旁的菜市场,徐彪站在摊位边的塑料凳上,大声吆喝。

每天出摊前,徐彪的面包车里都会准备1500件衣服、12套简易铁架和竹席。把铁架支开,铺上竹席,再盖上红布,两个加起来15米长、2米宽的摊子就架好了。再把前一晚叠好的衣服依次摆上,准备过程约1个小时。有时候还没摆完,生意就来了。

摆摊日入过千经验分享_摆摊创业失败案例分析_这个“地摊” 不卖东西只救命

徐彪在支起小摊。

他卖棉T恤、卫裤,50元3件,有时遇到竞争,也甩卖,最低10元一件。每天5时到11时做早市生意,中午随机找下一场的位置,再从17时摆到23时。

徐彪给记者展示了一下手机微信收款页面,前一天下雨,生意很差,只卖了100多元,4月3日的营业额不错,有2428元,本月流水累计3万多元。除去成本,这个月利润预计有1万多元。

从2024年11月全职摆摊到现在,徐彪基本能保持每月1万到2万元的利润。生意最好的一天,他一天卖出过6000元。如果想达到月入2万元以上,会很辛苦。“凌晨3点就要起来准备,有时候晚上就睡车里,每天睡不到5小时。”

徐彪生于1991年,中专学历,17岁就出来打工了,曾经做过销售,也创过业,后来买了房结了婚,发现摆摊能实现稳定现金流,只要勤快,收入比以前在工厂拧螺丝强。

最初的半个月,他武汉三镇都跑过,到处换地方,只赚了几百块,后来摸索出规律,他不去竞争激烈的夜市,专门挑老太太多的菜市场。

确立了人群后,就是选品,他找到比批发市场还便宜的工厂供货渠道,春夏卖全棉的短袖裤子,冬天卖过50元一件的棉服羽绒服。“加绒加厚的裤子别人不管哪里都卖大几十,我卖25,你说别人不买吗?”他观察,这两年,出来摆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竞争也变强了。

生于1999年的陆雨大学毕业后,兼职摆摊卖仓鼠一年多了。他在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担任抗体检测实验员,周末出摊。

他专门跑市集。市集是由专人组织、统一管理的集中摆摊场所,一般开设在商场、公园、步行街周边,主要售卖文创产品、萌宠、手作、古着等,近两年较受年轻人欢迎。

市集摊主需向主办方缴纳一定场地费用,陆雨一天交过60元到200元,对他来说,好处是客流集中,年轻人多。他每天摆摊10到12小时,几个周末下来,每月到手的利润1000元到4000元。“我本身就喜欢小动物,从事相关工作还是很开心的,还能增加一份收入。”

比上班累,不如上班

在某电力公司上班的刘竞佳去年开始业余摆摊,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付费上班”系列,并算账:摆摊第一个月,就亏损了近万元。

刘竞佳摆摊是为支持老婆的梦想。他解释,老婆爱好珍珠,平时会设计一些手作在网上卖,摆摊被他们当成饰品创业的第一站。

摆摊日入过千经验分享_这个“地摊” 不卖东西只救命_摆摊创业失败案例分析

刘竞佳在商场外市集摆摊。

去年8月,两人与武汉天地市集主办方签订了一个月合同。高温下,“我们这些在户外的摊主犹如蒸笼里的汤包,身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天晚上10点收摊时身上都是嗖嗖的味道。”然而一个月后算账,卖珍珠只赚了1000多元,摊位费3500元,停车费、油费、吃饭2600元,进货成本3300元,总计支出9000多元,还不算人力成本。

刘竞佳复盘,首要原因是没有做好前期调研,40家摊位,有28家都在卖饰品,同质化严重;其次也没有估算成本,他和老婆一口气进了20万元的货,一直到今天,才卖出7万多元。

刘竞佳告诉记者,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进一些义乌小商品,然后价格翻倍卖,“今天互联网的信息差已经被抹平了,这种没有门槛的或纯跟风的商品,一般干不了几天就垮了。”

