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15公里古代雨水沟将“大扫除”

2025-10-12 14:05:09 18阅读

遇大暴雨内金水河会开闸放水

故宫每年还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建立防汛昼夜值班制度。

博物院将防汛预警信息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级别,依次用蓝、黄、橙、红代表。

一旦发布橙色防汛预警,故宫将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售票或停止售票,采取迅速转移、撤离或者疏散观众等措施。当发布红色防汛预警时,故宫会立即协调采取相应措施,组成抢险队伍,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我们还与北京市水务局河湖管理处建立联系,在雨季随时观察内金水河水位,通过开闸的方式适时调节。比如红色预警时就会放水。”单霁翔说,“遇暴雨,故宫会全员上岗,按片分工,及时清理上游漂浮至排水口的杂物。”

揭秘

紫禁城北高南低差两米

紫禁城是皇家工程,排水系统透着讲究。单霁翔比划着讲解:“京城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北高南低,因此水向东南流。紫禁城的走势也一样,中间高两边低。”

有数据为证,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竖向地平高差约两米,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紫禁城各个宫殿院落都有排水系统,如干沟、支沟、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每当降雨,一部分雨水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顺着明沟流到暗沟沟口;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汇入在地下纵横交错的暗沟。

雨水入了暗沟,地表自然少积水。据统计,故宫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雨水沟长度超15公里,其中暗沟长度将近13公里,占八成以上。

最终,雨水都排入内金水河。这条河从神武门西侧的水闸流入,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半个紫禁城,从东南角流出,汇入52米宽的筒子河内。之后,筒子河又与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

不仅如此,故宫内部排水系统还形成了雨污分离,污水系统是同市政管网相连的单独管线,排水系统则仅用于排除雨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