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个好标题拟获省新闻奖了

2025-11-02 21:02:33 12阅读

2023年5月9日至10日,第四十届湖北新闻奖定评会在汉召开,共评出拟获湖北新闻奖作品445件,其中,一等奖87件,二等奖129件,三等奖214件,好标题奖15件。公示日期为2023年5月17日至5月26日。以下为拟获湖北新闻奖的15件好标题。

1.一张剥开薄如蝉翼 千张煮出人间百味(东楚晚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金牛“千张”,是黄石的一大特色美食,深受市民喜爱。此标题在食品名字上作文章,“千张”既指一千张豆腐皮,也指金牛“千张”这道特产,一词双关,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通过千张一词,加上文中有一张皮薄如蝉翼的描述,从中找出了对比的灵感。一张皮是很薄的,所以用一张与千张相对,字面上是对比的,意思上是递进的;前句用了比喻修辞,后句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出了金牛“千张”的物理特性——薄,以及它作为食材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的口味和乡愁。

“千张”不露痕迹地一词双关,生动自然,恰到好处,读后不觉会心一笑。好的标题不是标题党,它吸引人的同时,能给人以韵味,如同这道美味。

2.他看不见光,却点亮了整个夜空——记点燃“微火”的视障主火炬手李端(湖北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视障运动员李端通过漫长的一分钟摸索后点燃主火炬“大雪花”的一幕,为世人留下了经典印迹。盲人点火,这是残奥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胆尝试。这个创意,将视障火炬手在黑暗中反复摸索、在艰难中寻找光明的那种曲折和坚韧同步放大在全球观众的眼前,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感动,作为本届冬残奥会主办国,中国支持和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直致力于全民族各领域平等互助携手共进,促进世界和平友善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都被极为生动地融入这一过程中。“相约未来——湖北日报北京冬残奥会特刊”第一期所刊发的李端点火稿件,成为当期的最大看点。为此,我们将新华社两条电稿合二为一,一条是特写《最长的一分钟》,一条是介绍点火台前幕后的人物通讯《点燃“微火”,照亮世界——访视障主火炬手李端》,在精心编辑后制作主标时,《最长的一分钟》文尾“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给了我们灵感,经过三次改动,最终的主标题极大地升华了稿件主旨。

“他看不见光,却点亮了整个夜空”的主标制作,因其朴实无华却意境深远,不仅被当晚值班老总推荐为好标题并于次日全票获评当日好稿,见报后,在全国省级党报同题材比拼中也属上佳之作,社会反响良好。

3.酿好一壶“酒” 用好一片“绿”(十堰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该标题生动、鲜明、准确、凝炼。这篇通讯讲述了房县土城镇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黄酒产业及生态旅游产业,标题用工整对仗的形式,通过“酿”与“用”、“一壶”与“一片”、“酒”与“绿”,形象生动地将生态环境与黄酒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让该镇发展现代化新业态的成效生动展现在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起到了给文章“点睛”的作用。

该通讯见报后被秦楚网、荆楚网、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平台采用。其新颖醒目的标题吸引众多网友点击浏览,引发网络热议。该标题获得业内人士一致肯定,获评首届十堰新闻奖好标题奖。

4.倒口湖公园出现一群绿头鸭 嘎嘎嘎 两口子带着9个伢(楚天都市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武汉市民散步时拍下一群野鸭在公园里嬉戏的照片,本报记者写成消息稿,并提交了照片。值班总编和责编看到文稿和图片后,眼前一亮,感到画面充满生趣,同时又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能量主题,十分难得。决心以童真的眼光和口气制作一个出彩的标题。一、标题画面感强。主标题“两口子带着9个伢”,正如图片所呈现的场景,鸭爸和鸭妈带着小鸭欢快游动。“嘎嘎嘎”给画面增添鸭的叫声,这是标题作者的合理想像,使场景更加立体。二、标题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鸭子当人来看待,“两口子带着9个伢”,趣味横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三、准确性和科学性。标题中的“绿头鸭”命名不是随口乱说,是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鉴定的,他还简要介绍了这种野鸭“是中国家鸭的祖先”,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作品刊发后,引发读者普遍好评。编辑部评报和业务研讨会也进行了肯定,认为是标题制作的成功的实例。新闻界同行也认为有借鉴作用。

