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公布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天津自贸区3案例入选

2025-11-15 21:05:20 5阅读

天津北方网讯:为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近日,商务部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天津自贸区提供的3个案例入选。

天津自贸区提供的《提升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案例,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围绕建立完善保税维修业务政策体系,科学规范保税维修和再制造试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环境保护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全过程环保监管举措。

该《办法》明确了特定产业的环境保护规范,在国内首次对“达到何种条件的企业可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待维修和再制造品与固体废物的界定及监管方式”“入境开展维修和再制造过程中无法维修和再制造品(固体废物)的合理占比”“维修和再制造企业退出后环保管理要求”等环保监管中的“空白”“模糊”事项进行明确规范,促进保税维修再制造行业实现绿色发展。

《办法》还明确了企业开展的保税维修和再制造业务必须具备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低环境风险标准要求。对不可维修和再制造率作出规定,提出不可维修和再制造率不得高于同一批次进口数量的5%或货值的10%的概念。

该案例实践后,2024年,企业一般固废产生量共计209吨,危险废物产生量共计10吨,全部实现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置。企业通过降低日常有机污染物排放量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2024年,企业保税维修年产值超过3.7亿元,进出口额59亿元。

另外,上海、天津、北京自贸试验区提供的《率先打造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体系》案例,细化了落地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编制实施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积极探索以自由流动为基本、安全为例外的商业数据管理模式,促进商业数据安全顺畅流动,助力构筑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

天津、河北、北京自贸试验区提供的《京津冀进口文化艺术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联动协作模式》案例,以进口文化艺术品为切入点,多层次建立京津冀三地合作机制,深化京津冀进口艺术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联动协作,运用智能化手段破解文化艺术品鉴别难题,促进京津冀国际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降低国际文化艺术品企业运营成本,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据了解,此次推广的29项案例主要涉及贸易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要素自由流动、开放通道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方面内容。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485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牵头作用,会同各地各部门及时总结提炼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引领带动全国其他地区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