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大讲堂 || 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2025-11-04 06:04:56 8阅读

,时长08:37

本期导视

【解说】五人密谋,深挖陷阱;

【采访】“引诱中小学生扫码进群” “如不配合将告知被害人父母” “通过‘软暴力’进行精神控制” “这是典型的电信网络犯罪链条”

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

【解说】抽丝剥茧,法网恢恢。

【采访】“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 “始终保持零容忍 从严惩处 绝不姑息”

【解说】《法官大讲堂》本期聚焦——“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法官大讲堂》。

这是一个隐藏在虚拟世界深处的罪恶陷阱。犯罪团伙精心编织一系列的谎言,通过一根网线,伸向了全国多地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在近1年半的时间里,超过250万元的大额资金不知去向,60多个孩子身心受创,父母担忧。那么,到底是谁让受害者一步一步落入陷阱呢?

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解说】 时间回溯到2022年初。一个以杨某为首的五人犯罪团伙蠢蠢欲动,他们的目标明确,专门针对未成年中小学生,布下了一张“黑网”。

【采访】何燕 主审法官 宜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犯罪团伙(成员)之间分工非常明确 被告人(杨某)负责策划 准备作案工具 包括QQ号 手机号等 同时联系洗钱渠道 其他的人则分别负责具体实施以及资金转移和‘引流’”

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

【解说】 该团伙利用孩子们对明星的喜爱,通过 QQ、抖音、快手等 APP 冒充明星发布虚假私人 QQ 号,不断实施诱骗。

【采访】刘子孺 书记员 宜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引诱中小学生扫码进群 在 QQ 群发送扫码即可领取明星签名照等福利广告 被害人扫码或领取红包后 被告人谎称对方账户(号 )异常 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 要求被害人配合解冻 或者发送事先准备好的文字图片 谎称有人泄露明星 QQ 相关嫌疑人 已被抓获并判刑 需要被害人配合排查”

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采访】缪丙信 法官助理 宜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如果不配合将告知被害人的父母 将被害人起诉至法院 处理不好 就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 上门抓捕被害人 同时 发送到公安机关报案的视频 律师证照片等 被害人被迫同意配合后 被告人会采取屏幕共享的方式 查看被害人所持家长的手机内的 支付宝和微信的余额 要求被害人扫码转账 接着谎称配合调查后 这个钱款就会退回”

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

【解说】 为了平息事端、避免所谓的“法律后果”,孩子们往往在不敢告知家长的情况下,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采访】卓胜龙 副院长 宜秀区人民法院

“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 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判断力 同时又惧怕惩罚 害怕让父母失望 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制造焦虑和恐惧 通过‘软暴力’进行精神控制 迫使孩子们被动服从”

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

【解说】 自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近1年半的时间里,先后有62名未成年中小学生落入陷阱,涉案金额高达250多万元。为此,宜秀区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采访】杨曼婷 书记员 宜秀区人民检察院

“这是典型的电信网络犯罪链条 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 配合默契 形成了稳定而又严密的犯罪组织”

【解说】 2024 年 7 月 18 日、 19 日,宜秀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采访】王健 检察官 宜秀区人民检察院

“公诉机关认为 以杨某为首的五名被告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 纠集在一起 利用网络针对未成年学生 多次实施诈骗与敲诈勒索违法犯罪行为 为非作恶 对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 严重侵害了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 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

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

【解说】 控辩双方的争议焦点,集中在对被告人犯罪行为的认定。网络犯罪隐蔽性强,如何将这些虚拟世界的QQ号与具体的犯罪嫌疑人牢牢绑定,是本案关键。

【采访】何燕 主审法官 宜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认定每一起犯罪事实都需要扎实的证据 我们通过比对涉案QQ号出现在被告人内部聊天记录的时间与被害人被敲诈勒索(转账)的时间 结合被害人与被告人的陈述以及资金流水等证据 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

【解说】 经法院审理查明:多个用于作案的QQ号及其密码,直接出现在本案被告人内部的聊天记录中,且出现时间与被害人被骗时间高度重合。

【采访】卓胜龙 副院长 宜秀区人民法院

“被害人是基于被告人虚构的事实 陷入错误认识 从而产生恐慌心理 为免除法律处罚 信誉受损的风险 被迫配合“调查”以致财产受到损失 被害人交付财产时 并非出于自愿 所以 我们认为 被告人的行为 构成敲诈勒索罪”

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

【解说8】 2024年9月6日,宜秀区人民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之规定,判决杨某等五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4年半到4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

【采访】何燕 主审法官 宜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被告人杨某等人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利用网络平台 对未成年人多次实施敲诈勒索 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 252万余元 数额特别巨大 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且系共同犯罪 被告人杨某在共同犯罪中是主犯 其他4名被告人是从犯”

【采访】吴文慧 法官助理 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对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 “围猎”未成年人的犯罪形态 始终保持零容忍 从严惩处 绝不姑息”

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采访】王健 检察官 宜秀区人民检察院

“这个判决体现了 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 也向类似犯罪团伙 发出了强烈警示”

【采访】卓胜龙 副院长 宜秀区人民法院

“让网络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 而非犯罪滋生的温床 虚拟世界需要真实的守护”

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

【解说】 事实上,多年以来,安庆市各级法院在事前预防方面,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利用每年重要的时间节点,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公众开放日、庭审观摩、模拟法庭等各类活动,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仅2025年上半年,覆盖受众师生就超过了2.5万人次。

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_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

【采访】吴文慧 法官助理 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安庆两级法院将继续延伸审判职能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推动构建全方位 多维度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 让法治阳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主持人】 这起案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同时,它也提醒广大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心理关怀,提高孩子们的防范意识,教会他们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求助。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法律亮剑,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织就一张坚实的保护网! 感谢收看本期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网警斩断侵害未成年人黑色产业链_斩断“围猎”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链_利用网络软暴力实施精神强制“围猎”未成年人犯罪

微信号|aqfydyh

新浪微博|@安庆法院

安庆法院网|aqzy.ahcourt.gov.cn

诉讼服务热线|0556-12368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