5.我市237家专精特新企业,取道“窄而深”,体现“专而精”,突出“特而新” ——“小巨人”走出“大模样”(襄阳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引题简明扼要地突出襄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区别于其他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特点,主题则用对仗的方式将襄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用8个字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整个标题让读者对襄阳2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特点一目了然。

稿件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让读者看到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襄阳产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稿件随即也被荆楚网、中新网、人民网等媒体进行转载,特别是标题更是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6.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助力城市大脑建设 神机“庙”算在三峡 (三峡晚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2022年8月,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投入运营的机柜突破1400组,这意味着该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达到预期装机容量,即将进入2期建设。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大型绿色零碳数据中心,是宜昌建设智慧城市,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重要依托。在撰写该稿件时,重大数据运营中心与东岳庙两个“关键词”相碰撞,顿时让作者想到“神机妙算”这个词,将“妙”转化为谐音“庙”字,既契合文章主题,又一语双关简明扼要,实属不可多得的妙手偶得之作。

该稿件刊载后,得到了三峡集团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该集团内刊全文转载,并迅速得到了湖北日报、中新网等中省媒体的关注推介。神机“庙”算这个关键词,成为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助力中国算力跑出“超高速”的高频词汇。

7.从“会”种菜到“慧”种菜(黄冈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菜”,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智慧农业”不再是天方夜谭,开始变得触手可及。记者走进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智能化温室,温室可以一键调节室内光、温、水、气、肥,“互联网+农业”实现精准浇水、施肥,省时又省力。记者感受到“智慧农业”的魅力,从而想出了“从‘会’种菜到‘慧’种菜”的标题。

这篇稿件宣传了“智慧农业”,通过媒体传播的力量,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智慧农业”,并作为产业工人参与到智慧农业当中,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智慧农业不只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产理念。让黄冈“老乡”会技术,懂行情,共致富。

8.武汉人均绿地面积5年多出一张“双人床”(武汉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这是一个生动有趣且兼具画面感的标题。本篇作品刊发于2022年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报道主体内容是武汉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当天发布的《2021年武汉市绿化状况公报》。公报重点公布了武汉人均绿地面积的变化,除外还介绍了我市义务植树、国土绿化、园林景观、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公报》称,“2021年,全市新增绿地1002.8公顷,差不多相当于5个武汉园博园大小;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7%,相比2016年增加约3.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2平方米,相比2016年的11.21平方米,增加了近4平方米,相当于一张双人床的大小。”主创人员从这段平实的数据性表述中,敏锐捕捉到读者的阅读“兴奋点”,给该篇报道起了一个生动趣致的标题《武汉人均绿地面积5年多出一张“双人床”》。在碎片化阅读已成趋势的当下,标题已经成为吸引眼球的“节点”,画龙点睛,方能引人入胜。这个口语化的标题,比喻形象,通俗易懂,以大众化视角诠释变化、展现成就,用亲和顺口、平实直白的群众语言,拉近了枯燥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该篇报道在2022年植树节当天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号、掌上武汉APP、今日头条号、微博号等多平台宣发,全网阅读量10000+。

9.这十年,鱼知道(长江云客户端)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表述引发广泛关注。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到党的二十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十年间,思想领航催生江河巨变。主题重大。本作品在“十年”这个重要节点推出,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线索,将一个个新闻事件融入13.14米的手绘长卷。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视野广阔。设计精巧。本作品以住在长江里“三世同堂”的青鱼一家为主角,用鱼的视角和口吻,展现长江的直观变化和岸上保护长江的各项行动。作品从鱼之变、思之变、岸之变、水之变四个维度展开,情节设计生动,故事鲜活,细节丰富。制作精细。本作品将原创手绘、长图、动画等新媒体形态巧妙融合。在发布长图的基础上,又将13.14米的手绘长卷以横向动画的形式再创作,根据角色特点及故事情节配音、配乐、配特效,全片节奏紧凑,饱含感情,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产品全网点击量突破1000万。

作品在长江云客户端首发后,获学习强国、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湖南三湘都市报、贵州天眼新闻、云南日报、重庆第1眼新闻、新甘肃客户端等转发、推介。网友纷纷打call留言“湘江鱼也知道”“乌江鱼也知道”“滇池鱼也知道”“长江鱼也知道”“黄河鲤也知道”,在网络上营造了良好氛围,也让网友看到了湖北在长江大保护工作上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产品全网点击量突破1000万。

