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人社十大新闻事件

2025-10-18 00:05:04 13阅读

2025年上半年人社新闻事件_人社部十大新闻事件_2025年8月新闻大事件

上半年人社十大新闻事件

2025.7.16

近日,HR价值网编辑部汇总了2025年1-6月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文件通知(点击了解详情:2025年1-6月人社部等部门颁发政策通知),小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筛选了十条尤为重要的文件通知,让我们一起看看上半年人社十大新闻事件。

01

人社部发布《202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近日,人社部发布202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年末全行业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41万家,从业人员109.30万人。全年为3.46亿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同比增长4.6%;服务用人单位5677万家次,同比增长1.4%。(详情链接:人社部发布《202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0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布〈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指南〉的通知》

为引导劳务派遣单位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水平,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布〈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指南〉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参照《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指南》,定期对劳务派遣单位信用情况进行评价,根据信用评价情况对劳务派遣单位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提高劳务派遣监管工作效能。指南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评价等级。设立A+(优秀)、A(良好)、B(合格)、C(较差)、D(差)五个评价等级,同时明确了各等级的评价标准。二是规范评价程序。明确了等级评价的组织实施主体、评价周期、评价材料获取、评价流程、异议处理和监督方式等。三是强调结果应用。明确将等级评价结果纳入全国劳务派遣单位名录库,向有关部门共享,探索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强化信用激励和约束。(详情链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指南》的通知)

03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发布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明确了弹性退休的办理程序、基本养老金领取等内容。

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详情链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

0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95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详情链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0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对工伤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人员劳动能力鉴定进行统筹规范。

《办法》明确,工伤职工和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人员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适用本办法。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初次鉴定和再次鉴定,对初次鉴定不服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为最终结论。《办法》还明确了工伤职工的复查鉴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申请领取病残津贴人员重新申请鉴定的程序及要求。

《办法》强调,要加强便民服务,减少不必要材料,信息共享能够获取的申请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压缩鉴定时限,将结论送达时限从20日压缩至15日;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设备。

《办法》要求,要通过技术防控、制度防控、明确法律责任、强化专家管理等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详情链接:最新! 人社部《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25.7.1施行))

06

人社部拟增加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5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拟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及拟调整变更的职业(工种)信息。其中,新职业拟增加17个,新工种拟增加42个。(详情链接:人社部拟增加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0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自4月1日起,在全部地级市组织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工伤职工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详情链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开展工伤保险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08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举措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通知》明确延续实施2项稳岗惠民政策举措。一是助力企业稳定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30%;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二是助力劳动者提升技能。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参保年限并拓宽受益范围至2025年底,对参保缴费满1年、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参保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加强重点支持,在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补贴的基础上,对取得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证书的,还可增加2次补贴次数;推动证岗相适,提高补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就业需要和企业岗位需求。同时,强调要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价格临时补贴等保生活待遇发放和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工作。(详情链接:人社部等三部门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

0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在30个左右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先行先试,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一批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和联合体,发展一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技术、产品、模式,形成一批推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和有效模式。(详情链接:人社部等四部门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

10

人社部发布2024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

人社部近日发布2024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公布了不同职业、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不同岗位等级和企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数据。

工资价位,是指企业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的工资水平,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

分位值是指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它表示有相应比例的数据低于或等于该数值。一般分为低位数(10分位)、下四分位数(25分位)、中位数(50分位)、上四分位数(75分位)和高位数(90分位)。(详情链接:人社部:企业薪酬调查信息(2024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