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逝世,中国科大发长文深切缅怀
大皖新闻讯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出生于安徽合肥的杨振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着深厚渊源,他于1979年受聘为中国科大名誉教授,并多次回校参加活动。10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信公众号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为题发布长文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当名誉教授不能只挂名
在中国科大发布的长文中,大皖新闻记者看到这样的描述,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8月10日,杨振宁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欣然访问中国科大。他一边参观中国科大的校园和实验室,一边针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远景规划向陪同的校领导、教授提出许多建设性见解。期间,杨振宁曾表示,当名誉教授没有什么不方便,但要真正起作用,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能只挂名,虚的东西还是少点好,“我能够为科大做些工作,可以和学校需要的学者联系。”
1981年,杨振宁与少年班学生座谈。
当听说中国科大首创少年班时,杨振宁非常高兴。他以物理学大师费曼为例,提出不要给少年班的学生太多束缚,他能吸收什么就让他吸收什么,应支持他们向擅长的方向发展,不要照搬一个模子。在谈到教学工作时,他提出高校间不能缺乏交流,应多办学术讨论会,包括广泛的介绍型的讨论会Colloquium和专业型的讨论会Seminar两种。科研中要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在科研选题时重要的不是看有哪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而是看今后三年内这个课题能否有所发展。这次访问中,他还将一台HP-25型袖珍计算机赠送给学校。
中国科大有创新精神
1981年7月8日至9日,杨振宁再次到中国科大访问、讲学,给近代物理系的师生作了题为《时间反演不守恒和熵增加》的报告,还面向全校师生作了《当今世界对科学技术的看法》的报告。他关心学校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先后参观了近代物理系实验室、筹建中的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并与师生们进行了座谈。近代物理系教师徐克尊作了《反常切伦科夫辐射实验》的汇报,杨振宁听后给予高度评价,并立即写推荐信把该项实验工作介绍到欧洲《物理通讯》杂志上发表。他还对物理教研室尤俊汉等教师的理论研究工作表示赞赏,把相应的成果论文推荐到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
1981年7月,杨振宁(右二)参观筹建中的中国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
1978年春,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以中国科大为主的同步辐射加速器筹备组,并在合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同步辐射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在1981年7月的来校访问中,杨振宁表示,会鼎力支持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杨振宁说,在海外听说中国科大要搞同步辐射加速器,他对搞同步辐射实验室非常赞成,因为它很有用,很重要,对科学研究和推动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过去以为安徽工业落后,现在看到很多你们使用的研制部件,是在安徽加工的,证明安徽的工业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步,这个地方对将来科学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同时杨振宁再次表达了他对中国科大同步辐射装置建设的支持。
1982年2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到中国科大讲学、访问。丁肇中对接待人员说:“杨振宁、李政道教授均先后到过中国科技大学。回美国后都对我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得不错,有创新精神,很有希望。”
心系中国科大和故乡发展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篇长文中提及,1994年1月11日,中国科大理学院隆重成立,聘请杨振宁为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夫妇特意回国出席成立典礼。当日,杨振宁半身铜像在中国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前揭幕。12日,杨振宁再次为中国科大2000余名师生作了一场名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的学术报告。
进入21世纪以来,杨振宁仍继续对合肥、对中国科大一往情深,并给予关心和指导。作为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2000年、2001年、2015年、2018年,他先后4次专程来中国科大出席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同学作题为《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的学术报告,心系家乡学子和科研发展。
2018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举行,杨振宁为“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授予激光强场物理团队颁奖。
2015年9月,93岁的杨振宁时隔8年再回家乡合肥并现身中国科大,在近代物理系实验室跟老师学生畅聊学术问题。杨振宁认真听取了学校的研究成果汇报。汇报中,投影仪上出现了一张自己年轻时的照片,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当年1月,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的彭新华教授与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探测到虚磁场中的“李杨零点”。而这正是当年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所提出的。杨振宁还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自旋磁共振实验里的设备,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详细询问,并立刻交换意见。如火如荼的讨论进行到接近下午1点,尚未吃午饭的杨振宁教授才准备离开,走出会议室时他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询问大家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还特意停留了一下跟学生们合影留念。
2023年7月,国际数学与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杨振宁担任名誉主任。该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国际合作交流与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数学、物理、信息等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满足国家加强基础研究能力的战略需求。
大皖新闻记者 魏鑫鑫(图片来源:中国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