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最后一站: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立缅怀室,即日起开放吊唁

2025-10-19 11:05:38 4阅读

新京报记者 刘洋 实习生 郭斯文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10月18日,根据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官方公众号消息,该院在科学馆一楼119房间设立杨振宁先生缅怀室,于2025年10月18-24日期间,接受各界友好人士吊唁。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先生缅怀室_清华大学设杨振宁吊唁处_杨振宁先生逝世吊唁信息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立杨振宁先生缅怀室。 图/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官方公众号

当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根据公开消息,同日下午,不少师生、群众已经自发前往缅怀室对杨先生进行吊唁。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他是所有物理人的偶像,是一名真正的大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刘新锐(化名)在朋友圈留下这样一句话。刘新锐告诉新京报记者,曾在四年前(2021年)的杨振宁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上和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在物理系读本科,他们班有幸被安排为杨先生送花,“那是我第一次见杨老,也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据刘新锐回忆,当时99岁高龄的杨老逻辑之清晰、语言之流畅令人震撼,他和同学们聊和Bohr(尼尔斯·玻尔,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Heisenberg(沃纳·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的学术交流,聊未来物理学发展的远景,聊回国以后的生活,也聊青年人的选择与困境。

今日得知杨振宁先生去世的消息,他的朋友圈被缅怀的推送刷屏了,许多物理系的同学写下文字悼念杨先生。“越是深入地学物理,越能感觉到杨先生的地位之高,我觉得他是21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成果涉及多个重要的物理学领域,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他的地位是不需要一个诺贝尔奖来证明的。”刘新锐说道。

了解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在科学馆设立了杨振宁先生缅怀室,刘新锐也联系了几位本科的同学,约好周日(10月19日)一起去现场缅怀先生。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官方信息显示,缅怀室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校外人士可以扫描公布的二维码报备进校。记者注意到,报备需要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以及工作单位,须收到确认短信。

目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物理系、西湖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官网均已变为黑白,送别这位物理学巨擘

据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官网,杨振宁于1949年-1955年担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1966年担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 1966年-1999年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1999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教授。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清华大学在缅怀文章中写道,“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