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简历,东北出过哪些名人?

2024-07-20 14:54:05 63阅读

杨利伟简历,东北出过哪些名人?

东北名人还是很多的,这就要看指哪个领域了,如果各个领域都说一遍,恐怕要说上三天三夜了,今天我们只列举演艺圈的部分名人,看准了,是部分哦!

1、赵本山

杨利伟简历,东北出过哪些名人?

本山大叔是耳熟能详的东北名人了,将东北二人转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近些年拍摄的《乡村爱情》系列也带给我们不少的欢乐。

1982年因主演拉场戏《摔三弦》成名,1990年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其中十五次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后来又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小品王”、“东方卓别林”、“红笑星”、“中国笑星”等。

2、那英

那英有一把天生的好嗓子,略带沙哑的唱腔中透露出几分慵懒,又不失大气 。那英以其性情豪爽和特立独行的典型北方性格,成为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那英是一个直率而细腻的女人,她的嗓音具有像欧美黑人歌手的磁性和爆发力,无论是早期的《山不转水转》到后来的《征服》,她的所有歌曲在不同环境中播放都很有流行度 。那英在“那又怎样Music Live”北京演唱会中,她的几套造型可圈可点,不仅体现了其端庄大气高贵的气质,而且还勾勒出了她的身材曲线,其多变的造型也体现了她舞台上成熟大气的台风 。

生性豪爽幽默的那英,其实也是内心情感细腻丰富的“女汉子,在“那世界”全球巡回演唱会中,那英大展其唱将魅力,不论是深情款款的苦情歌,还是动感劲爆的快歌舞曲,她都能演绎得从容大度,得心应手。

3、孙楠

歌手孙楠也是东北人,辽宁大连人,我们比较熟悉的歌手,多数男同胞去KTV都喜欢点他的歌,比如《拯救》《缘分天空》《你快回来》等,都是比较KTV比较热火的歌,唱起来非常痛快!

孙楠的声音很有激情,演绎歌曲时十分轻松,凭借的是出色的唱功,他那很有张力的声音完美演绎了一曲《不见不散》。曾和刘欢被并称为歌坛实力派二唱将。

他谦虚归谦虚,无论是演唱还是创作孙楠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作为一个歌手,他的个性比较开朗,喜欢交朋友,虽然有些时候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显得风格单一,但是孙楠却极想做不同的音乐,虽然大部分歌曲有点忧伤,但生活中的孙楠却是一个快乐的人。

4、孙红雷

孙红雷也是东北人,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知名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孙红雷是一个职业化的演员,他会用心揣摩角色,给导演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很像大哥,很有大哥风采,生活里他能够照顾其他人。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演员,从《半路夫妻》到《潜伏》,他有能力将各种各样的角色诠释得很好,演坏人坏到极致,演好人很善良,这是演员的功力。

出演电视剧《好先生》《二炮手》《青年医生》《一代枭雄》《男人帮》《潜伏》《征服》等。

出演电影《少年班》《毒战》《战国》《非诚勿扰2》《三枪拍案惊奇》《硬汉》等。

5、沈腾

沈腾,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吧!黑龙江人,开心麻花组员。

自2003年出演开心麻花第一部舞台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后,他的“麻花”之路就没有停下过,《人在江湖漂》、《索马里海盗》、《乌龙山伯爵》等一系列经典搞笑剧目的上演,让沈腾形成了自己的搞笑风格。而连续三年登上春晚小品舞台,“郝建”的名字深入人心,使他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腾思维灵敏,语言犀利幽默,笑起来的时候,帅气的脸上不自觉地出现几条可爱的褶皱,身边的人戏称他为“沈大爷”。他特有的“沈氏”幽默,迷倒了一拨又一拨的麻花迷们,包袱出人意料,作品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6、张译

张译也是黑龙江人,虽然算不上大器晚成,但这成名之路也相当坎坷,第一次认识张译是从《士兵突击》里面的史今班长。

经历了许多的坎坷挫折,10年的军旅生活最终把张译带到了自己所喜爱的演艺生涯当中。面对着“演戏就是个死”的评价,张译用勤奋和努力证明这自己。与他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都用“敬业”“认真”“高要求”来形容他。工作中他喜欢低调、生活中他喜欢舞文弄墨、当然也离不开他所钟爱的“猫”。

这两年真是大红大紫,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剧本接到手软,也是成了票房的保障,真不错,加油!

