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短命首相”,高市早苗想取消“拜鬼”,换和中方见上一面
高市早苗很有可能在本月中旬被选为日本的新首相。从她以往的言论和行动来看,大家对她的对华政策并不抱有太多希望,认为她的立场十分强硬。
在历史问题上,高市早苗长期否认日本的侵略历史,甚至言辞激烈,持续参拜靖国神社。她过去十年间,已经12次参拜靖国神社,并且公开表示,自己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会继续参拜。更令中方担忧的是,在台湾问题上,她沿袭了安倍晋三提出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观点,甚至将这一表态升格为“台海若有事,关乎日本生死存亡”,这让人感觉她对华态度极为敌对。
然而,在即将上台之际,意外的是,高市早苗做出了让步,发出了妥协的信号。原定计划中,她将在17日至19日靖国神社的秋祭期间参拜,但最近有消息称,她正在考虑取消这一计划。其原因是,她希望避免与中国发生外交摩擦,并希望在月底的APEC峰会期间能和中方实现首次会面。此外,高市的幕僚也担心,如果她上任后就参拜靖国神社,可能会影响她的外交空间和国际形象,因此建议她要谨慎处理。
尽管高市早苗此举显得有些妥协,但这是否能赢得中国的认可,仍然是一个疑问。首先,按照外交惯例,两国政府官员通常需要提前接触并铺路,才能在高层会晤前达成共识。考虑到时间紧迫,中日可能赶不上在APEC峰会前达成会晤的协议。其次,靖国神社参拜只是她对华问题中的一部分,中日之间还涉及其他敏感问题,比如钓鱼岛、台湾等,未获得中方明确承诺之前,恐怕中方不会轻易做出回应。
从高市早苗的角度来看,她之所以做出妥协,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外交摩擦,更多的是为了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一个短命首相。虽然她的首相职位几乎板上钉钉,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她在竞选期间的核心主张是经济复苏,但面对日本当前的经济困境,这一目标看起来难以实现。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突破了历史新高,占GDP的比重超过250%,成为全球发达国家中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高市计划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赤字国债来刺激经济,但这可能会导致收益率上升,从而抑制国内经济活力。
在民生问题上,高市早苗提到养老金缺口和老年人护理资源短缺等问题,但她并未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如果这些问题持续拖延,她的支持率可能会迅速下滑。在外交方面,高市主张强化日美同盟,但这也意味着日本可能会更加依赖美国,难以实现独立自主的战略。而美国方面,特朗普曾表示希望日本分担更多驻日美军费用,且在关税问题上与日本也存在分歧。如果美日关系继续摩擦,日本在外交上可能会面临更多压力。
此外,高市早苗在军事领域主张修宪强军,但这一提议在日本国内极具争议。大多数民众担心修宪会改变日本的和平主义立场,可能会使日本卷入地区冲突。加上她所在的自民党在国会的席位并不足够支持修宪,这一计划的实现难度极大。
虽然她已获得胜选,但她的党内派系并不稳固,最近获得的支持票也大多来自其他失败阵营,因此并非完全代表党内的强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可能随时面临危机,如果处理不好,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短命首相”。
如果她能与中方实现会晤,这可能会为她提供突破当前困境的机会。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若能推动更多日本产品进入中国,或吸引中国游客到日本,将有助于日本经济复苏,这也能让高市早苗在竞选时提出的经济复苏目标更具实际意义,进而稳定她的支持率。
在外交方面,面对日益靠拢的中俄朝关系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减少对日本支持的变化,高市需要通过务实的妥协来寻找外交突破。如果能够避免完全依赖美国,她在和美方谈判时也能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在军事上,她虽然主张修宪加强军力,但这一议题面临巨大争议,若能够通过与中方建立良好关系,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对冲突的担忧。
总的来说,高市早苗的对华政策已经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她政治生涯的关键。如果她能放下意识形态上的执念,推动中日对话,即便无法彻底改善双边关系,也足以为她争取更多的政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