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二代女飞行员张连芳:飞越大半个中国追逐蘑菇云

2025-10-16 13:04:06 3阅读

收获满满的温暖与感动,向人民空军致敬!

空中追逐蘑菇云往事_第二代女飞行员张连芳_女飞行员2次驾机冲向蘑菇云

新中国第二代女飞行员张连芳老人讲述空中追逐蘑菇云的往事。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10日,83岁的第二代女飞行员张连芳谈起飞越大半个中国空中追逐蘑菇云的往事,坚定地说,“每一代女飞行员都为国家的需要拼尽全力。”

老人头发花白,说话声音响亮,精气神十足,在家中翻看当年的照片,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张连芳面临两个选择:公派到前苏联留学,或者到空军当女飞行员。张连芳打定主意:加入空军,为国争光!

张连芳担任的是军机领航员。在没有定位系统的当年,领航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决定了飞机的航向,要求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数学好的张连芳脱颖而出。

1964年是张连芳终生难忘的一年,她接到了一项严格保密的飞行任务,地点是新疆马兰机场。后来才知道,是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提供相关的空中服务。

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盐碱地,寸草不生,水比金子都贵,组织上送来了慰问的西瓜,张连芳把西瓜皮留下来洗脸。

最大的考验来自大西北极其复杂的飞行环境:机场没有完整的导航设施,飞机领航设备落后,西北风沙大,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上空飞行缺少地标参照物,航线上的偏流有时高达20多度。

在这样复杂的空域环境里,张连芳飞行了10个多月,创造了零失误的奇迹,引导飞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张连芳机组领受了一项新任务,原子弹爆炸半小时后,张连芳和机组成员紧急升空,去追逐并穿越尚未消散的蘑菇云,采集各高度层的放射性微粒。

虽然蘑菇云已变成一团黑色残云,但残云中仍有放射性物质和未知的高温等,飞机会遭遇什么情况,没有先例,无法预测。可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用飞机收集核辐射样品是唯一的办法。

当时每个人都拍了一张照片,万一牺牲,就作为遗照。“我们心知肚明,但那个时代的人,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没有我张连芳,也会有王连芳、李连芳。”

女飞行员2次驾机冲向蘑菇云_空中追逐蘑菇云往事_第二代女飞行员张连芳

讲述过程中,张连芳忍不住涓然。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1965年5月,张连芳与机组成员又执行了我国第二颗原子弹“空爆”的空中采样任务。张连芳给这次任务起名为“万里长空追蘑菇云”,跟随蘑菇云的外围,一晚上飞行了大半个中国,飞机上安装了特制的海绵,用于放射性物质采样。

两次任务对张连芳的身体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老人从未后悔,“亲历核爆试验是我人生的无尽财富”。

据悉,从1951年招收第一批女飞行学员,到2021年招收第13批女飞行学员,70年来,中国空军共招收近700名女飞行学员,她们在货运包机、抗旱救灾、科研试飞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走出了刘洋、王亚平两名女航天员。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最多的国家之一。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刘晨玮 通讯员王玉芳 向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