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通钢事情”“看团结的工人如何让权贵低头”

前言:08年冬,通钢迎来了史上最严的寒冬,七座高炉全部停产。在此期间,普通工人每月领取300元生活费。约12000名一线职工、近3万人的职工队伍,嗷嗷待哺。这一切始于4年前也就是2005年。2005年11月28日,通化钢铁集团与建龙钢铁公司签订重组协议,组建了新通钢集团。但是,自建龙钢铁和通钢联姻以来一直冲突不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通钢出现巨额亏损。在老职工只能领取300元工资标准的情况下,兴建的吉林新区却生产正常,员工收入也未受影响,这样的不同待遇,当时就引发了不少冲突,职工也对合作后新通钢依然亏损表示不能理解。一、建龙二进宫
由于新通钢连续亏损(有消息称建龙通过一进一出获得吉林精品钢基地和通钢原有的矿山所有权,并将进口铁精粉造成的巨额亏损转嫁给通钢。),2009年3月,建龙集团与通钢正式股权分立,建龙退出后,通钢对3月份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只亏损了5000万左右,而3月份报亏是2.7亿,直接的结果是“通钢与建龙股权分立后,通钢负债高达80%。”虽然此后亏损逐月减少,并且在7月前20天,通钢粗钢产量达到历史新高。股权分立仅仅数月后,7月22日,吉林省国资委传出消息称,建龙集团将再次入主通钢集团,并提高持股比例至50%以上,具体股权调整方案为:建龙集团子公司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重组后的通钢,建龙持股65%,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变更为34%,其余小股东的股份被稀释成1%。建龙集团的承诺是:保证努力做到年内不亏损,保持年产8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确保通钢股份在2010年形成1000万吨生产规模;通钢集团注册地、纳税地保持永久不变;通钢集团现有班子全部留用,员工不裁员、不减薪。
二、危机初现
重组决策被迅速传输到数百公里外的通化。愤懑的气氛已经在部分职工中酝酿,他们认为,建龙自3月份股权分立之后,在短短3个月后又能重新参与增资扩股、卷土重来,是对通钢的二次“蹂躏”。
至7月23日,吉林省国资委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正式到通钢宣布建龙增资扩股的消息时,流言已充斥整个厂区。流言主要针对中层干部调整和裁员,一些人认为重组后“必将洗牌”,建龙已经准备好替换通钢干部,更有甚者说建龙将会从外地带来200名左右的后备干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人执拗地认为,建龙作为民企,掌权后必将对通钢进行彻底整顿。一些附着在通钢上游和下游的产业,也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
23日9时许,工作组进入通钢冶金区,分别召开通钢股份中层以上干部和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班子成员、在岗职工代表和内部退养人员座谈会。据了解,当时约有60多位退休员工欲进入办公大楼,被保卫处封锁,但部分人从后楼到达会场,听到了会议的相关内容。目击者称,会议结束后,省国资委领导、通化市领导、建龙集团相关人员准备离开时,一位妇女情绪激动,用身体挡在领导的小车前,引来现场在职员工鼓掌起哄。后经现场协调,领导们乘车离去。当晚,一些政策性宣传材料,宣讲省政府重大决定意义的材料印发。此时,厂家属区发现大量小字报:召集群众第二天早8:00到广场聚集。
时间终于来到7月24日
早上8时35分,通钢在公司后五楼召开干部大会,处级和部分科级干部参加,宣布建龙与通钢重组及干部任命等事宜,并宣布新通钢董事长由张志祥担任,总经理由李明东担任,党委书记由崔杰担任,通化钢铁总经理由陈国君担任。
此时,通化钢铁办公楼前及广场上聚集人员达400人,周边尚有数百人围观。以退养、退休人员为主体,他们冲进办公楼院内,开始呼喊“建龙滚出去”的口号。后院外有人打出“建龙侵害国有资产,从通钢滚出去”的横幅,聚集人员开始通过厂区1号门涌向生产区。工作组成员、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喜东就现场情况向省应急办进行了口头紧急汇报,并安排工作组人员到现场疏导、劝解。
