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企业社会责任与非政府组织间的桥梁

2025-10-20 16:04:14 4阅读

张莫同:论坛刚开始的时候我跟费薇女士简单聊过,我们从什么样的话题开始。其实大家谈到一个共识,已经不用再讲企业社会责任了,也不用再讲非盈利性政府组织这样的大概念了,这几年都在不同的这种场合下有很多的这种灌输,但是现在有一个困惑,刚才费女士在私下讲得非常好,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并且还有非常多的外籍的民间的资源、资金,希望来注入。但是中间的这个桥梁谁来搭?怎么样来搭?什么样的组织在这个桥梁过程里边起到一个作用?这是我们感觉在从事CSR领域里面工作的一些人的一些困惑?我们想着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就这个方面,包括我们的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也是非常成熟的基金会,我们可以就这个困惑,你们所遇到的是不是也做一些探讨,好吗?

黄志湘:我想像美铝这样的企业早在几十年前就深刻感受到它的企业社会责任,至于如何具体来给社会做贡献?这个层次来说,我们作为一B2B的企业可能和其他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我们首先感到这个企业社会责任它的涵盖面非常宽,而不只是做一个慈善公益这些事业,首先你必须做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涵盖的面就非常广。我想我们美铝的做法是从自己的产品一直到生产工艺,到对社区的最后贡献,所有方面都要考虑到。比如具体来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回馈社会,才能做到和社会共生的很好的良性环境。从产品来说,美铝从发明了电解铝的工艺以后,铝往往被误解成高效能的高污染的产品,但是铝有它的可再生性。再生性就是在铝的可以回收利用,回收利用过程中只要原铝不到5%的能量就可以回收铝。所以从发明铝到现在有75%的铝还在使用。所以我们从产品上,铝的发明一直到现在很多的应用,都是对全球环保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比如说用在汽车轻量化,像现在的铝广泛应用在奥迪、法拉力一些高档车上,本身的减重就能够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安全性、排放性能有很大的改善,这都是对节能环保很大的一个贡献。同时我们在工艺上也采取了很多很先进的办法,虽然投入很多,但是能够做到很节能环保,对社会尽量减少危害。这些所有的工作我们都是从2000年之前就开始,到2000年就正式设立了一个2020年可持续发展框架,框架里有非常非常具体的指标,就是到2020年我们二氧化碳减排多少,等等,我们一直在中间控制这些过程。具体的,现在产量翻番了,但是已经早早地达到了目标,达到了减排,比如原来减排20%的目标,现在实际减排是34%。对社区方面我们也非常关注,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们在亚马逊流域做的一个项目,大家知道亚马逊被称为世界之肺,它的开发要求是非常非常严格,在那样一个地区美铝就做到了首先把它所有的动植物的种群保存下来以后,然后再做开垦,开采铝矿,然后做到复垦,复垦以后植被的密度比开垦前还高。同时为社区建立了包括警察局、学校、医院,整个为社区考虑的非常非常全面。正是有这样的从你的产品到工艺到社区一系列的以关注社会效益有这种理念,在每一步过程中间都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觉得我们美铝是在具体作为一个工业企业,我们更多的,很多是在这些方面来考虑每一步的履行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

张莫同:那么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过程里你可能会和中国的一些政府组织,包括一些NGO组织会有些合作,就你们在这几十年在中国市场这种合作,你们觉得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黄志湘:我想说,先不说困惑,先说一些好的。我觉得现在国内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了一些企业公民责任的意识,企业也好,然后特别是从政府方面来说,现在大政策环境它也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前两天我还参加了一个循环经济研讨会,越来越感受到从各个行业标准的制定上来说,它已经很关注到今后这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个政策的导向,另外在座这么多人,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就是中国的公民意识也在加强,这样的话能够带动更多的企业来关注这个方面。美铝作为这方面比较领先的,在全球比较领先的一个企业,更希望整个社会的标准能够提高,这样的话不会产生很多不平衡。因为有的企业会关注一些短期的利益,这样会以牺牲环境或者追逐商业利益,这样的话达到它的一些低成本。虽然短期它比较有竞争力,但是长期来讲它是没有竞争力的,这个也算是我们的一个困惑,但是我们在中国确实也和很多组织做了很好的合作。比如我们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我们都有很好的合作项目。

我觉得我们跟他们的合作,更具体的,我觉得应该做到的这一点就是说不只是说把钱捐出去就完事,我觉得我们一个是员工亲身参与,比如说我们每年都有服务月,要这些员工去做志愿服务活动,亲身参与员工自己的企业公民意识会提高,同时也会带动公众。另外一个,我们会和他们联合做课题,我们和清华大学搞的一些合作项目就做了很好的这方面的,为政府的政策提供很好的建议。这是我们感觉到我们应该做的一个方向。

