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老师用火焰掌奖励学生引争议 创意激励还是危险示范?

2025-10-17 22:04:01 104阅读

10月16日,湖南娄底冷水江市桃园学校的一名化学老师在月考结束后,为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送上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奖励——每人一个“火焰掌”。这一幕被拍下后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了两极分化的讨论。有人称赞老师寓教于乐、激发兴趣,也有人担忧这种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化学老师用火焰掌奖励学生引争议 创意激励还是危险示范?

“火焰掌”成课堂奖励,学生惊呼“太酷了”

据现场视频显示,这位化学老师先将洗洁精泡沫注入丁烷气体,然后让学生将手掌浸湿、双手捧起一团泡沫。随着老师点燃打火机,火焰瞬间在学生手心燃起,橙蓝色的火舌跳动几秒后自动熄灭。学生在惊喜中大笑,整个课堂充满了兴奋的氛围。

老师解释说,这是一项安全可控的化学小实验——“火焰掌”的原理是利用丁烷燃烧与水的蒸发吸热效应。具体来说,当湿润的手掌接触到充满丁烷的泡沫后,火焰在气体表面燃烧,燃烧时间极短,同时水分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得皮肤并不会被灼伤。

网友分成两派:有人点赞创意,有人质疑安全

化学老师用火焰掌奖励学生引争议 创意激励还是危险示范?

视频发布后,网友的评论几乎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阵营。

一部分网友大力称赞老师的创意:“这才是会教学的老师!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比一味刷题更能激发兴趣。”不少家长也表示,孩子若能在这样生动的课堂中学习,或许会更主动、更热爱科学。

但另一部分网友则表达了强烈担忧。“这是学校,不是实验室。即便老师掌握原理,也难保学生模仿出事。”有网友指出,一旦学生在家中尝试复现,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烧伤或引发火灾。还有人提醒:“安全教育不能拿侥幸做前提,教学活动应有明确的安全边界。”

“火焰掌”实验其实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经典演示实验。其原理在于丁烷气体燃烧放热,而手上水分蒸发吸热,形成“瞬时防护层”。只要泡沫量小、燃烧时间短、操作规范,一般不会造成烫伤。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