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回应民生点亮文明

2025-11-12 07:04:27 7阅读

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到文明城市带来的幸福生活。显然,对于民生领域的积极回应,就是文明城市是否过硬的关键指标。一个值得称赞的案例是,兴庆区中山南街街道更换近千盏小区楼道灯,点亮了市民的回家路,这就是对于民生的积极回应。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老旧小区是一个难点。其中基础设施的陈旧和损坏,大大降低了市民生活的良好体验。人们也容易造成一个印象,新建小区更文明,老旧小区脏乱差。事实上,老旧小区更能沉淀城市发展的历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更为坚固,人情味更足,文明气息更具人文情怀。

因此,我们需要为具有文化沉淀的老旧小区,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让这里不仅有烟火气,更有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甚至可以说,老旧小区更应该首先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也正是如此,文明城市的创建不仅是打扫表面,更是深入解决民生领域的关切。路灯亮不亮,停车位够不够,小街巷通不通,环境好不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常年为之努力,甚至动用更多资源不断创新的领域。

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底,一定是在人们长期生活的区域内不断升腾的。但一个看起来并不文明的环境,很难更上一个台阶。而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正是这样一个机会,检讨平时工作的不到位,充分回应市民的诉求,解决区域之内的痛点。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民生关切和回应,可以凝聚更多人的共识,提升创建工作的参与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每一项具体的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才有机会让文明城市的创建走上更快的发展节奏。

皇甫世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