张莫同:刚才这个话题,之前费女士也有很多的想法,我们也想听听她在NGO这块和组织方面的想法。

费薇:既然把我们选作NGO的代表,我想我还是谈一谈怎么做好NGO吧,怎么履行我们NGO的责任。

我觉得首先做一个NGO你要知己知彼,就是说我们这个桥梁两端我们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我们桥梁的一端就是刚才我说的目标人群,只能拿残疾人举例了,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困难在哪里,障碍在哪里。我就拿这个楼做一个例子,刚刚我出去去洗手间的时候,我特意问了一下在对面签到的一个女孩子,我问她有电梯吗?女孩子一愣,说没有,这是二楼。意思是二楼根本没有必要用电梯。试想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坐轮椅的人他该怎么上来?这是一个。我们的洗手间要下到中间的夹层去,你们看他怎么去这个洗手间?进了洗手间以后我又注意到有一个马桶,有一个坐式的马桶,这个马桶不是轮椅直接可以进去的,又有一个台阶,他怎么去用这个洗手间?于是带给残疾人的障碍,很多人可能说怕什么,我们有人抬呀。当你们设身处地替他想的时候,他愿意你们抬吗?他最希望靠他自己的力量他可以上这个楼来听讲座,可以非常有尊严地用这个洗手间,但是做不到。所以怎么办?他放弃。放弃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国家的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大大低于普通孩子的入学率,他们本来可以就近上学,但是很多人因为没有出门无障碍的条件,他们只好放弃上学在家里。有一些人可以享受非常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因为障碍的缘故他们放弃。所有的障碍堆到一起,残疾人在教育,在康复,在就业,在婚姻,在社会生活的种种方面,大大落后于平均水平。

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是6000万,残疾人占到4000万。我们的目标人群就是这样一些人,所以呢,我觉得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像你们这样的颇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就是桥的那端去了解这方的人群是什么?他们的困难在哪里?他们障碍在哪里?以及造成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的一个责任。

我们的第二个责任是什么呢?很多人在叫嚷说社会缺乏责任,企业缺乏责任,其实现在不是这个问题,事实是有责任的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是越来越多,实际上我们是怎么样要把他们的社会责任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这些社会责任所带来的资源,比如人的资源,钱的资源,非常有效地化为项目,然后带到残疾人手里面去。比如像四川汶川地震,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是什么呢?我们接了8个孩子现在到北京做假肢的更换,他们现在回去以后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呢?这8个孩子陆续回去了,面临的就是没有办法上学了,为什么呢?因为路途太远,过去他们靠骑自行车甚至走路可以到达的,他们现在到达不了了。如果能到达,家里面或者父亲或者母亲必须放弃农田或者放弃在外面打工,一定要全力以赴伺候这个孩子。到了学校他又有问题了,学校的无障碍问题。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我资助的一个孩子失去了一条腿,在北京我们为他安装了非常好的一条假肢,而且我们最著名的北京四中把这个孩子收了进去,他在那上了一个学期不得已退学了,什么原因?仍然是无障碍原因。因为他每天有两节课必须到没有无障碍设施的五楼去上,他上去天天都要同学背上背下,他实在忍受不了,只好放弃了北京四中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回家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桥梁的作用,一边是受需的人群,一方是颇具责任感的爱心企业,我们就是要让这些爱心企业,这些善款,这些善心,化作一个个非常有效的,缺少中间环节的,高执行力的一个项目送到残疾人手中。我想这就是我们,其实也是我们困惑的一个问题,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我想可能这也是所有的NGO都面临的一个问题,都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张莫同:有个问题问费女士,这个问题刚好是咱们底下说的事。他说,第一,残疾人基金会只接收钱吗?和企业有什么合作方式?第二个说的应该是一个公关公司的,他说你们的项目设计是否会考虑到企业的特殊要求和行业特点?比如说刚才那位索尼的赵先生的CSR如果跟你们有合作,对你们提出一些他自己的要求,你们是否会考虑?这是两个问题。

费薇: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一切善款、善心我们都表示感谢,我觉得善行不拿钱来衡量,应该用心衡量。志愿者,比如你现在是学生,甚至你是一个小学生,你可以加入志愿者的行业,这都是我们所欢迎的,这一切形式都是一些表达善行的形式,我们都很欢迎。

张莫同:第二个问题,你们NGO的项目设计,会考虑到企业的特殊需求吗?