10.郑敏捷 真敏捷 三秒救下轻生男 (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2022年11月4日凌晨,宜昌公安民警郑敏捷在长江大桥上成功救下一名欲轻生的男子。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细节:一是民警从出手到把男子安全救下,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3秒钟的时间,身手敏捷、行动果敢;二是民警的名字里有“敏捷”两个字。因此在采制过程中,主创将这两个细节充分融合,以《郑敏捷 真敏捷 三秒救下轻生男》作为新闻标题。在这个“谐音梗”里,包含了新闻主人公的名字,展现了他敏捷救人的事迹,更凸显了公安民警“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

新闻播出后,引发强烈关注,郑敏捷“敏捷”救人的事迹,得以广泛传播,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1.黄石港区:人大代表“约见” 把“问号”变成“句号”(黄石市广播电视台)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2022年5月,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性开展“人大代表约见”活动,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人大代表尖锐发问,部门负责人坦诚作答。记者对活动精彩内容进行了提炼,充分反映了代表监督新举措、部门履职见实效这一主题。作品标题新颖醒目、文稿层次清晰、声画现场感强,体现了记者敏锐的“新闻眼”。作品在黄石市广播电视台《黄石新闻》播出后,同步上载云上黄石APP,转发量达到10万+。

该新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范围内对该项人大代表监督新举措进行学习推广,进一步拓宽了民意渠道、增强了监督实效。

12.中国代表团夺牌速度太快,小编的标题都改了好几回(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标题新颖,有网感。该文标题原为《一小时内,中国队已获得5块奖牌》。由于赛程密集,当文章编辑完成时,中国队短时间内又获得了一块奖牌,为了突出时效性,及时发布,改为此标题。通过标题互动。在当天制作奖牌赛首日获牌情况总结稿件时,考虑到可与该文章标题互动,将第二篇标题制作为“这次标题不用改了!今日赛程结束,中国队获得8个‘金容融’!”有趣且活泼。

全网第一个发布中国队获得“一金三银两铜”的报道,及时弹窗并率先在微博发起互动话题#中国队夺牌太快了#,引起广泛互动;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媒体也参照此标题进行制作。

13.咸安:看好“小公章” 管住“微权力”(咸宁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语言精练,对仗精妙。短短10余字,言简意赅,逻辑清晰,让文章主题一目了然。朗朗上口,余味无穷。口语化表达,通俗易懂,让人读来轻松,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传播力。掷地有声,字字珠玑。内容客观真实,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反映出改革的成效,不多用一字词,做到了事丰而辞简。

作品不仅在头版突出位置见报,而且在咸宁日报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及市县两级多个网站转载,广大群众纷纷转发,好评不断。

14.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冰墩墩”下班 “雪容融”上岗(荆门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在世纪疫情形势下,第二十四届冬奥会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如期举行,20日闭幕。2月21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同时吉祥物“雪容融”接替“冰墩墩”上岗履职。编辑中,为让读者一目了然,特加上了这个主标题,把原标题作为引题使用。北京冬奥会上,吉祥物“冰墩墩”一战成名,风靡全球。“雪容融”随后而来,可谓家喻户晓。以吉祥物下班上岗,指代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突出精华,准确鲜明,不仅言简意赅,浅显易懂,且朗朗上口,生动活泼。

被评为荆门新闻奖好标题。

15.有生一生镜中缘——记鄂州青铜镜铸镜人仙有生(鄂州日报)

作品简介(采编过程)及社会效果:一面铜镜,一生追寻。鄂州素有“古铜镜之乡”的美誉,是古时“全国四大产铜铸镜中心”之一。记者深入采访鄂州古铜镜复原复制第二代传承人仙有生,用故事生动讲述他如何深究十八道工艺、在创新中守匠心以及执著一生的追求。文章内涵丰富、故事性强,后面还配上记者对如何让大众重新认识并接受鄂州青铜镜的采访手记,有思想、有启发。文章以图、文、视频形式在新媒体“鄂州融媒”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随后被新华网首页、学习强国、长江日报等媒体平台转发,点击量破百万,受众纷纷留言“精湛传承,大开眼界”“传承古文化,开拓新方法……”,受众参与度高。

文章刊发后,反响热烈,被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点击量破百万。此文大力传播了鄂州青铜镜这张历史文化名片,让更多的读者知晓了鄂州青铜镜的历史和工艺,并为大众重新认识并接受鄂州青铜镜开出一剂良方。据当地数据反映,文章刊发后鄂州青铜镜销量增长超30%。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