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票房双双走高 主旋律题材电影“火出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10月15日,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数据,中国电影票房(约合19.3亿美元)首次超越北美地区(19.25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票仓。
由于疫情影响,多部此前撤档的大片选择国庆上映,今年电影国庆档,竞争程度可谓激烈。这其中,《我和我的家乡》这样一部专为献礼国庆的主旋律影片,成为最大赢家,口碑和热度持续走高,截至目前仍持续占据着每日票房冠军位置。
从此前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到《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一点就到家》等,主旋律影片精品迭出,在市场检验中大获成功。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曹峻冰看来,这些作品,显示了传统主旋律题材正摆脱以往一些束缚,用更丰富的类型,迎合了当下观众的文化心态从而赢得市场。
A 破刻板印象 主旋律电影集体“出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对全球电影行业来说,极不容易。
中国影业在遭遇停摆近半年后,逐渐复苏,而且复苏明显,尤其是国庆档,8天时间,近1亿人次走进电影院,总票房近40亿元,创出仅次于去年、中国影史上国庆档票房的第二高点。其中,《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一点就到家》三部主旋律影片,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去年国庆档,同样也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主旋律题材影片在挑大梁。
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的崛起,主旋律题材的国产电影打破了以往“假大空”“样板化”等刻板印象,凭借着过硬的内容质量和制作水平,集体“出圈”。
“主旋律题材在不断泛化,类型更为多元。”曹峻冰说,例如《夺冠》,融入了体育和青春元素,而《我和我的家乡》,则是以喜剧化方式来进行呈现,受到观众欢迎。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方式,以《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5个发生在天南地北的不同“家乡之变”的故事,让观众笑与泪齐飞。
“没想到这部电影‘骗’了我这么多眼泪,我预感到我会笑,但没预感到我会哭。”看完《我和我的家乡》,一位网友这样评价。凭借观众的高口碑,电影上映以来热度不断升温,截至10月20日,票房已突破25亿元。
B 聚焦身边人物 用真实打动人心
以天南地北的空间线,展现脱贫攻坚巨大成果的《我和我的家乡》,由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分别执导5个故事单元,汇聚了国内影视行业众多实力演员,被网友称为中国影视的“梦之队”。
电影没有宏大的叙事,反而是从乡村教师、驻村第一书记、农民发明家、民间治沙英雄等几个不同的角色切入,呈现了农村医保改革、交通发展、沙漠治理、乡村教育等与民众切身相关的问题,一个个小人物的个体命运,折射出大时代的发展变迁。
作为《我和我的家乡》的总导演,宁浩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片呈现的5个故事,都取材于现实,与许多人的生活紧密相关。他执导的《北京好人》单元,就取材于自己身边的故事。几年前,他老家农村的一个亲戚得了甲状腺瘤,来京治病,因担心治疗费太高十分焦虑,后来得知几乎都能医保报销,态度一下就变了,这事对宁浩触动很大,将其改编呈现在了影片中。
《最后一课》单元则通过乡村老师的故事,呈现乡村教育之变。国庆期间,《我和我的家乡》在成都路演时,饰演乡村小学校长的陈数透露,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主创们倾注了不少真情,将自己完全放到了剧情之中,“拍戏时,大家一会笑哭了,一会又感动哭了。”电影中,四川演员李易峰的最后亮相,也成为一大亮点。
“我是带着父亲一起看电影的,父亲是位乡村教师,坚守乡村小学30多年,观影时,他眼角湿了,说,当时他第一次上课的学校,也是这样,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观众钟晓燕说。打动人心的,正是这贴近生活的真实。
峨影集团参与联合出品的《夺冠》,由中国女排的真实经历而改编,还邀请了女排队员本色出演,当跟随镜头重回那个激烈的赛场,观众的心也随之起伏。
“这些影片的创作与当下大众的文化心态是契合的。”曹峻冰认为,在今年经历疫情暴发又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后,观众重回安定、祥和的环境,坐在影院里欣赏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我的家乡》和《夺冠》都正好契合了观众的这样一种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也凸显了文化自信。
C 受市场认可 未来会有更多主旋律影片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3日,献礼影片《金刚川》上映。电影由管虎、郭帆、路阳共同执导,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等主演。“在我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里,唯一的事情就是通过那座桥……没有一个怕死的。”影片展现一场艰苦卓绝的“金刚川”战役,再现战争的残酷,致敬英雄志愿军的伟大精神。电影中,关于战场上各种充满冲击力的镜头,也充分显示了如今国产电影工业水平。
国庆档已过,明年春节档,将成为中国影市的第二个关键期。其中,由林超贤执导的《紧急救援》日前宣布将于2021年大年初一重装上映。这也是导演林超贤继《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挑战全方位升级的又一全新力作。据介绍,这也是国产电影中首部海上救援题材,取材自真实事件,展现了勇敢无畏的救捞人形象。
“一百年,正青春。”此前,献礼建党100周年电影《1921》宣布定档2021年7月1日,引发不少的关注。
2009年,《建国大业》采用全明星阵容出演,为影片集聚人气起到了不少的推动作用,如今这样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沿用。据了解,电影《1921》将邀请100名青年演员出演。主演阵容中的黄轩、袁文康、祖峰、窦骁等一批实力青年演员将饰演中共一大代表。“有人问我,这个电影有什么创新,我从来不敢用这个词儿,我只能说这个电影如何能在一定的意义上变成一部真正的电影,它具有电影的属性、电影的本质、电影的叙述方式、电影的形象、动人的语言、深厚的情感,有了这些,这就是一个好电影。”在发布会上,监制及导演黄建新说。影片联合导演郑大圣透露,片中会增添谍战、动作元素,让故事更精彩好看。
“其实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这一代的年轻人内心非常认同主旋律。”此前,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在演讲中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环境里长大的,只要把故事讲好,把内容的质量做好,主旋律和受欢迎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的。
影视观察
小人物成主角 共情是切切实实的
吴梦琳 李雨晗
国庆档,多部影片强势来袭,其中的献礼片《我和我的家乡》蝉联三周票房冠军,成为最大赢家。
作为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同样的创作方式,但带来的是不一样的惊喜:喜剧化的方式、接地气的表现,让普通小人物走向舞台中央,还融合直播等当下最新流行元素。这是一次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成功探索。
《我和我的家乡》中,个体化的故事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大共鸣,是因为真实性,不论是农村医保改革,还是乡村交通建设,还有乡村教育改善,变化都是切实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看电影中的人和事,其实也正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共情是切切实实的,而并非虚无缥缈,更能让人入心。个人与家乡,家乡与祖国,共同交织,紧密联系。如今,观众在观影时日趋理性,IP、明星等效应似乎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影片内容本身。而《我和我的家乡》正是契合了这个时代特点,用充满人性化的表达成功转型,从而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当然,除开影片内容优质,票房成功背后,也有其营销方式之变。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电影播出期间《我和我的家乡》联合抖音开展IP合作,通过家国主题短片、创意视频拍摄、百城家乡直播等一系列玩法,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使得热度不断,促进电影口碑进一步发酵。同时,海报营销等方式,也持续增强影片的关注度,进而受到了对影片质量要求严格的年轻观影群体的喜爱。(记者 吴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