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号航母最新消息,国产航母究竟强在哪里

2023-11-06 16:50:04 60阅读

003号航母最新消息,国产航母究竟强在哪里?

002型航母服役问题尚没有官方发消息,只能说是无限接近服役时间,具体时间还是以官方发数据为准。002型的“强”是它有一个基础参照点的,也就是说,它的强是相对于辽宁号航母来看待的。

众所周知,国产第一艘航母的设计建造普遍参考了辽宁舰的设计,两者相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外形、吨位、起飞方式和动力系统上。最恰当的表述当是“形似而神不似”,国产航母的内部构造相比辽宁舰进行天翻地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是完全按照我国航母作战运用以及发展理念来设计建造的,战斗力的提升也是情理之中的。

003号航母最新消息,国产航母究竟强在哪里

国产航母相较辽宁舰的不同之处形神皆备,在外形上国产航母采用了全新的舰岛设计,优化了舰岛设计布局,安装了更为优异的雷达电子设备,首次具备了预警雷达360度全覆盖,预警探测以及电子对抗能力更加优异;优化布局主要体现在舰岛指挥与航空调度中心布局设计和舰岛体积上,为航母节省出宝贵的航母甲板面积,同时使得航母甲板指挥调度能力更加科学合理。

内部设计根据央视公开消息,国产航母内部机库面积相对辽宁舰增加了10%左右,机库面积增加同时,舰载机综合保障维护体系也更加完善;结合外部甲板面积增大,使得国产航母舰载机的搭载量相对辽宁舰提升了将近50%左右,官方表述为,国产航母将搭载至少36架歼-15舰载机,再加上舰载预警直升机、反潜直升机以及搜救直升机,国产航母的固定舰载机编制将有辽宁舰的一个舰载机团提升至海空军现有航空兵旅的级别。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舰载机数量的提升,意味着国产航母对于舰载机的运用、以及航母舰载机后勤保障维护能力也相应的达到一个相适应的水准,这对于国产航母战斗力的提升将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上普遍将航母舰载机的出动能力看作是衡量一艘航母综合作战能力的核心指标,而航母舰载机出动能力由以返舰时的调度、保障能力为衡量指标,国产航母在该方面的提升,从侧面印证了其最终作战能力相较辽宁舰得到显著提升,不仅仅是航母载机量提升那么简单的数学题,可以看作是质的提升。

因此,中船重工相关人员对于国产航母进行了国际排名,认为国产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应当排在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这一底气来源于国产航母性能质的提升。客观来看的话,002型航母在国际上的排名应当仅次于美国的两级核动力航母、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大致与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处于伯仲之间。

戴高乐号相对国产航母,技术优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核动力和弹射器上;但从其服役以来的种种表现来看,其最大弊端恰恰在于任何武器装备普遍比较关心的可靠性上,吨位也相较国产航母小将近50%。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可靠性欠佳、设计上也有打折扣,但其使用的F-35B型隐形舰载机,因此综合排名理应在国产航母和戴高乐航母之上。

归根结底,002型航母的优势主要参照对象还是辽宁舰,在辽宁舰的基础上实现了大踏步跨越,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尚需理性去看待;毕竟我们发展航母之路才刚刚起步,作为一个新人还需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

最后,有关国产航母的服役时间,经过第七次长达22天的海试,理应这个周期不会太长了,理性看待,不要操之过急,耐心等待官方最终的结果。

为什么第一艘航空母舰以辽宁舰命名?

辽宁号航母,其前身是在乌克兰建造的苏联海军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在澳门注册的创律集团,以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为名,耗资两千万美元从乌克兰黑海船厂购入,历经千辛万苦耗费数年才由拖轮拉到辽宁省大连市,由中船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负责改造。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时任军委主席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公布瓦良格正式更改名称为辽宁舰。

之所以要将我国第一艘科研性质(此后数年形成战斗力成为作战航母)的航母,命名为辽宁号,是因为此舰本身是由座落在是辽宁省省辖市大连的中船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负责改造,船厂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经历了俄国筹建统治、鬼子扩张侵占、苏军解放接管、中苏合资经营、中方独立经营等不同时期,是家百年造船厂,是我海军作战舰艇主要研发制造单位。

我海军第一艘航母,以船厂诞生地命名,可以见证百年造船厂必将在新时期扬帆远航,具备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新建造和新入列的舰艇,由批准授名机关正式授予舰名和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规定举行命名入列典礼。

由于航空母舰,在我海军中属于一级舰艇,由总参谋部命名;二级舰艇驱逐舰以地级城市来命名,那么比驱逐舰高一级的航母,就应该以比城市高一级的省会来命名,大连造船厂所在的省会是辽宁省,因此,我海军第一艘航母,就被命名为“辽宁号”。

综上,我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命名,考虑到该航母建造和训练基地的位置,同时具有历史渊源,命名合情合理。

此外,辽宁省,可以说是我国海军的摇篮,海军第一所培训军官的学校就是辽宁大连海军学校;旅顺基地,是我海军第一个大基地,海军历史上最早的驱逐舰支队在那里形成。

辽宁号航母,舷号“16”也被确认,而两位数的舷号,意味着这艘航母,将以训练科研功能为主;不过,必要时仍然可以具备作战功能。

大家知道的有哪些?