7、李冰冰

李冰冰黑龙江人,哈哈,今天列举的娱乐圈名字,貌似都快是黑龙江的了,看来黑龙江还真是风水宝地啊。

在表演上,她是一个有弹性、戏路广、具有大片“符号感”的女演员,可以驾驭各种题材,对角色演绎入木三分,好演技使她多次获得了权威奖项的肯定。同时,李冰冰与时尚紧密贴合,她超模般的硬照表现力受到各大时尚杂志的推崇。其独特的气质,也让她备受高端品牌青睐。

参演电视剧《新聊斋志异》《少年张三丰》《少年包青天》《机灵小不懂》《大明宫词》等。

参演电影《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生化危机5》《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功夫之王》《云水谣》等。

除了这几位,东北还有很多名人,比如钢琴家郎朗,影后巩俐,潘长江,巩汉林,范伟,本山大叔的哪些弟子们宋小宝、宋晓峰、小沈阳、小沈龙………………

说不完了,哈哈!

中国登月之父?

欧阳自远是中国现代天体化学的开创者,他通过对各类地外物质(包括 陨石、月岩)和比较行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铁陨石形成过程的假说。他利用 宇宙陨石留在地球的尘埃,划分了宇宙尘成因类型,他的假说被国际社会公 认,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外,欧阳自远积极参与、指导中国探月工程,首 次设计出中国对月球的科学探测目标和方案。他是我国对月球探测工程的 首席科学家,被国内众多科学家誉为“嫦娥之父”。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

有人说“太空即地狱”,因为已经11位宇航员的大脑出现了萎缩现象,而且大量宇航员的部分DNA发生了永久变化,注意是“永久变化”!

像走路不稳、膀胱控制失调、早老性痴呆、认知能力下降,加速衰老和视网膜变厚等等,理论上都是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的后遗症,虽然目前部分后遗症没有出现,但这并不代表宇航员(归来)在今后不会出现,亦或者说这些影响有可能在后代中会显现出来。

太空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区域,而宇航员在上太空前,因为实在无法确定任务的安全性,所以按照老百姓的思维来讲,“留个后”总是好的!

到底女性宇航员在上太空前是否需要已经生下后代?

为什么各国绝大多数宇航员都是已婚已育?

没有生育的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身体机能是否会出现某些变化,导致无法生育?

带着一连串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发现事实或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为什么有“太空即地狱”的说法?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对星空有着莫名的向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然而太空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

2020年4月及9月,两篇权威专家的论文又把“宇航员归来后遗症”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2016年3月2日(北京时间),NASA宇航员斯科特·约瑟夫·凯利在太空站执行了340天顺利返回地球,接着有关部门就立即展开了对斯科特的全身健康检查。

令人吃惊的是,斯科特的部分DNA在太空中发生了变异,但在回归地球的6个月之后,部分变异DNA中大概有93%都恢复到了基准水平,然而有7%DNA产生了永久变化。

而且斯科特的脑垂体缩小了,体积也比以前更小,这可能是因为脑白质和脑脊液的增加,导致颅内压力产生了变化。

此外绝大多数执行长期太空任务的宇航员,都产生过视神经肿胀,视网膜出血,眼部结构发生改变等变化,而且像认知能力下降、加速衰老这些后遗症,确实无法避免。

当然,“太空即地狱”的说法,肯定是略微夸大了,但也从侧面说明太空的高风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危机之中。

为什么全球这么多宇航员,基本都是已婚已育?

1.选拔难度大,训练时间长

航天员的选拔极其苛刻,从普通人员中进行挑选,无疑是不理智的,所以各国其实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从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首先个人不能有任何慢性疾病,而且身上不能有耳洞、疤痕、龋齿、灰指甲,我朋友曾经去省里选拔飞行员,结果这家伙有龋齿,初级都没过就回来了,他说还有人因为牙缝较大被刷掉的……

言归正传,航天员需要在极端条件下执行任务,所以对于疤痕的要求很高很高,特别对于女性来讲,顺产就刷掉了一大批。

通过初级选拔之后,有关部门还要审查你的亲属(三代),要确保三代以内的亲属都没有任何严重疾病史,这时候你才能进入第二阶段。

经过选拔后,你就会接受为期两年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如果这时候女航天员怀孕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训练,而且一旦剖腹产,这无疑浪费了一个极其宝贵的航天机会。(在此并非歧视女性朋友)

此外,航天员的选拔不是“想招就招”,是根据需求来选拔的,比如2000年选拔了一批航天员之后,也许过3年,也许过10年,这一切都得看各国的“需求”。

而且就算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也不是说你想“上天”就“上天”,这一切也得看需求,再加上至少100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长要求,不管航天员是男是女,绝大多数都在30岁以上了,这个年纪已婚已育很正常,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大多如此。

2.各国优先考虑已婚已育的航天员

每个国家的航天员名额极其珍贵,从选拔到执行任务,可能是5年,也有可能是10年升职更长,在此期间,如果航天员是已经生完孩子的女性,那么接下来就没有生育方面的后顾之忧。

而且目前科学家对太空环境是否会影响生育,仍然没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我们都知道,植物种子在太空中会产生基因突变,科学家也能借此培育出更多优良基因,但是人类呢?

航天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会不会产生DNA变化?

