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范文(精选6篇).docx

2025-10-27 08:08:45 6阅读

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范文(精选6篇)

【篇一】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11月16日至12月15日,北京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28.5、51.2、83.2、65.6微克,同比平均降幅为1/4左右。从全年数据看,今年PM2.5的年平均浓度可望控制在每立方米89.5—90微克左右。据介绍,明年北京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治理目标初步定为“大气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

评析:

这是一条关注近期首都空气质量的社会新闻,短短三百多个字的文章,却包含了非常丰富

从内容上看,首先,在新闻价值方面,该新闻报道的是首都今年供暖第一个月的空气质量状况,因而具有较强的时新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中国的目标,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是事关大局、影响普遍的问题,该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近几年来首都的空气污染愈发严重,空气质量状况也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该新闻围绕这一焦点问题进行报道,并将首都近期的空气质量状况与往年同期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四大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约1/4,重污染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的结论,可谓“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因而具有突出的显著性和与读者生活的接近性。其次,在新闻主题方面,该新闻选择的是为大众所关注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即近期首都的空气质量状况,通过列举权威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表明首都空气污染情况有所好转并将持续好转,并借专家之口道出了好转的原因,即“天帮忙、人努力”,主题鲜明、深刻、集中。再次,在新闻角度方面,该新闻将首都的采暖季作为研究对象,而并未选取同年中其他月份进行分析比较,原因在于冬季燃煤使用量增加,导致空气污染加剧,可以说是一年中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将这一时段作为研究空气质量状况的案例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进而能够更好地说明问题。

从形式上看,首先,在结构方面,该新闻的结构简要清晰,容易理解,第一段简要介绍了进入采暖季后首都空气质量状况较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好转,并简要分析了好转的原因;第二段通过列举监测数据对上文内容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在结尾对未来治理目标做出展望。其次,在表达方法方面,该新闻着重使用了列举数据的说明方法,将采暖季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与往年同期进行对比,简明扼要,清楚明了。再次,在语言方面,该新闻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权威,在新闻标题的引题中,“天帮忙人努力”六个字简洁地概括了空气质量状况好转的原因。

文章虽短,意味深长。在治理空气污染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更多地依靠人的努力,而不能天真地寄希望于天的帮忙,首都的治理决心和举措或许可以成为全国其他城市的表率。的内涵,意蕴丰厚,发人深思。

【篇二】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近两年来,城管与小贩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了人们的饭后之谈。在我看来,城管与小贩之间时刻都在上演着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城管与小贩为什么就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你摆摊来我追赶,你追赶来我殴打”这就是城管与小贩之间的真实写照。20xx年3月17日下午,xxxx两位城管对正在占道摆卖的小贩进行劝导,本已答应离开的小贩却挥刀砍向城管。其中,城管xx被砍七刀成血人即时倒地,但围观群众无人相助。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这名小贩必定要为他的此番行为付出代价。砍人者畏罪潜逃,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終有一天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制裁。而被砍者则生命危险,受伤住院。每一天不仅仅花费超多金钱时间,还会给被砍者造成身体心理上的伤害。被砍者家人也必定会每日痛苦,以泪洗脸,这样的结果不是他们想要的。

“小贩怒砍城管”现象的出现,根源何在

当下,小商小贩占道经营成了城市管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城管一看到小贩就恶语相向,扣押工具,有时候还拳脚相加。这能叫小贩不恨吗?连谋生工具都没有了,这不是叫小贩“官逼民反”吗?政府一向任由小贩自由生长,而不加以干预、规范,这不是让小贩像一只迷路的小羊羔乱走乱撞吗?政府实现不了推贩的经营城市有序管理的双赢,这显然又是一大难题。

没有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是“小贩怒砍城管”的根源。

“小贩怒砍城管”的消息一出,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早前的”城管掐90后女小贩脖子”一案,城管与小贩之间的斗争愈为激烈,政府务必要完善城市摊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城管的思想道德素质。近日,新的城管制服一亮相,人们议论纷纷,高铁头盔、电棍,甲级防护盾,人们感叹:“这是特种兵来管理小贩吗?”一套冰冷的支付拉不近城管与小贩的关系,真要坐到放下干戈,奉献玉帛还需要大家的努力。有关部门应完善当前的法律制度,成立城管巡回法庭,改善管理方式。