2016年11月3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起飞,让无数航天人潸然泪下,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中国完成了零的突破,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但是你们知道,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为何只能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呢?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场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而号称“中国航天第一港”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然而神七发射成功之后的第三阶段,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转折,想要让火箭飞得更快更安全,提升火箭的体积和容量就是重中之重,今后的火箭和飞船都越做越大,酒泉、西昌和太原这三个内陆发射基地,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选址海南文昌具有三大优势:第一,作为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靠海港运输方便,火箭可以海上运输,可能一些比较懂行的朋友知道,通过铁路运输的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5米,因为这是铁路承载能力和桥梁、涵洞高度的极限。而文昌发射中心可以通过海运的方式,将更大直径、更大体积的火箭运送过来,箭体直径不再受铁路桥梁限制,进一步释放火箭设计的潜力。

第二,之前咱们也提到过,文昌发射中心是一个低纬度发射场,那么低纬度发射场的好处在哪呢,那就是由于靠近赤道,火箭升空时能够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初速度,因此运载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高。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文昌发射的火箭,相比起西昌发射场发射的火箭,运载能力要高出10%-15%左右,而节省下来的燃料,则可以让火箭的寿命普遍延长两年。第三,射向宽、安全性好,文昌发射中心靠近海边,其发射方向周围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不论向东还是向南发射,火箭升空后马上就到了海面上空,即使出现故障,卫星和火箭的坠落都在海上,陆地居民不会受到威胁,坠落下来的残骸也不易造成意外事故,广袤的南海还可成为火箭残骸的安全坠落区。

文昌发射基地拥有两座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分别为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量身定做,通过共用的火箭水平装载厂房相连接,长五厂房高99.4米,长七厂房高96.6米,两座厂房的高度均超过曾经的亚洲最高单层建筑。长五的501号厂房,拥有由数十扇重达30吨的钢桁架铁门拼装而成的,亚洲最大最坚固的钢铁大门,整个门禁系统的重量达到784吨,而活动平台的重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000吨,即使是八级大风也都是小意思,完全没有威胁,2014年时,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了海南,剧烈的风暴给当地带来了几十上百亿的损失,可是仍旧没有给文昌发射中心带来什么危险。

长征五号发射塔高近百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发射塔架由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固定部分里面由各个系统的设备设施间,人员工作间等组成,活动部分由三联回转平台组成,发射日当天再依次打开。发射塔架文昌发射场地处沿海地带,暴雨频繁,平均每年雷电天数高达113天,为避免发射塔受雷电危害,组建了四座120米高避雷塔,和横拉避雷线网的立体式防雷电系统,雷击防护率高达100%。

当火箭启动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多摄氏度,此时火箭面临“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为了给发射平台降温降噪,在发射塔80多米高度的12层,有一个占地500多立方米的水箱,水箱两侧是直径1.8米的水管,直通平台两侧的喷水装置,火箭发射时,约400吨水在20秒的时间从喷水装置中喷出,汽化后形成了火箭点火时看到的巨大白幕。同时,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导流槽采用锥形双向多通道结构,内部涂满抗高温涂层,用于导排火箭点火时产生的巨大热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导流槽。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和先进之外,文昌发射中心还实现了六个方面创新突破,实现了大推力火箭发射能力的突破,成功发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实现了信息化指挥控制能力的突破,首创国产化软件开发平台,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绝对安全,综合运用大数据系统,各类信息高度融合共享、集成高效,实现了组织指挥一体化、操作使用远程化、信息管理网络化、技术保障智能化;实现了复杂自然条件下重大工程建设的突破,针对海南地区的各项自然条件;攻克地基止水、建筑抗风、防腐防雷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难题;设计建造了现代化发射塔架。

实现了生态型环保型集约型发射中心建设的突破,为保护海南当地的生态环境,文昌发射中心全面采用,液氢、液氧、航空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对两型火箭垂直转运轨道进行集约化设计。实现了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和大容量储运技术的突破,自主研究设计大直径真空绝热管路、真空绝热阀门和大流量液氧泵,制造了国内最大的300立方米液氢真空绝热贮罐,和330立方米液氧贮罐。实现了全新火箭测试发射流程的突破,长征五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均采用“新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能够减少发射区工作时间,简化流程并提高工作效率。

全球共有几十个航天发射中心,但是文昌航天项目这种,具有多功能大型发射场配套区的航天发射中心,普天之下堪称首屈一指,建成后的文昌航天主题城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科技服务功能,主要有航天科研协作楼、接收演示中心,以及可容纳2000人的航天会议中心;二是娱乐功能,占地面积70至90公顷的主题公园,每天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同时还有娱乐、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配套;三是设备休闲功能,包括航天商务酒店 度假村以及酒店式专家公寓等,占地约40公顷;四是生活配套功能,占地50至60公顷的航天生活居住区,将为在本地生活、就业的1.7万人提供居住设施。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就拟定在海南建造火箭发射场,无奈当时的国力不足,军事经济能力薄弱,建造沿海发射场容易受到袭击,因此只能作罢,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得益于强大的国防,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外部威胁,可以放心大胆的,在沿海地区建造起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而这,也是我们综合国力强盛的另一种体现。

中国一航母在江苏停了4年都没动静?

