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拿捏申论公文写作中的小思路
在申论考试中,公文写作属于重点考察题型,旨在测查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的机关工作实务能力。各位考生往往会被五花八门的写作文种(常见考查题目有讲话稿、通知、调研报告、经验介绍、建议书、倡议书、工作方案、短评、总结等),还有动辄500字以上的作答字数而“劝退”。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公文写作”的小思路。
一、审题辨方向
公文写作题,往往题干中信息较多,考生需仔细审题,来判断出题人的考查重点,尽可能明晰作答思路。
例:请根据“给定资料”,围绕 “让行政机关工作高效便捷,更好地为民服务”这一主题,以沈先生的名义拟写一份提案。
要求:思路清晰,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简明具体,不超过500字。
【中公解析】
(一)把握题干重点信息。1、材料大致内容:应是围绕“行政机关工作”现状、问题、优势等展开;2.作答方向:让行政机关工作高效便捷,更好地为民服务,即建议对策;3、写作文种:提案。
(二)关注特殊要求。大家应特别注意公文写作的“要求”部分,其会直接或间接告知考生作答重点。此题中,“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均是对于“对策建议”的要求,即说明写作的主体部分是“建议类”内容,也符合“提案”的文种特色。
二、析点识内容
结合对审题的理解之后,应把握“提案”的写作格式,从材料中寻找充实对应要点。
【中公解析】
可能有些同学看到“提案”时就懵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会接触到这类型文种,这时就需要大家摆正心态了,因为我们一定不可能学会所有文种的准确写作格式,而且出题人也不会在格式上要求我们“无误”。因此,我们在遇到不太熟悉的文种时,比如“新闻稿”、“编者按”、“提案”等,只需要结合生活、工作实际进行大概判断,如果确实无法确定,那么按照“标题+正文”书写即可。
1、标题:通常标题格式为“关于+事由(主题)+文种”,如:关于“高效便捷为民服务”的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