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飞机勇闯台风眼 勇气推动科学进步
香港飞机勇闯台风眼 勇气推动科学进步!今天上午,当珠三角地区各个机场纷纷启动抗台风预案时,一架小飞机从香港国际机场起飞,直面超强台风“桦加沙”。这架注册号为 B-LVB 的庞巴迪挑战者 605 隶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这次飞行并非冒险,而是为了救命。
根据实时飞行器飞行状况数据,这架飞机当天已执飞两次,第二次飞行于下午14:31成功返程降落,其间多次冲进“桦加沙”的核心区域进行台风气象探测。台风和飓风是地球上能量最大的天气现象之一,也是现代气象研究中的盲点。由于这些热带气旋诞生并成长于大洋,而人类大部分气象站都建在陆地上,因此相关数据相当缺乏。气象卫星的数据要么更新不及时,要么精度不够高。因此,把气象仪器装上飞机勇闯风眼成了气象学家研究台风的最直接方式。
这一切始于一个莽撞的不服气。1943年7月27日,墨西哥湾中生成的一个飓风即将登陆休斯顿。当时,美国陆军飞行队的一名训练大队负责人约瑟夫·达克沃斯上校听到英国飞行员质疑美国飞机不够结实,决定亲自驾驶AT-6德克萨斯人教练机穿越飓风眼。他与领航员安全返回后,基地的气象主管琼斯波迪克也参与了这次飞行。作为气象学家,琼斯波迪克深知亲自穿越风眼的科学意义。后来达克沃斯被誉为“仪表飞行之父”。
这一壮举立即得到了气象研究界的热烈响应。不到一年后,美军第53气象侦查飞行中队成立,绰号“飓风猎人”。他们在西太平洋追逐多场台风,也为台风的气象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如今,这个中队依然在编。同时,美国海洋与大气研究局(NOAA)的飓风猎手使用WP-3和湾流G-IV进行台风追踪,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