他举例,曾在他摊位对面卖手串的一对大学生,一个月仅卖出2000元,还不够支付摊位费,“每天都在诉苦,到月底几天人就没来了。”

刘竞佳观察,摆摊干得比较好的,一般是30来岁的女生,她们行事干练,对价格敏感,不管卖什么,都能找到比线上便宜的货源,对于市场需求把握精准、选品眼光独到,同时很能吃苦,“很多摆摊的人是因为不想上班,但你要是这种心态的话,就很难赚到钱。”

刘竞佳目前仍坚持和老婆在节假日出摊,至今仍未回本,但积累了100多位线上客户,有10多人进行了复购,他们将摆摊当作是线下的“获客渠道”。他总结,一般情况下,摆摊主要目的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可以养活自己,但如果想挣很多钱的话不现实,你会比上班更累,不如找个班上。”

每天都能日入过千不现实

“负债30万算什么,我摆摊两个月就能还清……”记者发现,一些博主持续发布视频,营业额令人心动,但仔细翻阅往往会发现矛盾处。比如,前日视频标题为:28岁女生不上班,日入2000元的一天有多爽。次日又为:95后女生下班后,副业摆摊收入超过主业的一天。再往下翻,就会发现:“为什么你摆摊没有生意,因为你舍不得花钱,也舍不得投资……”的内容,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询问教学课程。

记者私信联系上该博主,对方发来“398元线上教学”的课程海报,内容为章鱼小丸子独家秘方一份、教学视频及相关工具配料的购买链接。记者询问是否有线下课程时,该博主回应,线下小丸子教学收费1200元,烤肠教学收费699元,“包教包会,有的来一天就学会了。”记者问及该配方与市面上有何不同时,博主表示,摆摊做小吃就是要味道好,自己的配方是4年前去山东花了2000元学的,“现在估计不止2000元了”。

见记者犹豫,她又发来朋友圈截图,称一位不认字的50岁阿姨,学完后第一天出摊2小时就卖了400多元。“我教过的学员,已经有几千人了。”

这个“地摊” 不卖东西只救命_摆摊日入过千经验分享_摆摊创业失败案例分析

社交媒体上的摆摊营销视频页面。

对此,组织了“武汉摆摊避坑”社群的陈文分析:卖小吃一天卖出4位数并不容易,尤其是碰到下雨天,摆摊收益波动大,“每天都日入过千不现实”。

“有种‘摆摊杀猪盘’,专门针对外地人,因为外地人往往不知道你的生意到底好不好。”陈文说,找一位“颜值较高”的演员扮演摊主,再找一个专业团队拍摄短视频并高频次发布,吸引人来询问后,通过“学徒费”“加盟费”等名目收费,价格动辄2688元、3688元……用户交完钱,培训完,才发现该品类并没有视频里宣传的好卖,画面中排队者都是雇来的群演。

2023年,陈文尝试过摆摊,亏了三四千后,又承租过市集,发现很多摊主有过踩坑经历,遂组织了约1500人的“武汉摆摊避坑”社群。他发现:近两年来,摆摊的年轻人、大学生越来越多,30岁以下人群占到八成。据他估算,90%的摊主月收入都不超过3000元。

摆摊日入过千经验分享_这个“地摊” 不卖东西只救命_摆摊创业失败案例分析

陈文在摆摊。

见过不少人半途而废,亏掉大几百到几千元,陈文建议:新手不要轻易签订1个月以上的摆摊合同,方便及时调整位置和货品方向。摆摊前最好找一线的老摊主多交流,学习经验,不要一次性购买太新和太贵的设备;最后,摆摊想赚钱并不轻松。

“当然,也有月入过万甚至大几万的老手,但是选品、线上运营、工作时长、售后服务都得跟上。对于少数想要逃避社会,毕业不想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摆摊的不确定性会让你更焦虑,建议选择上班,更有保障。”陈文说。

(长江日报记者占思柳)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