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将卸任,柳传志年轻时给谁当过秘书?

2023-06-10 11:40:05 59阅读

柳传志将卸任,柳传志年轻时给谁当过秘书?

据公开资料显示,柳传志并未做过秘书。柳传志工作履历如下:

1967年08月—1968年11月,国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实习研究员。

柳传志将卸任,柳传志年轻时给谁当过秘书?

1968年11月—1970年04月,湖南西湖解放农场、广东珠海白藤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04月—1983年10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3年10月—1984年11月,中科院人事局领导干部处干部。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与中科院计算所其他十名研究人员一起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1986年,柳传志任北京联想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

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先生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4年,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董事长柳传志退休。

联想的创始科学家?

柳传志。 柳传志,英文名:Chuanzhi Liu。出生于江苏镇江,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

华为谁最有可能接手?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任正非退休以后,接手华为的很有可能是一个组织机构。

不是家人。任正非又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大女儿孟晚舟,小女儿和儿子都不在华为工作。孟晚舟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加拿大拘留。任正非已经明确表态,孟晚舟不是技术出身,不会作为华为接班人。

不是其他个人。任正非一直自谦自己没有水平,所以在华为强调的是集体决策,集体决定和否决。所以,任正非说,自己是傀儡角色,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但都不影响公司的运行。任正非虽然是华为CEO,但华为大权还是归于董事会,具体是轮值主席最终敲定。从华为管理现状与任正非的设计看:第一,任正非在极力淡化自己和家人在华为的角色。第二,任正非不会把华为的希望寄于个人。第三,任正非不会把华为打造成家族企业,而是一个员工共享利益、互利共赢的科技企业。

更像是组织接班。任正非说到自己享有的一票否决权时,表明这个权力将由一个七人小组共同承接。所以,不是某个人接班,而是制度性的接班。 这个精英小组的成员主要来自于董事会、 监事会成员和华为高级领导,至少懂技术、懂管理,权力彼此制衡,拥有共同利益,对于华为技术研发趋势有清晰的判断。而且,这个小组的早已运行,形成了工作决策机制,任正非只要愿意,随时退休即可,不担心华为运转。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柳传志退休后仍然拿7600万工资?

个人认为他这是凭空拿工资,工资就是劳动报酬,没劳动就不应该有报酬。

特斯拉老板马斯克既是CEO,又参与电动汽车的设计,还曾睡在车间去解决制造流水线的量产问题,却没有拿过特斯拉公司一分钱的工资。虽然他获得了不少特斯拉的股票期权,可那是和公司的业绩发展挂钩的,公司业绩好才有,也就是这两年才有,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马斯克既没拿工资,也没拿过股票,还曾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拿钱给特斯拉。

这就是区别,联想拥有国内这么大的市场,也是起步很早的,做来做去也只是一个做电脑硬件的,几十年的发展平均下来,发展速度跟蜗牛差不多。赚的钱大都用来发工资了,研发上的投入就少了,怎么发展?

要是你是联想的员工,每天996,累得像头牛,也只拿那一点工资,而那些退休的高层,一边跳广场舞一边拿几千万元的工资,心里是什么滋味?还有为公司奋斗的动力吗?要多少位员工的业绩才够发一位退休高层的工资?

最讽刺的是,柳传志曾被称为“企业教父”,开口闭口都在谈怎样去发展企业,大谈企业伦理,也曾被评为最受尊敬的商界领袖,他去拿这么高的退休工资,难道也是为了企业发展吗?

国外的企业家,特别是公司创始人,都不喜欢在自己公司拿高工资,很多只是象征性地拿1元钱,比如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也许,那些才是真正的企业家,你说呢?

胡锡进这么棒为什么不再多干几年?

一代网络风云人物胡锡进退休了,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胡锡进在网上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非常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就这么退了。作为新闻从业者,胡锡进一生充满争议,有人说他是非分明,能理智看待一切。也有人说他只能看到一部分,无法体会所有人。这些评价在他眼里,都只是过眼云烟,毕竟作为一个新闻人,无论说什么都会有质疑声。从2005年到现在,胡锡进已经连续16年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胡锡进决定退居二线,不再担任总编辑一职,其实这没什么争议,很多名人都会在合适年龄退居二线,只不过《环球时报》和胡锡进在网上有影响力,大家才会格外关注。

胡锡进的退休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轰动,不管是之前支持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都对他的退休表示了遗憾。胡锡进在网上虽然左右逢源,虽然得到了不少人的好感,可还是得罪了不少人。胡锡进勤勤恳恳的工作了这么多年,肯定是劳苦功高的,祝他退休生活过的快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