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动能强劲!煤炭与新能源多维度融合发展 夯实能源稳定供应基础
央视网消息:国家能源局11月7日出台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加快发展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推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

据介绍,此次出台的文件聚焦煤炭生产、用能等多个关键环节,从多个维度推进煤炭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

在加快发展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方面,鼓励具备条件的产煤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在风力资源充沛的矿区及周边区域,有序推进集中式、分散式风电开发。

在推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方面,加快煤炭生产重点环节电气化改造,推进矿区运输设备新能源替代,支持矿区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同时,推动矿区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发展分布式太阳能供热,探索矿区多热源联合供热。

此外,还要鼓励矿区建设智能微电网,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提高矿区绿色电力使用比例,建设高效低碳零碳典型厂区园区,降低矿区碳排放水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研究员高虎表示,这个文件明确了煤炭企业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和利用途径,将能更好地指导煤炭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专家表示,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对夯实能源稳定供应基础,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一段时间内,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尽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攀升,但其发电量尚不及煤电。为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煤炭的支撑保障作用不可或缺。

高虎表示,煤矿矿区是我国能源开发的主要场所,也是能源电力消费的重要部门。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之中,煤炭开发要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为此,此次出台的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煤炭矿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序实施矿区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发展。到2030年年底,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