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年轻化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甚至20多岁的患者并不罕见,青年卒中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脑卒中又叫中风,就像是大脑的“罢工”事件。一旦大脑“罢工”,身体也跟着“罢工”。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就像是大脑的“交通堵塞”,血液运送不过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大坝决堤”,血管破裂出血。两者都会导致脑细胞“断粮”。
为何会出现脑卒中年轻化?
不良生活习惯 年轻人经常熬夜,作息、饮食不规律,过量饮酒、抽烟,缺乏运动等,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饮食习惯不健康 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异常、肥胖等问题,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导致出现应激状态,这是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忽视身体信号 容易忽视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等早期症状。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和“BE FAST” 口诀可以帮助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口诀 “1”:看一张脸,看脸部是否出现不对称。“2”:查两只胳膊,是否有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BE 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有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出现脑卒中,应尽快拨打120,时间就是大脑,别让中风有可乘之机。
科学预防中风,需要注意六点措施:
健康生活 别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
戒烟限酒 烟酒是引发中风的“加速剂”,远离它们,才是对自己身体负责。
均衡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
适量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控制情绪 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必要时行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
赵月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