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钢集团群体性事件

2025-11-04 23:05:09 6阅读

吉林通钢集团群体性事件

事件_鞘

Excerpt文摘

吉林通钢集团群体性事件高校毕业生Ⅳ被就业Ⅳ事件

2009年七月下旬,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通钢集团通化钢

铁股份公司部分职工因企业重组r,--I题聚集上访.在聚集中,

部分人员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

理陈国军身上,对其进行围堵,并将其打伤.救援人员几经努

力,最终将陈国军抢救出来.但在7月24日晚陈国军终因抢救

无效而死亡.

当天夜间,吉林省国资委宣布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

司不再介入通化钢铁重组事宜后,群众抗议方始结束.

据悉,建龙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2005年9A参与重组通

化钢铁控股母公司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启动之

初,吉林省国资委保留了对通化集团的相对控股地位,建龙集

团以现金加资产的方式进入,拥有"新通钢".t6.19%的股份,

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化机制.

此次改制曾长期被吉林省视为国企改革的成功案例,在

当地素有"阳光改制"之称.

2008年宏观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后,钢铁行业一度出现全

行业亏损,通钢改制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呈现出来,改制成败也

争议再起,劳资摩擦时有发生.至今年初,建龙集团提出股权

调整的要求,要求控股,否则建龙集团将退出通钢集团.

道.

西北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赵冬冬以"酱里合酱"的网名,在国

内某知名论坛上发帖,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就与西安一家公

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而他连这家公司听都没听说过.一夜之间,"被

就业"成了网络热词,也揭开了"被就业"掩盖下的尴尬就业率.

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赵冬冬并不孤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毕业生都纷纷表示,

他们在离校前也签了一份虚假的就业协议.随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因扣发2o名未签订就业协议学生的毕业证事件也被媒体曝光.

7月24日,人保部相关负责人在2009年上半#-AJ~资源社会保障

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至7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率达68%.这一通报无疑让无数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民众宽慰了

不少.而"被就业"在网络蹿红以及在媒体的调查证实之下,民众愕

然:这组数据能挤出多少水份?

另一方面,一家来自民间的教育数据统计机构发布的调查数据

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应届本科生的签约率仅为40%,高职高专

学生签约率为3j%.

事件速评:

(1)"被就业"给我们提了个醒:"被就业"是一场不负责任高

校上演的独角丑剧,社会不应被一些高校所公布的高就业率数据所

蒙蔽,更应该趁早把它们赶下舞台.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应届生

就业难的问题在社会.下的齐心协力下尽管稍有缓解,但形势依然

严峻,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松懈.而高校面对就业难问题更~dik#1

"被就业"这种手段来急着撂挑子,持续跟踪自己所培养出来的人

才的就业情况才是毕业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虚高的就业率,"优秀"的"政绩单",除了"被就业"的学

生本人之外,似乎再没有谁会在其中受到损害.然而,如果以虚高的

就业率为指引,政府指导就业工作只会越走越偏,各级政府为促进

大学生就业所做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就业率遣假,

会严重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公众对其信任感会越来

越低,最终丧失.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