费薇:这必须考虑的,不是说要考虑,是必须要考虑的。其实刚刚赵总刚才说了一个观点,当然他很大度,说我们做这些的时候,包括美铝的黄总监,你们都说我们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们不考虑钱,我们不考虑经济回报,但从我们的角度讲,我们一定要考虑,我们太希望这些公益形象带给你们更大的回报,这样的话你们才有更多的能力有更多的钱做公益项目。所以做这些公益项目设计的时候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张莫同:底下问的很多问题正好跟我们今天设立的问题非常有关系,咱们的大纲里有一条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目的的目标如何结合和平衡,这就是我和殷总编谈到的一个,叫做企业社会责任现在最大价值传播的,您提到一个概念叫责任竞争力。我想听听您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块,它最大价值化的推广和责任竞争力,你是如何认为?那么企业刚才谈到很多它的体系化的社会责任,谈一下您的见解。

殷格非:作为NGO组织的话,会有企业资助他们,争取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回报,我觉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有一个词叫责任竞争力,这是现在很多企业在过程中老是犹豫的。刚才主持人也问这个问题,有的不想说或者不敢说,不敢大声说,有的是说得过头,这里头实际上都走偏了。所以讲企业社会责任,我们觉得最重要要把这六个字用好,首先是企业进社会的责任,所以还是个企业,第一点主题是企业。发生的关系跟社会的一个责任关系。如果是企业跟社会尽了责任以后,竞争力下降的话,企业就尽不了责任了。当企业尽责任的时候,你提高了竞争力量或者增强了品牌了,这才是好的,最佳的一种方式。所以说我们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话,如果能带来责任竞争的提高,这是一个最好的尽责任的方式。

张莫同:那么刚才咱们谈到,这里面企业的社会责任它的商业目的,商业目标这种平衡您提到一个责任竞争力,从第三方来讲的话,这个责任竞争力它的指标你觉得它会体系化吗?

殷格非:完全可以体系化,我们从05年开始每年都研究大量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案例。现在我们也做了400多个案例,每年差不多有100多个案例,这里面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做不到责任竞争力案例,大部分企业或者公关公司提供的案例都是公益性的,纯公益性的,有一些不是一个公益性的也放在里面,总是觉得我要做了一些公益性的我还是有好处的话,觉得不够高尚。这个实际上如果真正没有一点好,也觉得没有意义,而且如果说你做了这个东西对企业没有好处的情况下,企业的一把手、二把手怎么有时间精力分配到你这个事情上?根据我们的了解跟很多企业接触,如果一个公益项目如果不能给企业带来一个很好的回报的话,我觉得很难得到公司高层花精力去做,也不排除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做一些完全没有回报的公益事业,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公司来讲,我觉得应该树立一个非常全面的理念,就是说我尽的这个责任,这个项目做起来以后一定是对公司有好处的。

索尼也介绍,我们做社会责任也不是为了钱,这个话不用太多地说,说到最后又说我们在五个方面,管理、产品责任、环境,还有各个方面,都是尽责任的。实际上一个公司的责任是你最多的人干的事,最多投入的地方就是你们尽责任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可以衡量的,不管是对员工尽的责任,还是对社会其他的各个利益相关尽的责任都有指标可以衡量。就像我们现在有一套评估体系一样,评估你一个单个项目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标准,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来测评一个项目是完全可以做到量化的。

张莫同:说到这儿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需要我想发动一下在场的NGO组织和咱们费大姐之间的沟通。我们前一段时间也接触一些NGO组织,他们在跟商业性的一些客户合作的过程里遇到一个困惑,就是说我做的这个项目,企业方是需要有一些传播的,但是因为我是纯公益的,媒体不支持,可能你们大型的NGO组织还好,但是有一些很小型的NGO组织在这个过程里面,比如说我在做一件事情很多媒体不是特别支持。这个问题就出来了,这是刚才一个北大的学生问的,NGO组织应该如何来调动媒体的利益,服务好它的合作伙伴或者它的企业。在座不知道其他的NGO的组织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想请您谈谈。

费薇:首先要相信媒体,相信媒体的专业水准,相信媒体的职业素养。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他们也有这个需要,他们不但在这方面有职业素养,有专业水准,而且他们有这个需要,什么需要呢?你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点,然后他去做一篇很好的文章,很好的报道,无论是平面媒体或者其他的媒体,这样的话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受众们最喜欢的东西。那么我觉得作为公关公司这边,实际上可能还是需要加强的,就是你策划这个点,寻找这个点和策划这个点,把这个点真正变成既是媒体需要的,同时对捐助企业,捐助方也是一个非常智慧的,非常合理的,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一种回报。我觉得寻找这个点是需要智慧的,这个才是公关公司也好,也是NGO也好特别需要下力气去做的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