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变的体检如何守护儿童青春期健康

2025-11-03 10:07:10 7阅读

超重肥胖、身材矮小、性早熟症状……这些孩子们成长中的健康问题往往被家长们忽视,错过治疗机会。关系到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体检,更是30多年来没啥变化,“常规体检”存在漏洞。

多位医学专家建议,建立科学的儿童青少年体检新模式,健全儿童健康体检体系大数据的管理与研究是当务之急。

超重、高血压、漏斗胸 体检健康异常背后多被忽视

据国家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的数据,我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全国有3%至4%的儿童患有高血压,且还在逐年增长。

“超重肥胖已经成为近年来儿童卫生保健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预防控制成效甚微,关键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不力。”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主任李辉介绍,再比如,身高生长迟缓的就诊儿童也在逐年攀升,但由于缺乏既往生长监测资料使病因分析变得复杂,有些儿童甚至因诊断延误而丧失了治疗时机。

北京某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也对儿童日益普遍的肥胖问题表示担忧。她说:“儿童肥胖相关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高,部分儿童青少年甚至患有代谢相关疾病。但对于这些疾病,学校简单的体检基本无法查出,孩子及家长的知晓率低,诊断、治疗达标率更低。”

除了容易被发现的肥胖、生长迟缓等问题,还有一些隐秘的健康杀手,在家长和孩子羞于启齿中被忽视。

长春市某医院体检管理中心主任表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整个的心理、身体的发育速度非常快。“在这两年的体检过程中发现了漏斗胸等一些问题,家长们由于缺乏了解而往往不太重视,以为长一长自己就好了,结果耽误了病情。”

健康体检30多年来变化不大 “常规体检”有遗漏

专家估算,当前我国准备或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儿童青少年约占总人口的1/3,人数超过4亿,但我国现行的健康体检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而发展,已无法全面反映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记者调查了解到,许多儿童青少年生理问题在“常规体检”中被遗漏掉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体检内容陈旧落后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由教育部门主管的学生健康体检,30多年来内容变化却很少。而目前我国疾病谱由感染性疾病向非感染性疾病转化,但体检内容并没有增加性发育、心理行为发育和更全面的生长发育等,造成临床上学校组织的体检问题发现率并不高。

青少年体检隶属多个部门,信息共享差

目前我国0至6岁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归属卫计委管辖的妇幼保健院完成,到了6至18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则归属教育部门管辖的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完成,而18岁以上的大学生健康体检又归属各大院校校办医院完成。

北京一家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说,目前体检多在位于学校内的各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进行,连贯性差,且以群体为单位的年度报告科学性不强,健康体检模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衔接。

常规体检缺乏专业人员

健康体检涉及行医执照、查体、采血、医疗废物处理等法律规定。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某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专科主任教授表示,目前的青少年健康体检中,虽有部分医护人员参与,但专职医护人员非常少,即使有专职人员也都常年远离临床,体检人员临时拼凑多。

强化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大数据研究 健全儿童健康体检体系

“门诊中多次看到这样的病例,孩子们被耽误错过治疗机会,建立一个最佳的儿童青少年体检模式刻不容缓。”教授说。

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主任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体检隶属于不同部门造成脱节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应健全我国健康体检的管理体系,将身体健康管理与知识教育功能区分开来。

同时,还要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大数据管理与研究。内分泌科教授建议,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组织的体检,条件允许的地方,可由专业医院医护人员参与完成,并出具科学的诊断报告,使得数据研究更具参考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一手材料,对青少年出现的一些健康隐患做出判断。

“青春期保健具有其不同于普通预防医学的特殊性。”医院妇产科教授说,目前青春期保健的普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传统的预防体检外,社会还应重点关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性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这些都属于青春期保健的范畴。

在知识教育过程中,青春期保健对危险因素能起到排查作用,并通过心理和行为的测评,及时发现儿童在青春期出现的学习障碍、注意缺陷障碍、神经性厌食等现象。“在发现这些威胁孩子健康的隐患之后,家长老师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避免这些心理疾病发展为抑郁甚至自杀的悲剧。”教授说。

儿童青少年面临诸多青春期健康问题

为什么儿童要定期进行健康管理?医院体检管理中心主任表示,因为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身体发育速度非常快,处于动态变化中,很多问题容易被家长、学校所忽视,如漏斗胸、隐睾、脊柱异常等。”

医院青春期医学专科主任表示,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常见问题主要有青春期意外及故意伤害、情绪问题、注意力缺陷、不良行为及行为心理障碍、物质性及精神成瘾等问题。早期筛查发现心理行为问题,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整个家庭和谐非常重要。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介绍,儿童青少年肥胖是一种趋势,与之相关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非常高,部分儿童青少年还患有代谢相关疾病,但对于这些疾病,孩子及家长的知晓率很低,学校简单的体检基本无法查出,诊断、治疗达标率更低。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主任介绍,根据北京市2011年的学校体检资料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不佳,其中超重肥胖超过30%,身材矮小及身高不足占13%。“超重肥胖是近年来儿童卫生保健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预防控制成效甚微,关键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不利。”此外,身高生长迟缓、早熟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就诊人数逐年攀升,但由于缺乏既往生长监测资料使病因分析变得复杂,增加了本来可以避免的诊疗费用,有些儿童因诊断延误而丧失了治疗时机。

医院小儿神经内科认为,青春期体格快速生长,营养需求增加,代谢旺盛,行为叛逆,发育中的青少年会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是各种内分泌、代谢病及营养障碍高发的时期。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改善遗传代谢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关键,建议家长及学校关注“落伍”、“不乖”的青少年,及早就医,发现青春期烦恼后潜在的可治疗疾病,进行干预,帮助病孩子们“归队”。

专家认为“健康新模式”,应包括无病、身心健康以及适应社会。科学规范的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健康指导是国家政府强民强国,降低医疗总支出的最佳方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