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从教的初心】韩海宾

2025-11-04 11:05:33 9阅读

作者简介

韩海宾,男,莘县武阳路小学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被评为教学工作教学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其论文先后获省、国家一等奖,其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奖,本人多次被评为市省国家优秀辅导教师。

别因一根淀粉肠背离教育初心_教师初心无私奉献_教师职业荣耀与坚持

从教的初心

曾经听到有人不断地抱怨,说教师这份工作是如何如何的苦如何如何的累,甚至有人说,不要命的当老师去。但也有人常常这样夸赞教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是成灰泪始干的蜡炬。然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真心”的将教师放在第一位?在一些人眼中,教师只不过是生存在别人的夸赞与虚有其名的荣耀中的虚影罢了!否则,教师也不至于成为谈“利”色变的“苦人儿”。

诚如上述,众多教师还依然在人们送给的荣耀中,在教育的阵线上努力地咬牙坚持着,挣扎着,为什么?是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教师心中获得了暂时的平静,是无数学子期盼的眼神及信赖的目光使教师忘记了心中的不悦,是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在孩子学业有成之时送来的感谢和赞许使教师获得了心灵的安慰,是庆功之时上级颁发给的奖杯使教师的努力获得了认可,这就是教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教师有着一颗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爱心,有着甘于贫困的心理状态,有着面对家长的不理解而忍辱负重的精神。

诚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付出和奉献,然教师这份职业真的就那么令人可怕吗?虽如此,为什么众多教师还在人们送给的荣耀中,在教育的阵线上努力地咬牙坚持着,挣扎着?因为教师有着一颗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爱心,有着甘于贫困的心理状态,有着面对家长的不理解而忍辱负重的胸怀,有着苦中作乐的精神。

闲暇时,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有一位记者来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位建筑工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在干什么?

第一位建筑工人头也不抬,满脸倦意粗声粗气地说:“我在垒一堵墙。”

第二位建筑工人不紧不慢地说:“我在盖一座房子。”

第三位建筑工人双手举向天空,两眼释放者异样的光彩。他告诉记者:“我在为人们建造美好的家园。”

记者觉得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将其写进了自己的报道。

若干年以后,记者在整理过去的采访记录时,突然看到了这三个回答,三个不同的答案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欲望,他想去看看这三个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等到他找到这三个工人的时候,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当年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在还是一个建筑工人,仍然像从前一样砌着他的墙;而在现场拿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当年的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记者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现在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三位建筑工人的结果为何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仔细想来,那是因为他们面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不同的缘故。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这话一点都不假。

蓦然回首,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自己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载。回想这些年的经历,当中有付出的艰辛,有失去时的彷徨,可以说,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但更大的是收获时的喜悦。

曾几何时,我也几度彷徨几度迷茫,几度徘徊在教育的边沿。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曾因同学的一封信几乎告别教师生涯。然而,当想到无数学子期盼的眼神及信赖的目光时,不由得忘记了心中的抱怨;当想到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在孩子学业有成之时送来的感谢和赞许时,不由得使自己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当想到庆功会上上级颁发给的荣誉证书时,不由得找到了曾经迷失的方向。可以说, 付出了,也收获了。

为了提高自己,我曾读过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论著,也曾多次听过“南冯北魏”二位专家老师的报告。他们满腹经纶,侃侃而谈,其知识的渊博、敏锐的思维、巧妙的教育技巧等使我折服。他们用爱心、真诚、耐心等感化了一批又一批稚嫩的心灵,凭着自己的精神和意志获得了教育界的喝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内涵: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育就是要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颗无私的爱心,是这颗心与众多心的碰撞,是他们的温风细雨而非河东狮吼使曾经“黯然失色”的教育大放异彩。

工作中,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个健康而快乐的状态,饱含那份推动自己不已的激情,令自己每天以一颗饱满的心态面对每一天。可以说,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充实的、快乐的。

曾经有同事诙谐地和我这样说:“老韩,天天这样工作,你哪来的这股精神劲儿?就不觉得累吗?”说实在的,试问天下人,有谁不想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康。但我们知道,自盘古开天辟地,混沌初开至今,这样的生活又有几许,这样的工作又有几许。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我要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我奋起;与其消沉低迷,不如奋斗不息;与其垂头丧气,不如快乐无比。我们不妨将心中的那点怨气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我们应该坚信,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在教育的这片大花园里,一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春天,因为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快乐的心态投入这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与生活中,莫做教育的“苦人儿”。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4.如入选当期纸刊,作品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投稿邮箱:1:xibuzuoja@126.com(仅限复制)2:ludongwenxue@126.com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当代主流诗歌及散文小说选本,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山东齐鲁文学社

首席顾问:莫言

总编:罗永良

主编:曾小霞

副主编:樊建华 程桂彬 苏小桃 付爱玲

执行主编:陈骄

执行副主编:方小琴

编辑部主任:王建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