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密件别惹祸
友情提示
点击上面“网信比如”可关注哟~





身边的泄密隐患
第三章 涉密载体篇
复制密件别惹祸
前言
根据保密相关规定,机关、单位复制涉密文件、资料实行“双轨”制。自身具备印制条件的,在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复制;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涉密载体印刷资质单位复制。无论何种方式,均应遵守涉密载体复制保密管理规定。但工作中,个别单位在机构内部违规复制,或选择外部无涉密资质、无保密协议、无防范措施的“三无”单位印制,存在极大失泄密风险隐患。
{ 典型案例}
01 遮蔽文头复印,密件转为非密件
某县委机要局收到1份秘密级密码电报,为及时落实领导“转发至各乡镇、各单位组织学习”的指示,秘书组组长胡某要求机要员匡某提供电报内容以便转发。匡某遮住密码电报报头复印了1份交给胡某,胡某起草明电连同此复印件一起下发,后被该县电子信息办工作人员周某扫描上传到网上,造成泄密。事发后,匡某受到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原工作岗位;胡某受到行政记过、党内警告处分,调离原工作岗位;3名相关领导均受到处分。


02“三无”单位非法承印涉密件
某研究所工作人员岳某因无法按期完成某涉密会议材料准备工作,在请示项目主管李某同意后,委托会务人员赵某前往不具备保密资质的文印店复制会议资料。不久后,该所质量技术处副处长徐某因同样原因,在经项目主管陈某同意后,再次前往该文印店复制涉密材料。但该店不具备相关保密资质,存在严重泄密隐患。事发后,陈某、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李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岳某、赵某及相关领导均受到处理,并处经济处罚。
{ 隐患分析 }
复制涉密文件、资料看似事小,实则关乎国家秘密安全。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容易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在此问题上“栽跟头”。


01
重业务,轻保密
一些工作人员对违规复制密件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明知遮蔽文头、隐去密级标志复印属于违规行为,但偏执业务第一、保密第二的心态,罔顾保密纪律,不惜逾越保密“红线”,导致泄密事件发生。
02
重结果,轻监管
实际工作中,有些涉密会议文件、资料等复印任务时间紧、数量多,当内部难以及时完成时,一些工作人员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不惜将保密制度让位于任务完成。如案例二中的单位两次选择“三无”单位复印涉密文件、资料,却无监管、无制止。
03
重使用,轻建设
一些单位长期存在文印设备不齐、复制制度不严、印制保障不力等问题,设备滞后于工作需求,容易造成“病急乱投医”。
{防范对策 }


违规复制涉密文件、资料,究其原因在于少数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思想麻痹,未严格执行各项保密要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强涉密文件、资料复制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强教育:
通过保密宣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认清遮蔽文头错印、未经审批擅印、“三无”单位乱印等问题的严重危害,强化敌情意识、保密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帮助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正确对待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走出“重业务,轻保密”的误区。
02
严监管:
机关、单位内部应健全复制审批管理制度,严禁擅自复印或改变复印件密级,复印过程中途不宜擅自离开。
03
正秩序:
一方面,按规定建强内部文印机构,配齐设备、人员和经费,规范涉密文件、资料复制制度并督导落实。另一方面,选好具备保密资质的定点单位承印,明确范围并定期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