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败因披露:酒鬼守巴格达拒炸桥防叛乱
新华网专稿: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未遇激烈
抵抗就长驱直入迅速拿下巴格达。当时令众多军事专
家迷惑不解的是,萨达姆在明知伊军实力不济的情况
下竟然没有下令在美军入侵前炸毁幼发拉底河上的重
要桥梁。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日发布的一则长篇
报道似乎可以揭开这一谜团。
外患当前却只想镇压反叛势力
这篇报道援引美军秘密报告称,战争爆发两周后,
一名伊军中将驱车前往巴格达参加伊拉克领导人主持
的重要会议。他在会上强烈请求上级加强首都的防御
并且获准炸毁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上的桥梁,以阻
止美军挺进。然而,萨达姆及其核心顾问对如何打这
一仗却另有一番打算。萨达姆认为对其政权最大的威
胁来自内部。他意图保留伊拉克桥梁的完整通畅,以
便在什叶派武装趁机反叛的情况下,迅速调集兵力南
下平乱。
等到美军已经团团包围巴格达时,伊军将领终于
得到一个连的特种部队去炸桥。然而,这点兵力根本
不足以完成任务,而且已经太迟了。
报道还披露,美军早于2005年4月制定了全面分
析萨达姆政权军事策略的秘密报告。在制定这份秘密
报告时,美军历史专家审问了110多名萨达姆政府官
员和指挥官,并且研究了600多份缴获的文件。
秘密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萨达姆热衷“攘外必先
安内”的政策直接导致伊军抵御外敌时陷入瘫痪。上
述阻碍炸桥一事只不过是萨达姆大敌当前仍只重视国
内威胁的败招之一。
在1995年举行的一次军事战略评估会上,伊拉克
将领们曾提出效法历史上俄军击败法国拿破仑,以及
后来苏军歼灭德国希特勒武装的战略。根据这一战略,
正规防御部队在战争初期边打边退,主要利用武器装
备精良的部族武装去骚扰敌军。而包括共和国卫队在
内的装甲师保持相对“低调”,伺机对敌人进行致命
打击。萨达姆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他担心当地武装
势力壮大后会对其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用兵不当酒鬼镇守巴格达
在用人问题上,萨达姆只用阿谀奉承者,不考虑
真才实学。例如,他竟然任命一名无能的酒鬼掌管伊
军精英中的精英--负责保卫首都的特别共和国卫队。
此人毫无战斗经验,军校也没有毕业,只因是萨达姆
的亲戚就被重用。
在2003年4月2日的会议上,共和国卫队第二师
师长正确预计美国陆军将利用南方卡尔巴拉地区防线
的缺口直捣巴格达。但是萨达姆却听从了国防部长的
愚见,将重兵调往靠近约旦的西部边境。萨达姆等人
认为,美国人在南方的军事行动乃是骗局,其主要攻
势将在以色列的协助下从西部发起。
为了防范国内敌人,萨达姆别出心裁地创建了主
要装备轻武器、但机动灵活的“萨达姆敢死队”。这
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复兴社会党总部。另一项任
务是在什叶派武装起义时进行迟滞抵抗,以等待伊军
重装部队到来。由萨达姆之子乌代指挥的萨达姆敢死
队从军中吸收了大批精英人才,造成抵抗外敌人才的
严重流失。
另外,一些曾在两伊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正规
军将领只空有虚衔,对重大战略决策毫无影响力。例
如,两伊战争时期的国防部长只能给乌代打下手,负
责收集和传递情报。
视伊朗为大敌不信
美国敢打地面战
多年来,萨达姆念念不忘他的宿敌伊朗,并且怀
疑伊朗正在发展核生化武器。在这一点上,萨达姆倒
是和美国布什政府相似。伊拉克军队每年都举行旨在
防御伊朗入侵的演习。美国的威胁似乎尚比不上伊朗,
因为萨达姆相信美国不能像伊朗人那样承受严重伤
亡。即使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惨败于美军,萨达姆仍
然认为什叶派武装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在当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总统老布什因不愿美
军背上占领伊拉克的包袱,才下令美军不要拿下巴格
达。萨达姆却天真地认为,美国害怕付出高昂的代价。
萨达姆对美国的担心主要来自美国可能煽动什叶派反
叛。伊拉克前副总理阿齐兹说,萨达姆政府的核心成
员认为即使美国进攻,他们也就是发动空袭,并且占
领南方的油田了事。
阿齐兹还透露,直到战前数周,萨达姆还是认为
美国会避免动用地面部队。
对军方将领极不信任割裂部队之间联系
由于萨达姆对军方不信任,正规军被部署到北方
库尔德地区或者靠近伊朗边境地区,反正是离首都越
远越好。只有特别共和国卫队被允许驻防巴格达城内。
伊军一切重要决策由萨达姆本人做出,顶多与其
子乌代和库赛商量。至于其他官员,最好什么都不知
道。萨达姆在战前3个月才告知伊军高官,伊拉克确
实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时将领们全都惊呆了。
因为他们在制定国家防御战略时是把生化武器的反击
能力考虑进去的。萨达姆是想告诉他们,别指望那些
不存在的武器了。如梦方醒的伊军将领们顿时泄了气。
萨达姆直接插手部队行动细节,不允许指挥官们
未经允许从巴格达调兵应敌。为减少串通兵变的可能,
萨达姆还切断指挥官们的直接通讯联络,这样伊军各
部队根本无法协同作战。共和国卫队第一师师长回忆
道:“由于不允许相互间联络。我们必须动用宝贵的
侦察资源去确定附近友军的位置”。萨达姆此举的结
果是,正规军指挥官不知道“萨达姆敢死队”的行动
情况,共和国卫队师也不能与兄弟部队联络。指挥官
们连巴格达机场附近的详尽地形图都没有,因为地图
上标明了萨达姆秘密官邸的位置。
最后的告别
2003年4月6日,美国陆军在所谓“雷奔”行动
中首次突入巴格达城中时,已陷入绝望的萨达姆召集
主要顾问在巴格达曼苏尔区一个秘密地点开会。阿齐
兹回忆说,萨达姆让他念了一份8页纸的“告别信”。
当时萨达姆目无表情,但是阿齐兹认为,萨达姆终于
认识到自己的统治已经终结了。这次会议几天后,美
军装甲部队全面占领了巴格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