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和任鲁豫等4位同行主持秋晚的镜头曝光,满满央视主播范儿
谢娜负责的环节颇多。她与鲁健、任鲁豫五人并肩主持主舞台;又在外景环节独挑大梁,引导观众走进德阳东电老厂的涡轮机车间。她连说三个“哇”,现场真情流露,和往日快本里那个“闹腾娜”判若两人。问起状态,她只回一句:“到家了,安心。”
幕后团队里还有一群“隐身”高手。灯光总设计王畅为了让光束不抢月球装置的戏,只用单色温暖白,35 台遥控灯一字排开,模拟月晕。同一时刻,视觉导演冯晨却在后台疯狂调参数:月亮内核是 3000 块 LED 模组拼成,需要精准到 0。1 秒与音乐对齐,否则升降时观众会看到“月亮抽搐”。
直播技术今年还有新工具——“云端漫游机”。它把 5G 信号与虚拟渲染引擎塞进一台重量不到 5 公斤的小背包,记者背着它爬上德阳黄河桥塔顶,全程零卡顿,刚好拍到圆月越过岷江的镜头。导演组现场握拳,口号一句话:“收工,月亮到位!”
观众最关心的还是阵容。
目前已确认的歌手:周深、谭维维、单依纯,高音、民谣、电音全覆盖;舞蹈则有梅兰芳大弟子吴欢带来的新编《贵妃醉酒》与机器人方阵共舞。节目组解释,用机器人并不是为了噱头,而是为了呼应德阳重装制造的基因,“钢与柔,可以并存”。
说到川味,小吃环节当然不会缺席。二号演播空间摆了一条“午夜老茶馆”,邛崃竹椅、盖碗茶、豆油粑、钟水饺排开。彩排休息时,主持人自掏腰包买小吃,不少工作人员被拍到躲在幕布后忙里偷闲。网友调侃:今年秋晚最大赢家是德阳小吃摊。
谢娜这次“回乡”责任不轻。一方面,她代表川籍艺人;另一方面,她也被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压力测试”。距离《快乐大本营》停播已三年,她主持节目数量骤降。能否借中央级别舞台再次证明自己,是外界关注焦点。
工作人员透露,谢娜每天凌晨两点离场,还自带笔记本研究四川典故。为了准确念出《蜀道难》里的“蚕丛及鱼凫”,她把发音分解成三段,在休息室对着墙默背。李斯丹妮则教她用电音语气说“巴适得板”,两人笑成一团。
与主持人并行的还有“大河五州共赏月”跨国连线。制片陈珂解释,技术采用双向低延时编码,巴西圣保罗、荷兰鹿特丹、埃及卢克索三地各有华人乐团同步合奏《但愿人长久》。信号往返延迟不足 160 毫秒,观众几乎感受不到时差。
播出时间定在 10 月 2 日 20:00 至 22:30,全国同步,上星、IPTV、移动端三网开花。
当晚德阳最高气温 16 摄氏度。把舞台设在半露天厂房,气流复杂。音响师张商量加装 80 平米吸声棉阻断回声,话筒前再套一层防风海绵。经过三次全要素彩排,啸叫问题降到可忽略。
舞台最后收尾的烟花秀共 1800 枚,要在 90 秒内分三层炸出蜀锦花纹。设计者是 32 岁的本地“烟火匠”周意,他自豪地说:“这是我见过最难的图案,把绣球纹塞进烟花,外环还要保持对称,差一点就散了。”
观众看完能留下什么?导演组给出的答案是“记住四川的底色”。从三星堆到 F 类燃气轮机,从茶馆到霓裳羽衣,这场晚会试图打通古蜀文明、工业崛起与当代国潮,把“遥遥领先”的技术说成“遥遥敬畏”的文化。
尾声回到谢娜。彩排结束,她拍下场地空景,一句配文:“这轮月亮,从德阳升到你心里。”没有煽情,却直抵人心。下一次抬头看月,或许你会想起,那是钢铁浇灌的光,也是家乡味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