“相逢一笑泯恩仇”会成为朋友;“化干戈为玉帛”会成为兄弟姐妹;谐完美,会成为最秀丽的城市。

【篇三】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时事背景:8月23日,利用年假刚从青海湖旅游归来的郭婷女士向记者抱怨,“与景区美景服务相比,近300元的各种门票收费感觉还是有些贵。”进入8月,景点暑期旅游相继进入旺季。部分旅游景区高票价“差体验”的矛盾再次凸显。“中秋假期”在即,各地需谨防景区再度被“门票经济”绑架。

时事评论:景区高票价旅游“差体验”的极度不匹配,侵害了旅游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也许,旅游资源不可替代所导致的天然性垄断,导致景区经营过度依靠门票收入。但是,随着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这种囿于景点、紧盯门票的思维,愈发显得目光短浅与急功近利。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今年5月的全域旅游建立工作现场会上所言,拆掉景区“门票经济”围墙,已成中国旅游大势所趋。

诚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景点特质,着实让景区管理者在与游客的利益博弈中占据优势,但景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寄望于人们猎奇尝新的“一锤子买卖”,应更多有赖于良好口碑带来的二次消费。只有将低价位的老景点与高品位的新服务有机融合,才能让人们涌起重返景区或携家旅游的休闲热情。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经济富足、时间充裕及观念更新,休闲娱乐旅游已成众多普通百姓的刚性需求。人们不再只痴迷于对景区景点的流连忘返,而更在意对旅游体验的舒适感觉景区服务的人性关怀。过度依靠门票而疏于服务品位,只会让景区成为“门票经济”的牺牲品,人们势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让差强人意的景区饱尝杀鸡取卵自断财路的苦果。

思路一变天地宽。拆掉“门票经济”围墙,关键是要破除封闭式旅游的思维桎梏,把景点经营纳入旅游产业化的宏大格局,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模式转换,从而促进变“旅游城市”为“城市旅游”的根本性改观。这就要求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多策并举,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介的有效结合。

值得欣慰的是,部分景区推出“去门票化”创新实践,已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比如,华山敦煌共推的整合营销产品,既让游客免费领取到敦煌6个景区门票,也使敦煌景区有了5倍于门票的吃住行购消费收入;今年4月10日凤凰古城暂停“围城收费”,也引发游客激增旅游收入持续上涨。与“门票经济”靠山吃山的思维不同,全域旅游着眼于消费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人气+财气”,到底哪个更划算

【篇四】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最近,各种微博蜚语成风,万人转载,微博体在网络上十分火爆,从“元芳体”到“流氓体”,似乎微博体成为时代的主流,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导。

我觉得“元芳体”“流氓体”是文化娱乐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反映出社会的浮躁氛围文化的低俗化,对于网络文化而言,娱乐、调侃、浮躁现象极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现代社会正在把文化转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其结果就是使文化精神枯萎。

一个泱泱大国,一个礼貌古国,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灿烂礼貌的国度,就应拥有绝对精粹,绝对独特,十分高尚、纯洁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期望每个公民都能尊重、爱护我们的文化,努力摒除浮躁、低俗氛围,使我们的文化洁净、厚重,使我们的文化健康发展。

【篇五】新闻评论2024年300字时事背景:根据交通运输部几天前刚公布的新修订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网约车驾驶员也须透过从业资格考试。这一规定随即引发争议。反对者认为网约车本质是一种“分享经济”,对从业者过多设置进入门槛,不利于新兴业态的发展。支持者则认为,必须的从业资质限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使行业的规范有序。

时事评论:监管被监管,总是会产生某些榫卯不合的矛盾。对网约车司机资格考试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单纯地“站队”支持或反对一方而不思考现实状况,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网约车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分享经济”。表面看,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