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年龄限制、部分职位增加专业能力测试,一文读懂国考三大变化
备受关注的国考报名公告终于来了。10月14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2026年国考公告”)正式发布。据悉,今年共计划招录3.81万人。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2026年国考有哪些新变化?对考生有哪些利好消息?新京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变化一:年龄限制放宽
一般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应届研究生43周岁
让报考者格外关注的“35岁门槛”在国家级考试中正式打破。
2026年国考公告显示,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对于年龄放宽限制,国家公务员局给出的解释是,“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中公教育总部研究院专家李茜表示,这一政策调整扩大了报考人员的年龄范围,为更多有经验的社会人士和高学历人才提供了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机会。
在粉笔公考笔试教研教学总负责人赵晓曦看来,放宽年龄限制是2026年国考最显著的变化。该调整呼应退休年龄延迟趋势,激活了36至38岁在职人群的报考意愿,为其增加就业选择;但此类考生需应对备考时间碎片化、基础知识梳理任务紧、周期短等挑战,需结合自身水平规划复习节奏。
记者注意到,从今年10月起,新一轮公务员招录工作进入公告发布高峰期,同时多省份事业单位联考也将开启。“放松年龄限制”在各地的招考公告中已有显现。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此前,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已经放宽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年龄限制。其中,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报考年龄条件显示,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出生)。2025年江苏省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也明确遴选年龄要求为38周岁以下(1986年8月以后出生)。在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中,四川眉山和遂宁等地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至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对于以往对年龄限制比较严格的特殊岗位,2026年国考也显示了“松动”迹象。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中,明确规定,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不过,需要提醒报考者的是,对于市(地)级及以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公安特警职位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线干警职位,报考者的年龄与2025年要求一样。
变化二:
国考招录规模微调,岗位继续向基层公务员倾斜
2026年国考公告显示,今年共计划招录3.81万人。记者注意到,这也是近年来国考招录规模首次出现小幅下降。同时,在招录人数略下降的背景下,本次国考招录的重点依然向基层倾斜。
记者了解到,2026年国考继续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相比于2025年的2.7万个计划,基层公务员招录计划继续增加。
赵晓曦提到,国考招录规模与2025年相比小幅下降,整体保持稳定,岗位向基层公务员倾斜的趋势不变,可针对性解决基层人才短缺与流失问题,助力补充高素质人才、完善基层人才梯队,进而推动基层地区稳定发展。
李茜表示,对于考生而言,2026年国考对年龄限制的放宽拓宽了职业选择空间,使得更多有志于公共服务的青年人才有机会报考;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力倾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渠道,而基层岗位的大规模招录则为有志于投身地方建设的考生指明了方向。
变化三:
人才选拔更专业,更多专业岗位将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国考招录设置了笔试、面试等考核流程。其中,笔试是很多报考者关注的重头戏。考什么、怎么考?
2026年国考公告表示,将继续开展分类分级考试,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命制试题,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增加专业能力测试。
其中,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面试方式和内容由招录机关根据招考职位的性质、特点等研究确定,注重体现履职要求。
数据显示,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李茜表示,2025年国考有13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48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2026年国考在此基础上继续有所增加,“说明国考对人才选拔更趋精细化和专业化。各部门更注重岗位与能力的精准匹配,通过笔试面试双环节强化对专业素养的考察。考生需更扎实的专业积累,备考需更具针对性,专业能力正成为核心竞争力。”
赵晓曦也认为,“更多专业岗位将组织专业能力测试,此类岗位集中在特定部门与职位类型。测试核心目的是验证考生专业知识、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以实现更精准的合格人才筛选。”
针对即将开启的国考,李茜建议考生在选择职位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与岗位特点,把握好报名时间,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