的确每次乘车经过苏通大桥的时候,都会看到这艘明斯克号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很高很大很长。

以前就部署在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的。曾经这艘航空母舰巡游的时候,从海参崴到南海。当时我们的部队都要紧张一阵子,严阵以待。可见这艘军舰还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的。代表着当时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实力。

后来苏联解体了,养不起大型的航母了,我们把它买下来。先放在深圳做主题公园。后来又运到了南通。在长江上长期的停泊着。据说是为了想做一个主题公园,有很多的规划。

但我个人觉得这么大的航空母舰放在长江上并不是很合适。因为有可能阻塞航道的。不如是把它拖到东海上的外岛上去。

这样既能够搞旅游,又能够扩大一些外岛的可以使用的建筑面积。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利用其夹板来停靠一下直升机。做成一个军民两用的设施,其实更好。更能够物尽其用。

#2021生机大会##策划##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文艺##正能量##千粉互娱#

未来航母有没有可能用歼20上舰?

难度和工作量很大,重型战斗机舰载有很多方面的限制,特别是低速起降性能和超重问题的矛盾需要解决。

舰载机降落过程中对于低速可操控性很高,他要求战机必须能够在300公里时速时(0.24马赫),在海平面高度还能具备进行1.5G的机动能力。以便于调整着舰角度和方向,并随时准备复飞的能力。这对于重型战斗机来说,是个非常苛刻的指标,为了能够上舰,F-14和苏-33可是各显神通。F-14雄猫,采用可变后掠翼的方式,可以通过调整机翼后掠角的方式获得在各种速度时的升阻比,低速状态,机翼张开最大时,可以获得高达15的升阻比。苏-27则是由于采用宽大的升力体布局,低速性能本身非常强悍。但即使这样,还要在机翼前缘设置小鸭翼,以改善俯仰的性能。

在第四代战斗机时代,空战性能追求还是在高亚音速领域。但是到第五代战斗机,空战性能开始往跨音速区域发展。这导致现代战斗机都越来越追求超音速性能,再加上第五代战斗机,一个很重要指标就是要超音速巡航,这些都导致在战斗机在气动设计上不可避免的要针对超音速优化。如果要想上舰,在气动和翼面设计上就必须要进行大的改动,才能满足起降性能的要求。

F-35的三兄弟,最左侧是海军舰载的C型,中间是陆战队垂直起降的B型,最右侧是空军常规的A型。可以明显看出舰载的F-35C型机翼面积大规模改动,面积大幅度增加,这是为了满足起降的低速性能而做的改动。而当年的F-22计划上舰的型号F-22N,计划采用F-14雄猫一样的可变后掠翼布局,以同时兼顾低速起降性能以及超音速性能。F-35这种本身属于打下手,可以牺牲超音速性能进行改变,而F-22则不允许。

歼-20这种气动布局方式,显然也是与F-22一样,非常重视超音速方面的性能。要进行上舰的话,如何进行折中以符合要求显然是个大问题。歼-20这种改可变后掠翼代价太大,但有个可参考的思路就是像阵风M一样,缩短鸭翼和主翼距离,变鸭翼远距耦合为近距耦合,但这样会不可避免的牺牲超音速性能和隐身性能。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起飞重量限制问题,舰载机与陆基机型相比,需要加装尾钩等必要设施,机身强度和起落架强度必须经过大幅度优化,由此导致战斗机空重必须要大幅度增加。对比检验的话,F-35A型空重约13.3吨,F-35C型空重约15.8吨,增重18.8%;苏-27空重约为16.3吨,苏-33的实际使用空重达到18.4吨,增重12.8%。而如果按照F-22N这种进行三翼面改造的话,美国海军评估中心估计,最终将增重25%~30%左右,F-22正式服役时空重是19.7吨,如此一来F-22N的空重将达到25吨水平。第五代战斗机由于武器舱内置,一般不使用副油箱需要设计更大的内部油箱空间,导致体积和空重普遍要比前代们高很多。歼-20的空重约19.3吨,这个重量控制水平已经相当出色

如此一来,就跟另外一个产生冲突,那就是弹射器功率,美军所使用的C-13-2蒸汽弹射器最大弹射起飞重量是33吨,福特级所使用的电磁弹射器最大弹射起飞重量是35吨。像F-22N一样改动后,空重达到25吨,加上润滑油、燃料、武器弹药等加装后,最大起飞重量将直奔40吨,超出弹射器的起飞能力,正是这点限制最终导致F-22N的下马。所以如果歼-20想要上舰的话,要取决于几点要素,一是修改气动布局,增强低速可控制性能;二是更大推力的电磁弹射器,最好40吨级;三是大推力发动机,最好带矢量控制,可以“暴力”的方式改善低速操控性能。要满足以上三点,才能实现上舰可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