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后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微信客服回应
2025年9月1日,一条“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的词条冲上热搜。起因是某网友发现,自己去世近十年的父亲微信账号突然消失,连带着保存了十年之久的朋友圈记录、聊天记录全部清空。这条帖子引发全网共鸣——当数字时代的人类将半生记忆托付给云端,我们是否正在见证一场“数字死亡”的集体困境?
微信客服的回应更像一记重锤:“账号超过一年未登录,所有数据将被清空且无法恢复”。这意味着,那些承载着亲情、友情、爱情的数字痕迹,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一个更深刻的命题:在数字资产价值超百万亿元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数字遗产”?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人刚走,数字痕迹就被一键删除?微信这是在帮死者‘物理超度’吗?连最后一张照片、最后一条留言都不给活人留?平台把情感当垃圾清理,冷血得令人发指!”也有网友认为,账号归你,数据归天。腾讯嘴上说着‘连接一切’,背地里却把亲情一键格式化。活着时榨干你的注意力,死后连哀悼的空间都不留,这哪是科技公司,分明是数字坟场管理员!”
那么,平台能否以“账号回收”为由,永久删除包含他人隐私与情感寄托的数字内容呢?根据《民法典》第127条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9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为自身合法利益,可对死者个人信息行使查阅、复制等权利。微信单方面因未登录即清空数据,实质剥夺了近亲属依法行使权利的可能性。若内容涉及死者生前隐私,平台或可抗辩,但大量内容如朋友圈照片、文字,兼具个人表达与亲属情感价值,平台“一刀切”删除,涉嫌违反个人信息处理的必要性与最小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