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现代文知识点提纲整理

2025-10-02 10:07:42 4阅读

(3)主体:消息的 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和结语: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 可以暗含在主体中,没有明显标志。

3.新闻的特征:

用事实说话(基本特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4.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 记叙为主,可 适当议论。

主题:

《消息两则》所报道的 大军渡江和 渡江战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路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 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诺贝尔奖介绍:

诺贝尔奖,是以 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 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页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飞天”凌空》

文体知识:

1.新闻特写的定义: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 特写的手法,以 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 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 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两者的共同点所在。

不同点: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不要求报道新闻的全过程,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主题: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全文只有五百多字,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冠军时的完美的表现,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表现出了 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奋斗的精神。

《一着惊海天》

文体知识:

1.通讯的定义:

通讯,是运用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 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 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2.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

3.通讯和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 新闻体裁,都有 真实性和 时效性要求。

不同点:

(1)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 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 全面深入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

(2)从表达上看,消息 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但可以灵活运用 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 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3)从时效性看, 消息要求更高(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

4.通讯与新闻特写的异同:

相同点: 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 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问,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主题:

这篇通讯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 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

魯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 周树人,字 豫才,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这篇课文是 回忆性散文。

主题:

本文记叙了作者 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 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 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表现了作者 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 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写作特点:

(1) 明线和 暗线同进的叙述方法。(明线: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暗线:作者的 爱国之情为情感线索)

(2) 紧扣中心,选材典型。

(3)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事。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王阶,四川仪陇人,(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 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主题:

文章回忆了 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 母亲勒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 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 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写作特点:

1.以 时间为经线,以 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精心选材,凸显中心: 记叙,议论,抒情综合使用。

3.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发。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简介:

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 《最初的经历》《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二位大师(罗曼•罗兰》等。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作品主题:

这篇人物小传运用大量的 比喻和夸张(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为托尔斯泰绘了幅“肖像町”,小仅展现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 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写作特色:

1.运用先抑后扬的手;2.大量运用比喻和夸;3.语言典惟优美,文气酬畅。

《美丽的颜色》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主题:本文以 极端的艰苦与"“ 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叙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镏元素的工作情景及研究过程中的繁重劳动和恶劣条件,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妇 对科学的热爱和由这种热爱而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赞美了 居里夫妇的坚韧、乐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写作特点:

1. 生动细致的描写。例如,对简陋的棚屋的描写,点明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再如,对人物的语言、(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深入细致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伟大品格。

2. 恰当、得体的引用。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直观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背影》

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 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 《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品有 《荷塘月色》《春》《背影》《绿》等。

主题:

这篇散文 追忆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 慈父形象,表现了 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也抒发了 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写作特点:

(1)用截取法选材构思;(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3)语言朴实,充满深挚的感情。

14.白杨礼赞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 沈德鸿,字 雁冰,浙江桐乡入。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子夜》短篇小说 《存蚕》《林家铺子》等。

主题:

本文用 象征的手法,抓住 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 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 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写作特点:

(1)手法上,运用象征,托物言志;(2)结构上,主线分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结构精巧;(3)语言准确、优美,富有感情,

15.散文二篇

文学常识:

严文井,原名 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汉人。主要著作有 《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 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 《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主题思想:

《永久的生命》揭示出 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叙写了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自己一生的纯洁而无比强烈的人生追求,表达了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激励我们有所追求,奋发向上。

写作特点:

《永久的生命》: 1.条理清晰,层层深入;2.欲扬先抑,凸显主旨。

《我为什么而活着》: 1.总一分一总的结构;2.凝练的语言,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16.昆明的雨(汪曾祺)

主题:

文章描写了 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 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 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

写作特色:

1.本文并未用大量的笔墨直接写 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 景、物、事是一幕幕展现开来。

2.贯穿本文的感情线索是 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想念。

17.中国石拱桥

作者简介:

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被誉为" 中国桥梁之父"。

主题:

这是一篇 事物说明文(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一数学无语英语),课文介绍了 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赞扬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写作特点:

(1)运用了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別、引用、摹状貌(第六节,描写卢沟桥上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几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行文灵活;

(2) 选材具有代表性。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选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桥一一 赵州桥、卢沟桥,令人信服;

(3) 说明顺序恰当,层次分明。本文整体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 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时,则以 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18.苏州园林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 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倪焕之》,童话集 《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主题:

这篇说明文是叶圣陶为 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义。本义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 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