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牌做得比脸还大!商家:为防“白嫖式退货”
随着“双十一”网络促销期到来,“巨型吊牌防退货”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服装时遭遇尺寸硕大、材质坚硬的吊牌,部分甚至达到A4纸大小,拆卸困难且影响试穿体验。商家坦言,此举旨在通过物理限制防范部分消费者滥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

图片
业内人士透露,此类防退货吊牌近两个月销量达四五万个,主要应用于女装、礼服等高退货率品类。四川一家吊牌生产商负责人吴先生表示,与传统吊牌相比,巨型吊牌在尺寸、硬度和隐蔽性方面都经过特殊设计,“若强行穿着会产生明显不适”,从而有效降低穿戴后的退货率。
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电商服饰领域的退货率居高不下,其中女装退货率更是达到50%至60%;另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24年四季度,女装是退货率最高的品类,女装直播的退货率甚至达80%以上。这种现象折射出电商行业面临的退货治理困境。部分消费者将网购当作“免费试衣间”,试穿后随意退货的行为确实给商家带来额外成本。尽管电商平台已推出限制高退款率用户等措施,但“巨型吊牌”这种治标之策仍引发争议。

图片
“巨型吊牌”真能杜绝“钻空子”吗?事实上,网络上已出现各种“拆吊牌教程”,真正意图退货者仍能找到对策,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循环。
不可否认,部分消费者滥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因试穿将衣物搞脏就退回,确实给商家带来了不小的经营成本和库存压力。面对这一问题,平台陆续推出取消“仅退款”、限制高退款率用户等措施,为商家提供了一定支持。然而,商家的应对却停留在“巨型吊牌”这类治标不治本的手段上,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牺牲了消费者的正常穿着体验。
解决高退货率,不能靠单方面“设障”。首先,平台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完善退货审核标准,比如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对争议商品进行专业鉴定;同时建立消费者信用档案,对多次滥用退货规则的用户采取限制措施,让诚信者获得更多便利。其次,监管部门需细化法律条款,明确“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具体情形,为商家维权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引导消费者厘清权益与义务,明白滥用规则最终会反噬自身权益。
“巨型吊牌”看似唬人,实则是行业焦虑的缩影。真正的出路,不在于“堵”,而在于“疏”与“信”。当规则更清晰、维权更公正,电商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