从多位航天员的数据来看,这个答案是“会”。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体部分DNA变化,到底会不会影响生育?

植物繁殖周期短,我们能从“上帝视角”观察其后面多代数据,而人类的繁衍周期漫长,需要得到某位航天员之后的几代人的数据,可能需要80年、110年甚至更长。

目前没有任何科学家敢打包票的说“太空辐射跟失重,不会影响航天员的生育”,所以单从这方面来看,没有生育就上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绝对是值得高度敬重的。

还有一点,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时间可长可短,可能女性航天员回到地球时,她的年纪都35岁或者40岁了,那么此时如果再生育,其本身风险就稍大了些。

从以上两点来看,各国更偏向于已婚已育的航天员。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为何没生育就上了太空?

综上所述,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不招收女性航天员,也没有明文规定说未生育的女性航天员不能上太空执行任务。

所以,刘洋作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并且在未生育的情况下去太空执行任务,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大家在敬重刘洋的同时,也在担心刘洋的生育问题,毕竟太空环境十分险恶,而网上又流传着某些关于太空的谣言。

其实早在1963年就有过相关先例,那就是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她是全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任务周期为3天。

在她上太空前是未生育的状态,不过在1964年6月8日,捷列什科娃就生下了一个女儿,目前处于健康状态。

而刘洋在2012年6月15日,跟景海鹏、刘旺一同前往太空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整个任务周期为13天。

在3年后,也就是2015年,刘洋传来“已为人母”的喜讯。

捷列什科娃跟刘洋在上太空前都是未生育状态,在返回地球后仍然能生育,这是不是意味着“太空不会影响生育”?

其实不然,从二人的案例来看,她们在太空中执行任务周期较短,而早先说过的斯科特等多位遭受不可逆转DNA变异的航天员,科学家分析出他们的基因突变速度是在国际空间站的后6个月以后突然加快的。

所以有理由相信,长时间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仍然会受到某些不可逆转影响,只不过人类繁衍周期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不过还是得感谢刘洋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

希望将来能出现更多优秀的科研型人才!

——END——

关于王亚平励志的小故事?

很多人认识王亚平,是因为她的高颜值。

但被称为“最美女宇航员”的她,更有着战士一般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韧劲。

这个出生于山东烟台的农村妹子,从小便有些与众不同。

打从幼时起,王亚平的身体素质就很棒,当别的孩子哭着吵着要糖吃时,她就已能争着抢着帮父母干农活了。

上了学后,在学校运动会的各种长跑比赛中,她更是次次都能坚持跑完全程,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8月,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她所在的学校招女飞行员。

一向敢于尝试的王亚平怀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真的就被选上了。

仅仅一年后,她就得到试飞机会,并以出色的表现完成飞行工作。

招飞中心的原主任程学哲评价她:“王亚平聪明,非常聪明,而且活泼,要强。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

而得到夸奖的王亚平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加谦虚和刻苦。

大学四年,她不仅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还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和各种飞行技能,成长为了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001年,王亚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任运输机飞行员一职。

工作期间,她牢记自身责任、没有丝毫懈怠,参与执行了多个任务,如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山东抗旱以及多次战备演习。

9年时间里,她在空中安全飞行了1567个小时,并荣升为优秀的空军二级飞行员。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一般人可能也就满足于此了。

但王亚平接下来的人生履历,更是牛到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王亚平在电视机前也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看着火箭灿烂的尾焰,她突然就萌生出了一个想法。

“中国有自己的男飞行员、女飞行员,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也是从那时起,一颗“航天的种子”开始在王亚平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二)

2009年,我国开始了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得知消息的王亚平立马就报了名。

回到家,她把这件事说给了家人,却没有得到支持。

父亲对她说“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

可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又岂是那么容易动摇的,瞒着家人,王亚平还是坚定地参加了选拔。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进入到了预备宇航员的行列。

然而,这距离成为真正的航天员,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因为太空环境是失重的,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都会降低,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骨骼退化等现象。

而且女性的生理特性对太空环境会更加敏感,所要面临的挑战也更大,要想克服先天的弱势,就意味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准备和努力。

但面对这些困难,王亚平并没有惧怕,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天上5小时,地面要做50小时水下训练、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长达4小时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全马”,训练结束体重能降一两公斤...”

为了能让自己的梦想早日实现,王亚平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些刻苦的训练过程。

每次结束后,手抖得连吃饭都拿不稳筷子,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想过放弃。

“身体是很累,但是练完后,技术有成长了,我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所以我特别高兴。”

终于,在2013年,经过重重选拔,王亚平以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乘神舟十号进入天空。

中国第一个被神舟五号飞船送上太空的飞行员是谁?

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生于辽宁绥中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下面是他的简历``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4年后毕业。

1996年,杨利伟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

1998年1月,他和其他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7月,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4年12月9日,杨利伟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小行星21064是以杨利伟来命名的。

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2003年11月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