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位,2003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呈现什么趋势

2024-04-08 06:55:05 50阅读

鄱阳湖水位,2003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呈现什么趋势?

从2003年以来,鄱阳湖的冬季枯水期已经在不断提前。江西省防汛抗 旱办公室数据显示,目前,鄱阳湖湖区水位已创有纪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

让人们感到更为焦急的,则是这种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久的常态化。

鄱阳湖水位,2003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呈现什么趋势

监测数据显示,1956年至2002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时间大致为12月1日前后,2003年至2013年平均枯水期提前到10月27日。最近 10年,星子站枯水期时间不断延长。即使是在2010年那样的丰水年,枯水期仍达到165天,一些年份连续低枯水位时间甚至长达254天。

鄱阳湖是长江的“绿肺”,是世界重要湿地,占全球98%的白鹤、80%的东方白鹳和70%以上的白枕鹤都在此越冬。鱼类和江豚加剧死亡、湿地植被生 态系统退化、候鸟觅食困难……如今,干旱正在使鄱阳湖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由于湿地干枯,近几年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急剧减少,已经从往年的100万只减少为 50万只左右。

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鄱阳湖水位为何连续数年持续走低,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导致?

专家表示,鄱阳湖低枯水位呈现常态化趋势,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向记者分析说:“鄱阳湖缺水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水文周期的影响,2003年—2012年 间,‘五河’来水量比1956年—2002年多年平均情况减少了99亿立方米;二是湖区灌溉、生活用水10年来增加五六十亿立方米;三是长江三峡等上游水 库群建成后,拦蓄洪水造成泥沙存库,清水下泄冲刷河道,将鄱阳湖口长江河床冲深约20厘米,这样又导致鄱阳湖水下泄入江约33亿立方米。”他还表示,相对 于水文周期性变化因素而言,用水增加及长江上游水库群的影响将是趋势性的,且不断加剧。

专家指出,鄱阳湖湖水主要依靠鄱阳湖流域地表径流补给,湖水位的高低则主要受长江干流湖口站水位顶托制约。当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顶托湖水,鄱阳湖水域变大;当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被长江拉空。近10年出现的枯水,多是湖水被拉空所致。

2021年五月十日鄱阳湖水位是多少?

5月十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14.03米,较历史同期均值偏高0.06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2190平方公里,受长江上游来水,饶河、抚河、修河、赣江、信江“五河”入湖流量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标志着今年的鄱阳湖已经进入丰水期。与2020年4月3日鄱阳湖进入丰水期的时间相比,推迟了22天。

鄱阳湖水位比长江水位高吗?

不一定

鄱阳湖是流域的汇水中心,仅以湖口与长江相通,控制着流域与长江的水量吞吐平衡,多年平均年人出湖径流量1509亿立方米。它不仅接纳流域五大河来水,湖区周边还有14条30公里以上的河流直流人湖,在一定的情况下还接受长江水倒灌。

鄱阳湖水位变化原因?

随着入出湖水量的吞吐平衡,湖泊的水位不断变化,一般说,随着流域3月下旬进入汛期,湖泊水位开始抬升,7月份达最高水位。

此后受长江7-9月汛期洪水的影响,湖泊水位维持至10月开始稳定下降,至次年1-2月水位降至最低点。

湖泊和洲滩则随着一年内水位高低周期性的变化,而呈现交替扩大和缩小,形成了鄱阳湖独特的水陆相交替出现的自然景观。

鄱阳湖为什么水位还没涨上来?

因为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干旱灾害,连续三个多月未明显降雨。目前为止没有改善的迹象,天气预报显示仍然在持续暑热,高温。这样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鄱阳湖的水是涨不起来了。周边环境保护在各市县精心部署下可以得到保护。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