10时01分,被派往现场做工作的通化市政府领导的随行人员遭到殴打,工作无法开展。
10时05分,工作组对铁路线采取隔离措施未见效,风机已休风,2号高炉停产。
10时24分,工作组派到现场部分人员回到通钢宾馆。通化市政法委书记齐晓光建议,要求通钢集团发挥自身党组织作用,宣传并劝返群众。
10时30分,另一批工作组人员回到通钢宾馆汇报情况。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向公安机关表明,在有人身攻击的情况下,企业工作人员已不敢出头做工作,建龙集团与国资委工作组人员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威胁。
11时05分,现场劝解已无法奏效,1至6号炉也已休风停炉,7号炉也有停产之虞。
11时30分,现场传来部分人员又向7号高炉及焦化厂聚集的信息,负责焦化厂维稳工作的建龙集团派驻人员陈国君遭到围攻。一些人对他进行了第一次殴打,陈国君躲进焦化厂旧办公楼二楼化验室。
三、惨剧发生。
陈国君大喊救命
有目击者称:“上午9时大约有3000人,到晚上7时则有1万人左右。这种规模是空前的,通化没有过,吉林没有过,国内也应该不多。”一个细节是,中午炼铁厂食堂面向所有人免费开餐,而且提供饮水。
及至下午,厂区五个门已被聚众人员封堵。不等企图说服聚众者离去的各级领导开口,聚众人员的谩骂与围攻就会呼啸而来。
此时,建龙集团人员收到陈国君电话求助,表示已经被打,情况十分危急,现已经隐藏起来,要求尽快营救。
参与维护秩序的一位营救人员描述:“根本进不去,往前一走就是砖头和钢块,砸到盾牌上砰砰响。”
“当时谁来也没用,工人都红眼了。”一位目击者说,外围的聚众者与警察对峙,有警方车辆被掀翻,里面的聚众者则在寻找陈国君。
下午3点多,聚众人员发现陈国君躲藏在焦化厂旧办公楼,聚众者费力地卸下暖气片,撞开一楼至二楼楼梯间的防盗门进入二楼,逐个房间搜查,在二楼带有防盗门的房间里搜出陈国君,并再次进行殴打。
一位现场目击者称:“大家撕扯着,把他往楼下弄,他嘴硬,大家你一拳我一脚的,陈国君被打得口鼻流血、胳膊折了、头都大了。”另一位目击者则称,在5点左右他看到了躺在一楼走廊入门处的陈国君,大家排队过来看,还有人向躺在地下重伤的陈国君吐口水说,“你一天赚的比我一年赚的还多。”这位目击者还称,当时陈气息尚存,肚子一起一伏的。他听说,之前陈在走廊里大喊救命,喊了很长时间,可没人理,这时2号门那边有很多警察,但就是进不来。现场防暴警察多次试图冲过聚众人群,强行救人未果。
事后通钢鞭炮齐鸣
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吉林省国资委继续组织原通钢高层领导座谈,推进重组工作,遭到了参与座谈会者的一致反对。15点30分,经过与省级领导请示沟通,决定暂缓执行与建龙集团的合作。
17时15分,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在遭到聚集群众石块攻击的情况下,直接面对聚集人员,宣布终止建龙集团重组并控股通钢集团的决定。然而,聚集群众对工作组的信任已降至冰点,这个口头宣讲没能缓释聚众者的情绪,也没能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陈国君。18时10分,陈国君被打现场传出消息,他已经生命垂危。
19时56分,省国资委关于建龙集团不再入股通钢集团的通知正式文件传到,印刷后向群众发放,但聚集群众依然不同意医务人员对陈国君进行抢救。
23时,白山市警力到达,进行强攻。现场目击者称:“警察抢起已经死亡的陈国君,迅速从2号门撤退。”官方说法是,陈国君被解救后,送至通化市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晚,当地电视台发布公告称根据广大职工愿望,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希望广大职工保持克制,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尽快撤离。
至夜,通钢恢复生产,山城鞭炮齐鸣。此后通钢与建龙集团再无任何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